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 录
1 前言1
2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概述2
2.1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2
2.2 内部控制的要素3
3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5
3.1 意识层面5
3.2 机制层面6
3.3 业务层面8
4 淮安HJ公司案例分析9
4.1 公司概况9
4.2 淮安HJ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10
5 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对策12
5.1 意识层面12
5.2 制度层面13
5.3 业务层面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前言
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构成,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推进器。然而,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却面临诸多风险,特别是一些经营规小、成立资本少的民营企业。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它在减少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维护企业稳健发展,保障企业资金链良性循环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起有序且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1]。
近年来,虽然整体上看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率稳定中持续走高,但是企业面临的风险并未随之下降。会计账务造假、企业经营失败案例屡屡发生,这些都反映出一些企业在内控管理上存在或大或小的漏洞。因此,我国应尽快详细、专业、有深度的对国内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一课题开展相关研究。
健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利于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中小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时,因为规模小,各项资源可控制,只要企业管理者妥善经营,企业往往能发展扩大。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不断丰富,市场不断的,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也由简单的线性结构变进化成复杂的立体结构,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开始产生并越来越严重。第一,在企业经营扩大的同时,信息量开始以几何级数递增;第二,伴随企业管理、生产能力的加强,信息本身的专业化与渗透性不断提高;第三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员不断的扩充使得新老员工忠诚程度开始慢慢递减,信息的扭曲程度随之提高。而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就需要管理者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采取正确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而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企业能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执行力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利于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国门,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
2016年东莞民营制造企业遇到倒闭浪潮的侵袭,许多曾经辉煌带动东莞经济发展是明星企业难逃关门的风险。对待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后发现,东莞的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依赖于国际出口贸易,当国际经济不景气时,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只依靠高产量低盈利扩张模式生存的中小企业往往首当其冲,深受金融危机的侵害。深究其原因,除了经营模式管理的失误之外,这些民营企业还存在内部管理权责模糊,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这些也是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持市场的供求平衡,稳定社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就显得至关重要[2]。
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提高经营及管理水平
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型企业,在企业发展进入中后期时,管理的矛盾会日益突显。当管理者对于企业利益的观点产生了争执,对于企业发展的目标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原本形成的良好的系统观点和意志将难以维系。就会埋下工作上出现纰漏的威胁,从而造成损失,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
若想积极推进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那么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是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这对雇员的专业水准、职业素养,以及企业主自己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2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是在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刺激经济发展初期提出来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是不属于国家的独资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由私营资本和以私营资本为主体的混合资本企业组成[3]。
中小民营企业在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成立资金数额等方面都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有非常多的不同之处[4]。经过仔细的研究中小企业后,发现中小企业具有一些特点:
一、基数大,扩张快,行业广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占所有企业数的九成以上,这些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占据的中国GDP的半壁江上,解决了四分之三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经营涉及的行业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竞争性行业都包纳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
二、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经营周期短,存活率低下
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的存活周期短。由于受限于自身的发展规模、特殊年限等因素,在市场中遇见外部冲击或自身内部动荡时几乎没有应急处理能力,企业存活问题严重,市场难以出现成立超过一定年数的企业。
三、筹集资金的能力不强
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的资本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接受投资形成所有者权益,二是债务人投资形成负债。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社会认可度低,公司成立者难以找到投资人,不像上市的公司可以依赖于证券金融市场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限,还受制于银行的借贷政策,难以一次性筹集大量资金。
四、多为家族企业,缺乏高级人才
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常常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家里人”会根据亲疏关系对企业进行管理经营,这是一种混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低级管理模式。虽然在企业的成立初期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一旦企业发展壮大,这种“家里人”模式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严重掣肘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任人唯亲、思想狭隘、注重家族利益而忽视企业利益等等,这些缺陷往往难以吸引高级人才为企业服务,使得中小型企业常常出现管理混乱,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2 内部控制的要素
狭义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服务对象是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目的在于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其过程形成有效的联系[5]。广义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是一种为了保证企业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可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6]。
无论是广义狭义内部控制还是广义内部控制,都离不开内部控制具有的五个核心要素。企业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与信息沟通五个要素构成,这五大元素互相之间既有联系也相互影响,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2.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提供外在的框架,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前提。内部环境影响企业组织能否高效运营,企业员工能否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内部环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及权责设置、雇员政策、内部审计、文化氛围、法律环境等。?
