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近几年随着农村金融的改革,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信用联社小额贷款的发放成为改革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陕西信合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进行分析,认为扶风县信用联社在小额贷款存在着“贷款考察不仔细,存在漏洞;对农户的个人信息掌握的不够全面;小额贷款的程序不够完善;贷款发放后没能及时督促跟进和检查”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户对于贷款的资金的投入有误;农户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个别农户贷款目的不纯”。对此提出了应“彻底考察农户的信誉和贷款的用途;提高工作人员贷款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贷款体系和贷款流程;及时跟进农户已发放贷款资金情况”等措施。改善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的贷款的发放和回收,保证信用联社和农户达到双赢的目的,以此来提高农村的经济增长。
目 录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发展的现状
2.1扶风县信用联社基本情况
2.2小额贷款现状
2.2.1不良贷款现状
2.2.2特定贷款现状
2.2.3贷款申请用途与实际用途现状
3.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3.1贷款基数较大
3.2不良贷款率较高
3.3特定不良贷款占比高
3.4贷款的使用与申请时不符
4.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
4.1贷款工作量大存在漏洞
4.2存在“盲贷”现象
4.3特定贷款程序不完善
4.4贷后检查工作不到位
5.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5.1彻底考察贷款及农户信誉
5.2制定放贷责任制
5.3完善的贷款制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程序
5.4制定贷后管理责任制,保证专款专用,防范风险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政府向来会利用金融手段来帮助农民增加收益,降低贫富差距,促进农业发展优化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加速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创新发展。目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支付越来越多的关注小额信贷的发展,许多农民也开始利用信贷来使自己投资创业。于是农村信用联社以支农信贷,登上服务于农民的舞台。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底扶风县信用联社就有6.3亿的农业贷款,在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中占比高达85%,成了扶风县农业的主力军。
1.1.2 研究目的
本文从我国发展农村金融小额贷款的背景出发,以扶风县信用联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单个案例入手,根据扶风县信用联社近5年相关的小额贷款,分析扶风县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归纳出我国信用联社小额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更多的信用联社解决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
1.1.3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扶风县小额贷款的现状和贷款力度的执行以及贷款的风险程度,全面的进行分析和实际考察操作,找到农民对小额贷款出现的问题以及扶风信用联社对小额贷款发放的执行力,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整改措施,从而大力推进扶风信用联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进而也促进扶风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这些好的方法和对策也可以对周边农业县区信用联社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小额贷款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早,尤其是欧洲国家,它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国际上把金融体系分为三种方式进行研究,分别为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经济金融。西方国家最先流行的是合作金融,主要表现在市场,传统和综合金融上。在上世纪90年代,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社会性质由自由合作变化为互助合作,所以导致合作金融在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淡化消失。到了21世纪随着乡村的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学者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农村商业金融和各种非正规金融组织机构,基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商业金融发展趋势迅猛,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突破了金融的范畴。
WynGrant和AnneMacNamara(2014)在访谈中指出,接受农村专业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访谈中提到,英格兰和爱尔兰农民的外国资金提供者的情况,他表示两国的农村贷款机构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商业化,继续完善农村贷款体系,这样可以使大多数农户更好的利用借贷机会和新的金融工具来改善农村经济。 [1]。
BrianP.Cozzarin(2012)创建农业部门两个合同关系的概念模型(联盟和集成),并得出结论,农村金融合同在组织形式上依靠农业综合合同,不只是单单的组织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有效的形式。[2]
Korotoumou Ouattara Douglas H.Graham(2013)在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中指出农村金融在服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在农户的信息收集和存款上具有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有产权不清晰和规模过小的缺弊端,他强调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完善自身的不足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配合[3]。
HansDieterSeibel(2010)表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入了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在规模,扩展和可持续性都受到限制,但是他认为有助于非正规金融在市场中的发展,并提出正规化非正规金融的想法[4]。
