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机制”在内控中的运用研究以万科股权激励为例
目 录
一、序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方法 1
(三)研究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 2
(二)利益趋同假说 2
(三)壕沟效应假说 2
(四)股权激励的方式 3
三、万科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3
(一)发展历程 3
(二)股权激励现状 3
(三)股权激励方案的计划与推行 4
四、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所存在问题 4
(一)时机选择的问题 4
(二)以固定的财务指标衡量高管业绩 5
(三)期权估值模型的变更未做说明 5
(四) 实际可行权期与原规定时间不符 5
五、政策建议 6
(一)制定合适的股权激励计划 6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6
六、结论及不足 7
(一)论文的结论 7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序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破产事件频发,2009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世界第三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公司正式破产;除了管理层政策失误导致的经营不善,不少企业事后调查发现,这些事故是由人为地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如果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有些失误是可以避免和挽回的。
调查表明:跨国公司平均的寿命为40年,中国的企业平均的寿命是20年;一般企业平均的寿命是10年;而民营企业的寿命平均为2.9年。这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关。企业强大了国家才会强大,所以国家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来引导企业管理。
2005 年 5 月中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2006 年,国家开始允许上市公司可以回购公司股票,奖励给员工,大家普遍对股权激励表示赞同。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寻找合适的案例来分析研究股权激励的各种方法、方式,以及股权激励再企业的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股权激励的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国家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来引导企业管理。
2005 年 5 月中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2006 年,国家开始允许上市公司可以回购公司股票,奖励给员工,大家普遍对股权激励表示赞同。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寻找合适的案例来分析研究股权激励的各种方法、方式,以及股权激励再企业的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股权激励的方法、方式等。
(三)研究意义
本文写作的理论意义是我们国家目前与内控相联系的研究大多都体现在其有效性影响这个问题上,只有少数专家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内控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借助万科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来研究和分析股权激励在内控中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可以丰富补充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和激励机制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为公司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股权激励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增加公司发展效益,有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自 2006 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出台到目前为止,股权激励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下图 1 显示,2006 年起历年披露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呈明显的增加态势,2014 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又一次达到新高。据调查报告显示,在符合调查条件的上市公司中,有189家公布了股权激励的措施,符合条件的正在执行和曾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累计达 77家,约占总量的 29%。这代表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使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并且使用这种“让员工变成股东”的长期激励形式,激发出他们更加积极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并有效避免管理层可能出现的带有短期行为的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
图1.披露股权激励的企业
二、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
股权激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研究狭义的股权激励,就是将企业发行的股票奖励给有突出贡献或者完成相应的工作业绩等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管理层或者优秀员工。以企业股票作为奖励,带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股权激励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在美国产生的,几十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股权激励理论的假设基础是利益趋同假说和壕沟效应假说。
(二)利益趋同假说
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经营者持股比例的越多,经营者和股东的相关利益就会趋于相同,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就会降低,同时经营者的行为与股东利益最大化间的偏离程度也会缩小。所以,委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来解决。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主要矛盾与冲突是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使经营者投入到分配企业的剩余价值中去,经营者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取股份收益,因此,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就会趋于相同。所以赞同该假具有积极影响的学者认为,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够最大化减少可支配的现金流量以及代理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壕沟效应假说
斯图尔兹1988年提出,如果企业经营者拥有公司较多的股份,其权力与影响力也会提高,就很有可能会面临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与公司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权力和工资并不会受到影响的问题,换而言之,股权激励可以帮助经营者有效缓解外部压力。壕沟效应的增强会降低董事会独立于经营者的水平,进而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果。在经营者控股量越来越多时,经营者的行为有可能会更加不受约束,影响其他股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此外,股权增加还会促进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更有信心和能力来应对外部压力。
(四)股权激励的方式
图2.股权激励模式
万科 2006 年通过限制股票发行量的手段来进行激励, 2010 年正式运用股权激励。
三、万科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一)发展历程
图3.发展历程
(二)股权激励现状
1.管理层工资低,具有较大的激励潜力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万科的高管等核心人员工资在行业内相对偏低,与国外同行业公司比更低,万科的涨薪速度也很慢。因此股权激励显得迫在眉睫。。