2.2.2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的前提以其存在的基础是企业能否预测风险,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实现中特定的具体目标,针对其即将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实行一系列的方案使得其所承当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或零。内控中的风险评估过程需要分析企业为完成各类目标在未来可能要面对的内外部风险的类型和强弱程度。风险评估包括设置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内容。
1 前言1
2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概述2
2.1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2
2.2 内部控制的要素3
3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5
3.1 意识层面5
3.2 机制层面6
3.3 业务层面8
4 淮安HJ公司案例分析9
4.1 公司概况9
4.2 淮安HJ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10
5 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对策12
5.1 意识层面12
5.2 制度层面13
5.3 业务层面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前言
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构成,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推进器。然而,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却面临诸多风险,特别是一些经营规小、成立资本少的民营企业。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它在减少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维护企业稳健发展,保障企业资金链良性循环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起有序且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1]。
近年来,虽然整体上看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率稳定中持续走高,但是企业面临的风险并未随之下降。会计账务造假、企业经营失败案例屡屡发生,这些都反映出一些企业在内控管理上存在或大或小的漏洞。因此,我国应尽快详细、专业、有深度的对国内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一课题开展相关研究。
健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利于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中小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时,因为规模小,各项资源可控制,只要企业管理者妥善经营,企业往往能发展扩大。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不断丰富,市场不断的,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也由简单的线性结构变进化成复杂的立体结构,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开始产生并越来越严重。第一,在企业经营扩大的同时,信息量开始以几何级数递增;第二,伴随企业管理、生产能力的加强,信息本身的专业化与渗透性不断提高;第三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员不断的扩充使得新老员工忠诚程度开始慢慢递减,信息的扭曲程度随之提高。而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就需要管理者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采取正确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而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企业能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执行力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利于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国门,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
2016年东莞民营制造企业遇到倒闭浪潮的侵袭,许多曾经辉煌带动东莞经济发展是明星企业难逃关门的风险。对待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后发现,东莞的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依赖于国际出口贸易,当国际经济不景气时,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只依靠高产量低盈利扩张模式生存的中小企业往往首当其冲,深受金融危机的侵害。深究其原因,除了经营模式管理的失误之外,这些民营企业还存在内部管理权责模糊,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这些也是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持市场的供求平衡,稳定社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就显得至关重要[2]。
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提高经营及管理水平
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型企业,在企业发展进入中后期时,管理的矛盾会日益突显。当管理者对于企业利益的观点产生了争执,对于企业发展的目标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原本形成的良好的系统观点和意志将难以维系。就会埋下工作上出现纰漏的威胁,从而造成损失,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
若想积极推进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那么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是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这对雇员的专业水准、职业素养,以及企业主自己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2 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是在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刺激经济发展初期提出来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是不属于国家的独资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民营企业由私营资本和以私营资本为主体的混合资本企业组成[3]。
中小民营企业在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成立资金数额等方面都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有非常多的不同之处[4]。经过仔细的研究中小企业后,发现中小企业具有一些特点:
一、基数大,扩张快,行业广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占所有企业数的九成以上,这些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占据的中国GDP的半壁江上,解决了四分之三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经营涉及的行业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竞争性行业都包纳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
二、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经营周期短,存活率低下
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的存活周期短。由于受限于自身的发展规模、特殊年限等因素,在市场中遇见外部冲击或自身内部动荡时几乎没有应急处理能力,企业存活问题严重,市场难以出现成立超过一定年数的企业。
三、筹集资金的能力不强
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的资本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接受投资形成所有者权益,二是债务人投资形成负债。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社会认可度低,公司成立者难以找到投资人,不像上市的公司可以依赖于证券金融市场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限,还受制于银行的借贷政策,难以一次性筹集大量资金。
四、多为家族企业,缺乏高级人才
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常常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家里人”会根据亲疏关系对企业进行管理经营,这是一种混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低级管理模式。虽然在企业的成立初期有一定的管理作用。一旦企业发展壮大,这种“家里人”模式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严重掣肘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任人唯亲、思想狭隘、注重家族利益而忽视企业利益等等,这些缺陷往往难以吸引高级人才为企业服务,使得中小型企业常常出现管理混乱,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2 内部控制的要素
狭义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服务对象是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目的在于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其过程形成有效的联系[5]。广义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是一种为了保证企业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可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6]。
无论是广义狭义内部控制还是广义内部控制,都离不开内部控制具有的五个核心要素。企业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与信息沟通五个要素构成,这五大元素互相之间既有联系也相互影响,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2.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提供外在的框架,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前提。内部环境影响企业组织能否高效运营,企业员工能否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内部环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及权责设置、雇员政策、内部审计、文化氛围、法律环境等。?
2.2.2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的前提以其存在的基础是企业能否预测风险,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实现中特定的具体目标,针对其即将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实行一系列的方案使得其所承当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或零。内控中的风险评估过程需要分析企业为完成各类目标在未来可能要面对的内外部风险的类型和强弱程度。风险评估包括设置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