Shahidur R. Khandker.and Rashid R.Faruqee(2012)在农村专业机构的访谈中谈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正规贷款和非正规贷款都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虽然两者在农业贷款上都不可或缺,但是在贷款的提供上两者悬殊较大,因为正规贷款机构有农业政策的补贴,所以正规贷款在贷款的提供上存在优势,在这些有关政策的制定中,还必须了解到农户对这些政策的制定是否给予肯定和支持 ,不能盲目指定[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目 录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发展的现状
2.1扶风县信用联社基本情况
2.2小额贷款现状
2.2.1不良贷款现状
2.2.2特定贷款现状
2.2.3贷款申请用途与实际用途现状
3.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3.1贷款基数较大
3.2不良贷款率较高
3.3特定不良贷款占比高
3.4贷款的使用与申请时不符
4.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
4.1贷款工作量大存在漏洞
4.2存在“盲贷”现象
4.3特定贷款程序不完善
4.4贷后检查工作不到位
5.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5.1彻底考察贷款及农户信誉
5.2制定放贷责任制
5.3完善的贷款制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程序
5.4制定贷后管理责任制,保证专款专用,防范风险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政府向来会利用金融手段来帮助农民增加收益,降低贫富差距,促进农业发展优化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加速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创新发展。目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支付越来越多的关注小额信贷的发展,许多农民也开始利用信贷来使自己投资创业。于是农村信用联社以支农信贷,登上服务于农民的舞台。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底扶风县信用联社就有6.3亿的农业贷款,在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中占比高达85%,成了扶风县农业的主力军。
1.1.2 研究目的
本文从我国发展农村金融小额贷款的背景出发,以扶风县信用联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单个案例入手,根据扶风县信用联社近5年相关的小额贷款,分析扶风县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归纳出我国信用联社小额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扶风县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更多的信用联社解决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
1.1.3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扶风县小额贷款的现状和贷款力度的执行以及贷款的风险程度,全面的进行分析和实际考察操作,找到农民对小额贷款出现的问题以及扶风信用联社对小额贷款发放的执行力,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整改措施,从而大力推进扶风信用联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进而也促进扶风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这些好的方法和对策也可以对周边农业县区信用联社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小额贷款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早,尤其是欧洲国家,它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国际上把金融体系分为三种方式进行研究,分别为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经济金融。西方国家最先流行的是合作金融,主要表现在市场,传统和综合金融上。在上世纪90年代,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社会性质由自由合作变化为互助合作,所以导致合作金融在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淡化消失。到了21世纪随着乡村的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学者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农村商业金融和各种非正规金融组织机构,基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商业金融发展趋势迅猛,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突破了金融的范畴。
WynGrant和AnneMacNamara(2014)在访谈中指出,接受农村专业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访谈中提到,英格兰和爱尔兰农民的外国资金提供者的情况,他表示两国的农村贷款机构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商业化,继续完善农村贷款体系,这样可以使大多数农户更好的利用借贷机会和新的金融工具来改善农村经济。 [1]。
BrianP.Cozzarin(2012)创建农业部门两个合同关系的概念模型(联盟和集成),并得出结论,农村金融合同在组织形式上依靠农业综合合同,不只是单单的组织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有效的形式。[2]
Korotoumou Ouattara Douglas H.Graham(2013)在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中指出农村金融在服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在农户的信息收集和存款上具有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有产权不清晰和规模过小的缺弊端,他强调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完善自身的不足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配合[3]。
HansDieterSeibel(2010)表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入了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在规模,扩展和可持续性都受到限制,但是他认为有助于非正规金融在市场中的发展,并提出正规化非正规金融的想法[4]。
Shahidur R. Khandker.and Rashid R.Faruqee(2012)在农村专业机构的访谈中谈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正规贷款和非正规贷款都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虽然两者在农业贷款上都不可或缺,但是在贷款的提供上两者悬殊较大,因为正规贷款机构有农业政策的补贴,所以正规贷款在贷款的提供上存在优势,在这些有关政策的制定中,还必须了解到农户对这些政策的制定是否给予肯定和支持 ,不能盲目指定[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