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后遇到的财务问题及解决途径(附件)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并购市场变得日益活跃。从改革开放至今,企业通过重组、兼并等多种并购形式来实现其经营目标,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企业提升自身价值的重要举措,因此,本篇文章以这一现象为出发点进行讨论,并结合维维股份在2012年5月并购贵州醇酒厂(文中简称贵州醇)后遇到的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维维股份在并购之后财务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从而为解决我国企业在并购之后出现的财务问题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介绍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方法 2
2 企业并购相关的基本概论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3
2.2 企业并购的动因 3
2.2.1 为了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 3
2.2.2 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 3
2.2.3 得到规模经济的优势 3
2.3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问题概论 3
3 并购企业的概况
3.1 并购前维维股份和贵州醇酒厂的情况 4
3.2 企业并购的交易流程 5
3.3 企业并购之后的实际状况 5
4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存在的财务问题
4.1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资本经营的问题 6
4.1.1 资本控制存在着难度 6
4.1.2 忽视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度 6
4.1.3 对剩余资源的重视不够 6
4.2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问题 7
4.2.1 财务整合计划不够详细 7
4.2.2 对财务审查不太全面,会造成负面影响 7
4.2.3 对贵州醇酒厂的资产评估操作存在不规范 7
4.3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财务控制的问题 7
4.3.1 财务信息不一致 8
4.3.2 财务制度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在财务上出现漏洞 8
4.3.3 财务控制难度大,不利于企业发展 8
5 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2 对财务审查不太全面,会造成负面影响 7
4.2.3 对贵州醇酒厂的资产评估操作存在不规范 7
4.3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财务控制的问题 7
4.3.1 财务信息不一致 8
4.3.2 财务制度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在财务上出现漏洞 8
4.3.3 财务控制难度大,不利于企业发展 8
5 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后财务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并购后资本经营问题的解决途径 9
5.1.1 需注意资本控制的层次限制 9
5.1.2 需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9
5.1.3 要注意到剩余资源 9
5.2 并购后财务整合问题的解决途径 9
5.2.1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整合方案 9
5.2.2 加强对贵州醇酒厂的财务状况审查 10
5.2.3 实施对贵州醇酒厂的价值评估 10
5.3 并购后财务控制问题的解决途径 10
5.3.1 对财务信息实施统一管理 10
5.3.2 完善维维股份的相关财务制度 10
5.3.3 综合运用有效措施,加强财务控制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因此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来实现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张。这已经成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先进技术和资源,拓宽经营范围,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通过重组、兼并等并购方式,企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同时还能拥有相应资产,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并且还能使企业达到合理避税,在削减建设冗余、转变国有企业和推动中国经济建设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2]。但是,在并购中,由于企业存在着盲目跟从和操作不规范的情形,以致于每年都会损失大量资金,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从而在并购后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19世纪的末期,西方国家出现了第一次并购高潮,从那时候开始,这一共经历过五次,而到了今天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并购在当今企业扩张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对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而这也是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Steve McGrady(2005)认为世界各地银行业掀起了并购浪潮,尽管财务和法律方面在达成协议前进行了全面检查,也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是对于同行业来说,之后的表现却并不是那么成功。“在无形资产评估的尽职调查中,我们发现更加注重诸如文化、领导等无形因素可能会使成功机率得到提升,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体化的发展计划可以成为改善的重要来源”[4]。
Napo Mafihlo(2006)认为并购指的就是某一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股份和资产或者整合资源进行控制,从而以便对市场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并购主要发生在大型非核心业务公司、清理公司等一些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中,特别是在采矿和石油工业以及重组金融服务业当中。在并购过程中,企业特别需要考虑的是法律、税务、会计和财务等问题[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并购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内各位学者对此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王书君(2013)认为近十年来,通过收购兼并而实现企业短期内的规模扩大是许多企业快速达到规模化的最直接的方法。而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降低投资与交易风险、使投资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以及在并购成功后的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投资人在选择投资项目、确定投资目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究竟是产业投资者(或称为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 [6]。
邹红湘(2013)认为企业并购活动是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经久不息的主题,从19世纪末至今,企业的并购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并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看,西方国家的并购活动总共经历过五次大的风波,而每一次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周期和产业扩展相适应,因此,并购活动对世界性的资本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企业逐步转变为独立经营的主体,企业并购活动也随之增多,尤其是随着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成立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我国并购活动也逐步变得活跃[7]。
张荣武,徐文仲(2012)认为企业并购在实际上是指参与并购的公司为获得被并购公司的控制权而实施的产权交易与整合行为。当把考察视角定位为“利益相关者”时,并购动因就可分成产权价值的创造型动因与转移型动因;当把考察视角定位为“主并企业”时,并购动因则可分为产权价值的创造型动因与毁损型动因。成功的企业并购不仅要转移企业的存量产权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增量产权价值,而产权价值的创造能否通过并购来实现,则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影响[8]。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维维股份在并购之后遇到的财务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相关理论和成果加以汇总和研究,从而找出一些对其有帮助的解决方案。
