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
2.1 产业结构的分布 2
2.2 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2
3 我国碳排放强度的现状 4
3.1 我国的碳排放强度的现状分析 4
3.2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理论分析 5
4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实证分析 9
4.1 产业结构的路径分析 9
4.2 我国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的影响 13
5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 16
5.1 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产业结构优化 16
5.2 完善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17
5.3 运用先进技术、加快科技创新 ,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17
结 论 19
致 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图1 1990-2010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 5
图2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1990-2008年) 9
图3 第一产业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影响的路径分析 11
图4 第二产业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影响的路径分析 12
图5 第三产业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影响的路径分析 12
图6 X5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强度影响的路径分析 13
表1 历年GDP数据及三大产业贡献率对比 3
表2 1995-2009年我国三大产业的碳排放量分布 8
表3 主要产业结构比例对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影响的路径分析 11
表4 多元回归中各变量的Tol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ance和VIF 14
表5 多重共线性诊断 14
表6 主成分分析处理结果 15
表7 碳排放强度与主要成分之间的拟合关系 15
1 引言
21世纪,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然在持续上涨,因此各国也越来越重视碳排放问题。为此召开的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达成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共识,众所周知,温室气体包括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而二氧化碳便是地球大气 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可见碳排放问题在现如今是多么的重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已经超过美国。为此,中国政府在2009 年底宣布, 2020 年的碳排放强度将在2005 年的基础上下降40% ~ 45%。目前,“如何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了人们解决碳排放的突破口。
实现碳排放量的逐渐减少,并且不影响经济增长,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人均GDP逐年提高,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按照现在的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继续增加绝对是可以预见的。那么,要经济还是要环境?政府已经给出了要可持续发展,既要经济又要环境的结论。那么,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便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了,而碳排放强度,在这个问题上正是一个最合适的对碳排放的衡量标准。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想要了解我国碳排放的现状,单一从碳排放总量上看是不科学的,而碳排放强度这项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的GDP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停的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
因此,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对中国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仅能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发展,而且能比较直接有效地降低碳强度,通过研究产业结构,我们将不难得出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方法。由于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有着很大的关联,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产业结构以及碳强度的研究文献。总的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 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1 产业结构的分布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 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p://baike.baidu.com/view/126527.htm>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世界上普遍认可的对产业 结构的划分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的。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 ,对初级产品 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三次产业 划分是:
第一产业 :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 、牧业和渔业 )。
表1 历年GDP数据及三大产业贡献率对比
年份 GDP GDP同比 GDP增长贡献率:第一产业 GDP增长贡献率:第二产业 GDP增长贡献率:第二产业:工业 GDP增长贡献率: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其中分为三个方面,下面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进行分析。
根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是最大的,我国三大产业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第二产业。2004年以后碳排放有了有了显著的增加,且增加的部分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带来的碳排放相对较少。1995 年三大产业的排放量为118355.29万吨,2005年达到218730.58 万吨,而在2009 年,我国三大产业的碳排放总量279588.50 万吨。年平均增长12.92%。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1世纪开始,碳排放较之前增长更快,出现急速增长阶段。这是因为第二产业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碳排放也呈现出类似的阶段性。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持续发展的现状难以改变,尽管近年来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减少一定量的碳排放,但无法抵消碳排放总量在未来的上升趋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