古城旅游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目 录
前言1
一、苏州古城概况1
(一)苏州古城的建筑特色1
(二)苏州古城的资源设施1
(三)近年古城旅游景区的发展2
二、苏州古城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3
(一)水资源的破坏和流失3
(二)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3
(三)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3
(四)游客不文明行为使得自然环境质量下降3
(五)旅游区客容量超出破坏了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平衡3
三、苏州古城旅游环境保护的方向4
(一)保护古城是苏州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4
(二)树立全民保护古城的意识4
(三)保护古城要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4
四、苏州古城环境保护的对策5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5
(二)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体参与管理5
(三)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5
结语5
致谢5
参考文献6
前言
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圈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升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旅游资源也因此受到影响,不仅阻碍了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还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随着苏州旅游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园林、古镇是苏州旅游景点的首选。但这些景点都拥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过多的客流量对于景区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维护是不利的。
一、苏州古城概况
(一)古城园林的建筑特色
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的景观园林自古就有“不出城廊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艺术境界,粉墙黛瓦,亭台楼阁,传统江南符号构成了纯古风格的苏州园林。自古人们往往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苏州园林主要包括市郊园林、宅地园林和寺庙园林。其中主要由达官贵人、贵族阶层所建的宅地园最负盛名。苏州园林因所处时代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风格,苏州园林最早见于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至清末年间苏州城内外园林数已多达170多处,当时号称“园林之城”,现如今还存世的园林有狮子林、留园等十余座。 苏州园林主要特点是占地面积不广,但是包含大量的艺术创作,比如运用山水、花鸟的手法,借以唐诗宋词的雅致境界,在有限的园林环境内布置出文人雅士的风格,苏州园林以景著称, 园林虽小,但从中可体会到丰富的艺术手段,各个朝代的园林风格也独具风格,它们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苏州园林更是明、清朝江南景观园林的代表作品,表现了当时江南水乡地区的建筑特点,江南地区很大部分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其建筑的布局、风格及建造技术都与苏州园林有一定的关联,苏州园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园林建筑的发展水平,苏州园林将自然景色与建筑之美很好的融合一起,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建筑史上都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苏州古城的资源设施
苏州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古城直到目前还承载着大量工业生产和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职能。从工业企业方面来看:种类齐全,涉及多个行业,比如:纺织、医药、工艺美术、电子等,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地位。这些工业企业多数简陋,就地的改造和发展,与住宅、园林犬牙交错,混乱分布,带来了工业三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苏州古城的环境质量,也给古城保护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教育方面来看:古城区共有学校59所,用地面积606000㎡,有限的用地却承担着苏州市教育份额的30%。从医疗卫生方面来看:古城区中共有5座医院,占全市医院的40%。医院的总体布局不合理,两座市级医院之间,相距仅1公里。从交通方面来看:苏州古城路网的特点是:街巷窄、桥梁多、密度高,多弯道和卡口,行车视野普遍不足。停车场缺口达上万个车位,占地须400000㎡左右。为了保持传统的河街相邻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尺度,只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提升古城内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从旅游方面而言:随着居民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苏州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011年参观人数突破4353万人次。而其中百分之七十的人群主要是为了游览园林景观的,苏州现存的园林作为一种文物建筑,是苏州古城重要的保护对象,苏州园林前身为贵族阶层所建的私家园林,建筑面积有限,据统计显示,苏州园林一年有一百天左右游客量超过园林接待的最大游客量,甚至在最高峰时刻游客人数超过最大接待人数的十倍以上,因此如此多的游客量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由于一些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园林的建筑设施、周边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影响了园林景观,从苏州古城的居住人口来说,苏州的商业、旅游中心都依托于古城,大量的居住人口对古城的各项工作都造成了不少的压力,总之,机动化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突破了古城的承受能力[1]。
(三)近年古城旅游景区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苏州的人口迅速增长,给美丽的苏州古城带来了一些改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广为流传,苏州在较早的时候就已大力发展旅游业,醉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苏州旅游业的整体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并且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拉动苏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且苏州旅游业的服务水平也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全市共有上百家饭店和七八十家之多的国际旅行社,超过70个观光古典园林,还有水乡古镇周庄,同里、甪直等都是国内外游人十分向往的旅游景区。这几年,随着苏州市政府部门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加大资源整体力度,提出了“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新名片,让旅游业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丰富了苏州旅游业的内容,实现旅游多样化发展[2]。
二、苏州古城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水资源的破坏和流失
苏州自古就处于江南水乡的之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雨水充足,可以说水是苏州的灵魂,在改善生存环境、调节气候方面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工厂的污水、废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手段直接排放,以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口快速上升,给苏州古城环境承受能力。
(二)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
由于受到工业废气、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一些排放出来的有害物质造成了大气的污染,使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空气质量也逐渐下降,从而古城的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三)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
旅游区水体的污染、空气质量的下降、旅游资源的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涌入是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基础设施紧张。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脏、乱、差,景区里的垃圾随意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国家有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的旅游业还没有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4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