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网并购土豆网的财务绩效分析(附件)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事物替代旧事物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这个紧张激烈的中国经济市场中,每天都有着不同的企业面临着新生与破产。要想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迅速地站稳脚,在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很多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企业并购这一方式,迅速地壮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而关于企业并购这一热点话题,企业并购之后是否为企业带来了利润,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也是学者们所热衷探讨的。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以优酷网与土豆网并购案为探索主体,分析了并购运作过程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重点从获益水平、偿债水平、经营水平、发展水平等不同层面对财务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对比分析并购运作之前、之后的绩效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该并购案是否成功。
key word:Youku; Tudo; merger and acquisiti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述评 4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5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6
2.1 并购的相关概念 6
2.1.2 并购的类型 6
2.2 财务绩效的相关理论 7
2.3 并购对财务绩效影响 7
2.3.1 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 7
2.3.2 并购财务绩效分析 7
3 优酷网并购土豆网的财务绩效分析 9
3.1 优酷网并购土豆网案例介绍 9
3.1.1 优酷网的介绍 9
3.1.2 土豆网的介绍 9
3.1.3 并购的过程 9
3.2 并购财务绩效的分析 10
3.2.1 并购前双方的财务绩效 10
3.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并购后的财务绩效 11
3.2.3并购前后财务绩效的影响 14
4 优酷网并购土豆网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
4.1 优酷网并购土豆网财务绩效存在的问题 16
4.2 优酷网并购土豆网财务绩效的对策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从上世纪末期起,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多次并购潮。二十一世纪,全球并购逐步进入常态化。在并购过程中,人们也看到了运作方式的优越性,并购涉及交易资本量也屡创新高。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额已经高达5171亿元,成功并购企业20000余个。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并购案已屡见不鲜。部分国际知名企业,例如中石化、中国南车、中国联通等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都纷纷进行了大量并购。也有专家声称,纵观目前的企业发展形势,2015年左右我国将进入企业并购、重组活跃期。然而,企业并购能否都能提高收益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财务绩效是反映并购后收益状况的重要指标。在研究过程中,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进而及时进行处理。
1.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转发展,部分生产力落后的企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困境。企业内部矛盾的不断升级,兼并、重组发展成为企业重生的唯一出路。企业间利用重组方式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内部结构性调整,进而为企业发展创造生机。
实践意义:由于各行业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经营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进一步寻求市场发展空间,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并购成为首选方式。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正是以优酷网与土豆网并购案为研究主体进行了深入探索,旨在为互联网企业成功并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分析优酷网并购土豆网的财务绩效,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为未来的企业提供可行的方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并购这个话题的研究最初是由西方学者在十九世纪初开始的,一开始主要是对企业并购的内容、实务、方式和程序等进行研究的,一直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开始慢慢转向对企业并购的动因、整合、绩效进行研究。
Bertrand.olivier 和Betschinger.Marie.Ann(2011)以俄罗斯的上市公司为背景,选取了600多起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评估了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获取的长期超额收益。研究发现,无论并购活动是否跨境,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并购后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并购的规模不够大且并购方企业缺少经验[1]。
Rani, Yadav, Jain(2013)通过研究近10年来典型并购企业发展状况,深入探索企业经营能力对并购后收益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经营能力与并购后的企业收益状况呈正相关性[2]。
Yoo,Lee,Heo(2013)深入分析了企业类型对并购后的发展状况产生的影响。基于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关系,研究企业并购的不同类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能够发挥经营协同作用和增加市场份额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混合并购能够使企业快速进入新的领域[3]。
Khanal,Mishra, Mottaleb(2014)目前,美国生物燃油酒精产业并购案例越来越多。在并购方面,专家学者们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获益情况,重点对并购前后财务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魏文美(2012)认为并购是用来消除亏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并购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使面临市场淘汰的企业扭亏为盈;二是利用并购策略可以有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利用并购相互弥补不足,通过扬长避短来提高企业市场活力[5]。
刘磊(2012)在此方面的研究观点为,并购在为亏损企业寻求生机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类型、不同文化、不同理念的企业相互交融,使得不同企业间的多元化经营方式进行碰撞,从而实现资源重组,内部完成结构性调整,大幅提升企业运作效率[6]。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并购日益增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企业重组、并购方面也逐步趋向成熟,企业并购优势也已凸显出来。
但是我国在企业并购绩效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依然较少,因此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难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对于我国企业并购绩效方面,国内学者各有各看法,无论是短期市场绩效还是长期财务绩效,均为得出一致结论。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郭保民等(2012)通过研究我国近10年来一些大中型水泥企业典型并购案例,深入分析了并购后企业财务获益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并购方式优化企业资源后,在后期都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效应[7]。王江石(2011)深入探索了近10年来我国金融市场400余起并购案件,通过事件研究法探析了并购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他的研究观点,在并购案中涉及企业规模越大,则对收购公司股东创造的价值就越大[8]。李希(2011)也得出这样的结论,他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50起并购案例实证分析发现,收购公司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接近2.2%且收购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7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