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及对策分析(附件)
摘 要银行业属于具有高度风险性的行业,由此可知信贷资产这个银行业之内核拥有不可避免的高风险性。不良贷款对于银行所具有之竞争与盈利能力具有决定意义,而且不断地对整个国家金融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由于近些年来,银行的信贷业务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信贷业务种类在不断地增加,随即而来的便是不断上升的不良贷款率,所以不良贷款也越来越受到人民广泛的关注。所有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都在长期的困扰着我国银行业的运作与发展,成为银行业的焦点问题,并且农业银行是中国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中之一,它的不良贷款问题对中国的经济有着更为严重的影响,这一问题亟需加以应对解决。所以,分析与解决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不仅可以促使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1 绪论 2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
1.1.1 论文选题背景 2
1.1.2 论文选题目的 2
1.1.3 论文选题意义 3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3
2.1 国外研究现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 不良贷款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4
2.1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 4
2.1.1 贷款 4
2.1.2 不良贷款 4
2.2 不良贷款的分类 4
3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其特点 5
3.1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本概况 5
3.2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6
3.3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 6
4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9
4.1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因素 9
4.2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因素 9
4.2.1 国家控制以及地方政府政策影响。 9
4.2.2 不健全的法律体制的影响。 10
4.2.3 信用观念的普遍缺失带来的影响。 10
5 解决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10
5.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立健全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 10
5.2 规范政府职能,加强监管力度 10
5.3 加快推进法律制度的建设 11
5.4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则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银行业是一个拥有极大风险的行业,并且风险种类和数量及其之多。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特殊金融组织—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行业的主体,它有着数目上最多、涉及金融的领域上较广的特点,所以商业银行在当今国民经济的运作中有着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效果。
不良贷款对银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会极大地损害银行经济效益,减弱银行自身所具有之经济实力。不完善的贷款政策会成为经济改革的重大阻碍,对于我国经济甚至是世界金融界都会产生巨大而严重的影响。迄今为止,不良贷款都是全球所有银行都需应对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不但肆虐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中,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中规模庞大、理念先进之银行也是屡见不鲜。就拿美国来说,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雷曼兄弟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爆发的,而摩根史丹利由于不良贷款之负面影响也于股票市场当中遭到重创;美林银行于金融危机当中为美国银行并购;贝尔斯登则为摩根大通所并购。美国5大主要投资银行在此次由不良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中有三家倒闭,另有两家被吞并或者收购,这些美国的金融组织破产、收购都是因为长期大量的累积不良贷款所致。所以要使我国银行稳定的发展,防范不良贷款发生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1.1.2 论文选题目的
基于上述背景而言,我国正处在经济上升期,并且银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影响较深,所以本文从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和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农针对业银行实证调研对其良贷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政策措施。由于不良贷款的形式和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所以不良贷款的回收与处置难度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利用率低,发展速度缓慢。在现今社会发展阶段,各式各样的产业都在快速的兴起和衰败,这就会在银行业出现不良贷款难以控制的局面,所以想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银行业首先要改善不良贷款的存量并有效的控制增量,这是我们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1.3 论文选题意义
不良贷款对银行自身盈利能力具有重大负面影响,其不但事关银行之生死存亡,更甚者对整个国家金融秩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农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农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大而特殊,它还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所以对于农业银行来说,防止不良贷款的逐渐增长是农业银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探讨农行不良贷款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 应对措施,从而防控解决农行不良贷款问题,对农行的成长来说具有重大价值。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各国的经济学学者针对不良贷款问题采取了很多不同的措施,给我国学者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经验。由于大部分的欧美国家在经济经、金融业发展的较早,国家的经济体系也很健全,而且也积累了许多经验。
Bemanke和Gertler(1990)指出宏观因素对于不良贷款的作用是重大的,如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完善而引发的道德风险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剧增。
Berger和Deyoung(1997)指出对于银行信贷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加以严格的监察,最大程度的降低信贷风险程度,提高贷款质量。
Rajan和Dhal(2003)针对不良贷款采用了新颖的分析方式进行研究,指出宏观条件与外在环境等原因对于贷款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并且对于如何改善与防治不良贷款问题提出实用性的意见。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界有关理论研究者选择了金融体制、国家财政行为、国企改革以及银行自身改革等视角就不良贷款有关课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