2 企业并购相关的基本概论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并购由英文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介绍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方法 2
2 企业并购相关的基本概论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3
2.2 企业并购的动因 3
2.2.1 为了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 3
2.2.2 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 3
2.2.3 得到规模经济的优势 3
2.3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问题概论 3
3 并购企业的概况
3.1 并购前维维股份和贵州醇酒厂的情况 4
3.2 企业并购的交易流程 5
3.3 企业并购之后的实际状况 5
4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存在的财务问题
4.1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资本经营的问题 6
4.1.1 资本控制存在着难度 6
4.1.2 忽视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度 6
4.1.3 对剩余资源的重视不够 6
4.2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问题 7
4.2.1 财务整合计划不够详细 7
4.2.2 对财务审查不太全面,会造成负面影响 7
4.2.3 对贵州醇酒厂的资产评估操作存在不规范 7
4.3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财务控制的问题 7
4.3.1 财务信息不一致 8
4.3.2 财务制度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在财务上出现漏洞 8
4.3.3 财务控制难度大,不利于企业发展 8
5 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2 对财务审查不太全面,会造成负面影响 7
4.2.3 对贵州醇酒厂的资产评估操作存在不规范 7
4.3 维维股份在并购后财务控制的问题 7
4.3.1 财务信息不一致 8
4.3.2 财务制度不完善,会造成企业在财务上出现漏洞 8
4.3.3 财务控制难度大,不利于企业发展 8
5 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后财务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并购后资本经营问题的解决途径 9
5.1.1 需注意资本控制的层次限制 9
5.1.2 需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9
5.1.3 要注意到剩余资源 9
5.2 并购后财务整合问题的解决途径 9
5.2.1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整合方案 9
5.2.2 加强对贵州醇酒厂的财务状况审查 10
5.2.3 实施对贵州醇酒厂的价值评估 10
5.3 并购后财务控制问题的解决途径 10
5.3.1 对财务信息实施统一管理 10
5.3.2 完善维维股份的相关财务制度 10
5.3.3 综合运用有效措施,加强财务控制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因此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来实现自身规模的迅速扩张。这已经成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先进技术和资源,拓宽经营范围,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通过重组、兼并等并购方式,企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同时还能拥有相应资产,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并且还能使企业达到合理避税,在削减建设冗余、转变国有企业和推动中国经济建设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2]。但是,在并购中,由于企业存在着盲目跟从和操作不规范的情形,以致于每年都会损失大量资金,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从而在并购后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19世纪的末期,西方国家出现了第一次并购高潮,从那时候开始,这一共经历过五次,而到了今天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并购在当今企业扩张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对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而这也是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Steve McGrady(2005)认为世界各地银行业掀起了并购浪潮,尽管财务和法律方面在达成协议前进行了全面检查,也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是对于同行业来说,之后的表现却并不是那么成功。“在无形资产评估的尽职调查中,我们发现更加注重诸如文化、领导等无形因素可能会使成功机率得到提升,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体化的发展计划可以成为改善的重要来源”[4]。
Napo Mafihlo(2006)认为并购指的就是某一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股份和资产或者整合资源进行控制,从而以便对市场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并购主要发生在大型非核心业务公司、清理公司等一些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中,特别是在采矿和石油工业以及重组金融服务业当中。在并购过程中,企业特别需要考虑的是法律、税务、会计和财务等问题[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并购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内各位学者对此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王书君(2013)认为近十年来,通过收购兼并而实现企业短期内的规模扩大是许多企业快速达到规模化的最直接的方法。而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降低投资与交易风险、使投资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以及在并购成功后的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投资人在选择投资项目、确定投资目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究竟是产业投资者(或称为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 [6]。
邹红湘(2013)认为企业并购活动是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经久不息的主题,从19世纪末至今,企业的并购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并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看,西方国家的并购活动总共经历过五次大的风波,而每一次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周期和产业扩展相适应,因此,并购活动对世界性的资本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企业逐步转变为独立经营的主体,企业并购活动也随之增多,尤其是随着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成立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我国并购活动也逐步变得活跃[7]。
张荣武,徐文仲(2012)认为企业并购在实际上是指参与并购的公司为获得被并购公司的控制权而实施的产权交易与整合行为。当把考察视角定位为“利益相关者”时,并购动因就可分成产权价值的创造型动因与转移型动因;当把考察视角定位为“主并企业”时,并购动因则可分为产权价值的创造型动因与毁损型动因。成功的企业并购不仅要转移企业的存量产权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增量产权价值,而产权价值的创造能否通过并购来实现,则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影响[8]。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维维股份在并购之后遇到的财务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相关理论和成果加以汇总和研究,从而找出一些对其有帮助的解决方案。
2 企业并购相关的基本概论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并购由英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