2.人才流动过快
一、序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方法 1
(三)研究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 2
(二)利益趋同假说 2
(三)壕沟效应假说 2
(四)股权激励的方式 3
三、万科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3
(一)发展历程 3
(二)股权激励现状 3
(三)股权激励方案的计划与推行 4
四、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所存在问题 4
(一)时机选择的问题 4
(二)以固定的财务指标衡量高管业绩 5
(三)期权估值模型的变更未做说明 5
(四) 实际可行权期与原规定时间不符 5
五、政策建议 6
(一)制定合适的股权激励计划 6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6
六、结论及不足 7
(一)论文的结论 7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序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破产事件频发,2009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世界第三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公司正式破产;除了管理层政策失误导致的经营不善,不少企业事后调查发现,这些事故是由人为地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如果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有些失误是可以避免和挽回的。
调查表明:跨国公司平均的寿命为40年,中国的企业平均的寿命是20年;一般企业平均的寿命是10年;而民营企业的寿命平均为2.9年。这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关。企业强大了国家才会强大,所以国家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来引导企业管理。
2005 年 5 月中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2006 年,国家开始允许上市公司可以回购公司股票,奖励给员工,大家普遍对股权激励表示赞同。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寻找合适的案例来分析研究股权激励的各种方法、方式,以及股权激励再企业的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股权激励的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国家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来引导企业管理。
2005 年 5 月中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2006 年,国家开始允许上市公司可以回购公司股票,奖励给员工,大家普遍对股权激励表示赞同。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寻找合适的案例来分析研究股权激励的各种方法、方式,以及股权激励再企业的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一些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股权激励的方法、方式等。
(三)研究意义
本文写作的理论意义是我们国家目前与内控相联系的研究大多都体现在其有效性影响这个问题上,只有少数专家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内控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借助万科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来研究和分析股权激励在内控中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可以丰富补充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和激励机制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为公司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股权激励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增加公司发展效益,有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自 2006 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出台到目前为止,股权激励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下图 1 显示,2006 年起历年披露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呈明显的增加态势,2014 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又一次达到新高。据调查报告显示,在符合调查条件的上市公司中,有189家公布了股权激励的措施,符合条件的正在执行和曾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累计达 77家,约占总量的 29%。这代表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使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并且使用这种“让员工变成股东”的长期激励形式,激发出他们更加积极工作的激情和动力,并有效避免管理层可能出现的带有短期行为的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
图1.披露股权激励的企业
二、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的概念
股权激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研究狭义的股权激励,就是将企业发行的股票奖励给有突出贡献或者完成相应的工作业绩等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管理层或者优秀员工。以企业股票作为奖励,带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股权激励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在美国产生的,几十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股权激励理论的假设基础是利益趋同假说和壕沟效应假说。
(二)利益趋同假说
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经营者持股比例的越多,经营者和股东的相关利益就会趋于相同,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就会降低,同时经营者的行为与股东利益最大化间的偏离程度也会缩小。所以,委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来解决。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主要矛盾与冲突是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使经营者投入到分配企业的剩余价值中去,经营者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取股份收益,因此,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就会趋于相同。所以赞同该假具有积极影响的学者认为,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够最大化减少可支配的现金流量以及代理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壕沟效应假说
斯图尔兹1988年提出,如果企业经营者拥有公司较多的股份,其权力与影响力也会提高,就很有可能会面临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与公司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权力和工资并不会受到影响的问题,换而言之,股权激励可以帮助经营者有效缓解外部压力。壕沟效应的增强会降低董事会独立于经营者的水平,进而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果。在经营者控股量越来越多时,经营者的行为有可能会更加不受约束,影响其他股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此外,股权增加还会促进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更有信心和能力来应对外部压力。
(四)股权激励的方式
图2.股权激励模式
万科 2006 年通过限制股票发行量的手段来进行激励, 2010 年正式运用股权激励。
三、万科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一)发展历程
图3.发展历程
(二)股权激励现状
1.管理层工资低,具有较大的激励潜力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万科的高管等核心人员工资在行业内相对偏低,与国外同行业公司比更低,万科的涨薪速度也很慢。因此股权激励显得迫在眉睫。。
2.人才流动过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