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财务问题探究公司以山鹰纸业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力度较大,中央改革的新政策下,许多大型企业通过改革上市或者是吸引外部投资的方式来使企业成为股份制的性质,这样就能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来改善企业的经营模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和地位,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任何改制活动都会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财务问题是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为了保障企业能够顺利的进行体制改革,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做好防护和处理政策。本文以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出现的财务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以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革为例,介绍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当前状况的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2
2 相关理论概述
2.1国有企业改制的含义和分类 3
2.1.1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含义 3
2.1.2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分类 3
2.2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理论概述 3
2.2.1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内涵及意义 3
2.2.2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基本原则 4
3一般国有企业改制财务过程中的探究
3.1一般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含义 5
3.2一般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意义 5
3.3一般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基本原则 6
4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4.1公司概述 7
4.2公司财务现状 7
4.3公司近年财务报告 7
4.4公司治理财务结构 8
4.5公司近年改制财务存在的问题 9
5一般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解决对策
5.1一般国有企业财务改制财务方面对策 10
5.2 一般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企业治理财务方面对策 10
5.3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改制财务优化对策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是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如果想要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这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在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时所产生的财务问题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对于财务问题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1.2研究意义
研究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不高,在各种补贴影响下虽然国有企业的利润额已经达到市场水平,但是真实指十分低,所以对于研究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能够增加其经济效益,改善经营方式,使企业能够赶上市场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行为已经严重的损害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如果企业不能够进行体制改革,改善经营模式,那将会导致企业的法制建设逐渐落后,经济效益不断降低,进而导致国内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时采取的是引进私营的体制以及放松市场的管制的方法,就是将国有企业的部分或者是全部进行出售或者是出租,将国有企业产品的部分环节如订购、制作、销售等任务承包给承包商,让国有企业的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效的结合到一起。日本采取的是首先对国有企业进行国营与民营相结合的模式,其次逐步转向彻底民营的模式,逐步改善国有企业的发展经营模式,改善日本的经济状况。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也在试着逐步分化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从而改善经济效益。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企业改革中产生的财务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以预防资产的流失等方面为主的。例如赵钢认为在企业改革体制中解决资产评估问题较为重要,因此提出了有关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石义华认为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因此要想成功的进行企业的改制就要重视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张艺慧认为在企业改制中进行资产评估的方式应当经过不断核实,企业对于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信息应当加以重视,对在财务会计统计的过程中产生的产权性质、关系不明确的状况要进行逐步的完善。陈清泰认为国有资产的流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财务会计中要重点分析,进行客观统计。
1.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写文章前,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并进一步整合该领域最新研究内容,结合东方财富公司发展情况以及对股权控制实际情况的分析完成此篇文章。
(2)定性分析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对照比较等方法,探讨了股权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山鹰纸业的现状,提供了比较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2 相关理论概述
2.1国有企业改制的含义和分类
2.1.1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含义
国有企业的改制就是面向国有的独资企业、公司以及国有的控股企业所进行的改制问题,主要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企业的性质改制为资本控股的企业,设置相对控股或者是参股的经营模式,最终使其成为股份合作制的公司或者是中外合资的企业,改革原有的经营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市场垄断行为,使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财务问题,包含在企业的经营模式改革、资产的评估和处理以及债券分工等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出资人的责任和相关的审批制度,其中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财务问题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说如何处置财务问题对于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2.1.2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的分类
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据性质可以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改制,非竞争性的改制可以分为是公益性、垄断性和战略性这三种基本类型。根据在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将企业改制分为公共服务性、特定功能性以及商业性三种类型。对企业改制的财务问题进行分类能够帮助企业对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门别类的采取解决措施,避免盲目的处理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后果。在改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概括为资产流失的问题、土地资产评估的问题以及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进行财务评估时对于企业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针对情况进行具体决策。
2.2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理论概述
2.2.1国有企业改制财务问题内涵及意义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包含内容较多,从根本上进行分析主要是有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两方面的财产问题,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就会将国有资本低价折股或者是转让到经营中,所以对于产权分股和资产折扣的计算都是需要协商解决的,同时在管理中因为出现的两个主力会产生管理上的矛盾和分歧。因为股份的转让和出售导致了在债券资产评估和长期资产评估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股份难以确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