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上市之路研究__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对比
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上市之路研究__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对比[20191229205455]
摘要
自从2003年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来,在国务院以及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农村商业银行是改革之下的新型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能够有效的提高竞争力,使其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可谓是条有效的改革途径。
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它的上市,银监会是相当鼓励的。所以要抓住上市的机遇,从自身找原因,完善不足之处,为上市做准备。本文就五家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与率先挂牌上市的重庆商业银行对比,从资本比例、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五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它们进行对比和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上市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文献回顾 2
1.2.1 国外文献 2
1.2.2 国内文献 2
1.2.3 文献评述 3
2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概述 5
2.1苏南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情况 5
2.2 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上市的外部动力 6
2.2.1 苏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6
2.2.2 金融的跨区域协调发展 2
2.3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上市的内部动力 2
2.3.1资本充足率提高 3
2.3.2营运范围扩大 3
3 苏南农商行与重庆农商行的财务分析 4
3.1资本比例分析 4
3.2盈利能力分析 5
3.3贷款质量分析 8
3.4流动性分析 10
4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4.1资产总量过低 11
4.2股权结构松散 11
4.3贷款过于集中 11
4.4 结构不够严谨 12
4.5 人才资源匮乏 16
5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建议 19
5.1 选择国内上市 节约上市成本 19
5.2扩充人才资源 提高人员素质 19
5.3 加强跨区经营 扩大业务范围 19
5.4 引进战略投资 强化自身能力 20
结 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体制也需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需要。自2000年7月,农村信用社在江苏拉开试点大幕,很多农村信用社都发展为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了第一个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截止2011年,共有212加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国组建。其中苏南农村商业银行可谓是其中的主力军,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业也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已经率先上市,那么作为农村商业银行中的典范的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来发现和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使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1.1.2研究意义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农业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发展不健全关键是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所以改革农村信用社是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常熟、江阴、吴江、无锡、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他们的业绩飞速发展,有良好的运行状况。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农村信用社的影子,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与现今社会还存在很多不相吻合的地方,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与其他大银行相比较,存在很大的竞争压力,对它们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这五家农村商业银行只有走上市这条道路才能促进他们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治理水平才会得到提高,股权结构才会得到优化,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
本文基于苏南五家农村商业银行与率先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来发现他们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就这些不足与缺陷来找出他们的解决方法。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这五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站稳脚。促使它们早日探索出一条上市的道路。
1.2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
E.S.肖和R.1.麦金农(1998)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存在垄断金融,扭曲的利率,金融资源存在较低的配置效率,所以对它们的金融产生抑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Jacob Yaron,McDonald Benjamin和Stepanie Charitonenko(1998)认为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因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长期看来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Priya Basu(2005) 认为金融服务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可以通过将金融服务的步骤简化,完善人员制度和农村金融体系来改变贫困人口对于金融服务的现状。
农业贷款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是农村金融商业化(NeilArgent2000).农信社的性质随社员需求的变化而变化(Benoit Tremblay&Daniel Cote.2002). Hugh T.Patrick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市场模式。Claudio Gonzalez Vega(2003)认为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关系问题,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要深化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
1.2.2 国内文献
农村信用社改革必要性: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即艰难又曲折,刘勇学者认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还得立足国情,农村的居民并不富裕,并且由于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农村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彭克强,陈池波学者(2007)认为应该朝商业方向改革,改革要循序渐进,逐步改变农信社现在的状况。
经营效率低下(王文莉,孙倩学2011),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会阻碍农信社的改革,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若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大家就会通过各自的优势,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张建波 2009);农村的信贷融资中有些贷款担保方式与现实并不吻合,对信贷产生约束(胡士华 李伟毅2006);这些都是阻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因素。
匡困建(2012)认为农信社的改革要把中央到地方各级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有助于农村信用社摆脱历史的阴影。各级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了解农村经济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兰虹,穆争社2011)。但是,李伏安(2011)认为,政府的权责还不明确,不适当的政府干预会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背离原本的目标。薛哲峰学者也认为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由于被政府干预,农信社要发展就必须消除政府的干预。
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是改制农村信用社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张书杰2012)。刘万江(2010)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尽可能早日上市,这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的内外部结构都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要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做好长远打算。
张灿(2013)认为农村的金融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比较薄弱的,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李晓建(2009)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还是要注重三农问题,市场定位要明确,并且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中,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合理科学评价它的经营绩效,有利于发展(于东玲2011)。张志良、冯德生(2007)认为影响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是资本结构。陈恒(2010)认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水平比较落后,发展并不均衡。张若望(2010)认为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原因是商业银行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刘振(2010)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并不是规模越大经营绩效就越高,他还认为引进外资对经营绩效的提高也有帮助。