刘锡良等人(2001)指出,因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企业就是银行,因此构建完善的社会征信机制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针对我国信用机制的分析为出发点,提出加强信用社会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限制不良贷款的产生。
韩慧(2003)指出要想从源头将不良贷款问题消灭,就要在宏观上要建立健全的信贷政策方面的法律法规,微观上要通过银行自身对于管理方案的完善来从根本上治理不良贷款。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1 绪论 2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
1.1.1 论文选题背景 2
1.1.2 论文选题目的 2
1.1.3 论文选题意义 3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3
2.1 国外研究现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 不良贷款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4
2.1不良贷款的概念界定 4
2.1.1 贷款 4
2.1.2 不良贷款 4
2.2 不良贷款的分类 4
3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其特点 5
3.1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本概况 5
3.2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6
3.3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 6
4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9
4.1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因素 9
4.2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因素 9
4.2.1 国家控制以及地方政府政策影响。 9
4.2.2 不健全的法律体制的影响。 10
4.2.3 信用观念的普遍缺失带来的影响。 10
5 解决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10
5.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立健全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 10
5.2 规范政府职能,加强监管力度 10
5.3 加快推进法律制度的建设 11
5.4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则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银行业是一个拥有极大风险的行业,并且风险种类和数量及其之多。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特殊金融组织—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行业的主体,它有着数目上最多、涉及金融的领域上较广的特点,所以商业银行在当今国民经济的运作中有着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效果。
不良贷款对银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会极大地损害银行经济效益,减弱银行自身所具有之经济实力。不完善的贷款政策会成为经济改革的重大阻碍,对于我国经济甚至是世界金融界都会产生巨大而严重的影响。迄今为止,不良贷款都是全球所有银行都需应对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不但肆虐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中,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中规模庞大、理念先进之银行也是屡见不鲜。就拿美国来说,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雷曼兄弟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爆发的,而摩根史丹利由于不良贷款之负面影响也于股票市场当中遭到重创;美林银行于金融危机当中为美国银行并购;贝尔斯登则为摩根大通所并购。美国5大主要投资银行在此次由不良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中有三家倒闭,另有两家被吞并或者收购,这些美国的金融组织破产、收购都是因为长期大量的累积不良贷款所致。所以要使我国银行稳定的发展,防范不良贷款发生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1.1.2 论文选题目的
基于上述背景而言,我国正处在经济上升期,并且银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影响较深,所以本文从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和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农针对业银行实证调研对其良贷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政策措施。由于不良贷款的形式和其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所以不良贷款的回收与处置难度比较大,这样就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利用率低,发展速度缓慢。在现今社会发展阶段,各式各样的产业都在快速的兴起和衰败,这就会在银行业出现不良贷款难以控制的局面,所以想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银行业首先要改善不良贷款的存量并有效的控制增量,这是我们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1.3 论文选题意义
不良贷款对银行自身盈利能力具有重大负面影响,其不但事关银行之生死存亡,更甚者对整个国家金融秩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农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农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大而特殊,它还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所以对于农业银行来说,防止不良贷款的逐渐增长是农业银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探讨农行不良贷款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 应对措施,从而防控解决农行不良贷款问题,对农行的成长来说具有重大价值。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各国的经济学学者针对不良贷款问题采取了很多不同的措施,给我国学者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经验。由于大部分的欧美国家在经济经、金融业发展的较早,国家的经济体系也很健全,而且也积累了许多经验。
Bemanke和Gertler(1990)指出宏观因素对于不良贷款的作用是重大的,如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完善而引发的道德风险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剧增。
Berger和Deyoung(1997)指出对于银行信贷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加以严格的监察,最大程度的降低信贷风险程度,提高贷款质量。
Rajan和Dhal(2003)针对不良贷款采用了新颖的分析方式进行研究,指出宏观条件与外在环境等原因对于贷款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并且对于如何改善与防治不良贷款问题提出实用性的意见。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界有关理论研究者选择了金融体制、国家财政行为、国企改革以及银行自身改革等视角就不良贷款有关课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
刘锡良等人(2001)指出,因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企业就是银行,因此构建完善的社会征信机制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针对我国信用机制的分析为出发点,提出加强信用社会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限制不良贷款的产生。
韩慧(2003)指出要想从源头将不良贷款问题消灭,就要在宏观上要建立健全的信贷政策方面的法律法规,微观上要通过银行自身对于管理方案的完善来从根本上治理不良贷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