摘要
自从2003年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来,在国务院以及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农村商业银行是改革之下的新型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能够有效的提高竞争力,使其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可谓是条有效的改革途径。
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它的上市,银监会是相当鼓励的。所以要抓住上市的机遇,从自身找原因,完善不足之处,为上市做准备。本文就五家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与率先挂牌上市的重庆商业银行对比,从资本比例、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五家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它们进行对比和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上市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文献回顾 2
1.2.1 国外文献 2
1.2.2 国内文献 2
1.2.3 文献评述 3
2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概述 5
2.1苏南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情况 5
2.2 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上市的外部动力 6
2.2.1 苏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6
2.2.2 金融的跨区域协调发展 2
2.3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行上市的内部动力 2
2.3.1资本充足率提高 3
2.3.2营运范围扩大 3
3 苏南农商行与重庆农商行的财务分析 4
3.1资本比例分析 4
3.2盈利能力分析 5
3.3贷款质量分析 8
3.4流动性分析 10
4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4.1资产总量过低 11
4.2股权结构松散 11
4.3贷款过于集中 11
4.4 结构不够严谨 12
4.5 人才资源匮乏 16
5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建议 19
5.1 选择国内上市 节约上市成本 19
5.2扩充人才资源 提高人员素质 19
5.3 加强跨区经营 扩大业务范围 19
5.4 引进战略投资 强化自身能力 20
结 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体制也需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需要。自2000年7月,农村信用社在江苏拉开试点大幕,很多农村信用社都发展为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了第一个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截止2011年,共有212加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国组建。其中苏南农村商业银行可谓是其中的主力军,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业也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已经率先上市,那么作为农村商业银行中的典范的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来发现和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使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1.1.2研究意义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农业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发展不健全关键是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所以改革农村信用社是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常熟、江阴、吴江、无锡、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他们的业绩飞速发展,有良好的运行状况。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农村信用社的影子,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与现今社会还存在很多不相吻合的地方,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与其他大银行相比较,存在很大的竞争压力,对它们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这五家农村商业银行只有走上市这条道路才能促进他们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治理水平才会得到提高,股权结构才会得到优化,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
本文基于苏南五家农村商业银行与率先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来发现他们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就这些不足与缺陷来找出他们的解决方法。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这五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站稳脚。促使它们早日探索出一条上市的道路。
1.2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
E.S.肖和R.1.麦金农(1998)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存在垄断金融,扭曲的利率,金融资源存在较低的配置效率,所以对它们的金融产生抑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
Jacob Yaron,McDonald Benjamin和Stepanie Charitonenko(1998)认为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因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长期看来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Priya Basu(2005) 认为金融服务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可以通过将金融服务的步骤简化,完善人员制度和农村金融体系来改变贫困人口对于金融服务的现状。
农业贷款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是农村金融商业化(NeilArgent2000).农信社的性质随社员需求的变化而变化(Benoit Tremblay&Daniel Cote.2002). Hugh T.Patrick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市场模式。Claudio Gonzalez Vega(2003)认为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关系问题,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要深化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
1.2.2 国内文献
农村信用社改革必要性: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即艰难又曲折,刘勇学者认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还得立足国情,农村的居民并不富裕,并且由于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农村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彭克强,陈池波学者(2007)认为应该朝商业方向改革,改革要循序渐进,逐步改变农信社现在的状况。
经营效率低下(王文莉,孙倩学2011),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会阻碍农信社的改革,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若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大家就会通过各自的优势,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张建波 2009);农村的信贷融资中有些贷款担保方式与现实并不吻合,对信贷产生约束(胡士华 李伟毅2006);这些都是阻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因素。
匡困建(2012)认为农信社的改革要把中央到地方各级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有助于农村信用社摆脱历史的阴影。各级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农村的经济发展。了解农村经济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兰虹,穆争社2011)。但是,李伏安(2011)认为,政府的权责还不明确,不适当的政府干预会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背离原本的目标。薛哲峰学者也认为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由于被政府干预,农信社要发展就必须消除政府的干预。
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是改制农村信用社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张书杰2012)。刘万江(2010)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尽可能早日上市,这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的内外部结构都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要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做好长远打算。
张灿(2013)认为农村的金融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比较薄弱的,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李晓建(2009)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还是要注重三农问题,市场定位要明确,并且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中,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合理科学评价它的经营绩效,有利于发展(于东玲2011)。张志良、冯德生(2007)认为影响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是资本结构。陈恒(2010)认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水平比较落后,发展并不均衡。张若望(2010)认为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原因是商业银行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刘振(2010)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并不是规模越大经营绩效就越高,他还认为引进外资对经营绩效的提高也有帮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