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期金银花产量与品质研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研究目的:根据不同采收期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成分含量和质量的差异,得到最佳金银花采收期,来提高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在金银花的米花、青花、二白、银花和金花时期采集样品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各采收期的陕产金银花各产量存在差异,4个不同采收期陕产金银花的产量比较结果显示,米花期的单株花开个数以及单株花鲜干重处于峰值。二白期质量较好,与传统采收期相符。因此,在二白期采收最适宜。绿原酸的提取率最大为35%。结论:陕产金银花“金花三号”最佳采收期为二白时期。
Keywords: Mountain green tea antihypertensive tablets; tablets; process design 目 录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1前言 1
1.金银花的概述 1
1.2金银花的主要成分 1
1.2.1化学成分 1
1.2.2药理作用 2
1.3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2
1.3.1水提法 2
1.3.2醇提法 3
1.3.3水提醇沉法 3
1.3.4酶解法 3
1.3.5水提石灰乳沉法 3
1.3.6渗漉法 3
1.3.7异戊醇法 3
1.3.8铅沉法 4
1.3.9超滤法 4
1.3.10大孔树脂吸附法 4
1.4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4
1.4.1UV分光光度法 4
1.4.2高效液相色谱法 4
1.4.3荧光光度法 5
1.5研究目的及意义 5
2实验部分 6
2.1实验材料与仪器 6
2.1.1主要材料与试剂 6
2.1.2仪器与设备 6
2.2实验步骤 6
2.2.1金银花材料的收集 6
2.2.2金银花不同花期产量的考察 6
2.3水提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测定 7
2.3.1金银花的处理: 7
2.3.2样品含量测定: 7
2.3.3色谱条件 7
2.3.4线性范围的考察 8
2.3.5精密度实验 8
2.3.6重复性实验 8
2.3.7重现性实验 9
2.3.8稳定性试验的考察 9
2.3.9加样回收率实验 9
2.3.10 不同采收时期对金银花活性成分的影响 10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9
1前言
1.金银花的概述
金银花是常用的中药材,在1963版《中国药典》中首次被记载,它的植物源自于忍冬科植物忍冬,在随后的几版《中国药典》新增了许多基源,其中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了金银花和山银花两种药材。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会有把山银花误认为金银花的习惯,但现药典规定其基源只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常见的山银花则被划分为另一种常见的药材灰毡毛忍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等地,并在四川和湖南一些地区出现大量的栽培品种,其在全国面积有上万亩,为我国西南地区药材市场的主要货源[1]。早在中国古代已经被广泛运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2],据药典记载它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在我国西南等地分布较广。现代药理表明总酚酸类为金银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两类,分别为有机酸类和黄酮类,它们具有抗炎、降血压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3]。金银花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目前,金银花的提取工艺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进行单独测定[56]。
1.2金银花的主要成分
1.2.1化学成分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黄酮类[78]、多糖[910]、三萜类[1112]、挥发油[13]、有机酸类[1415]等。常见的几类化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最先由日本的研究团队在金银花当中提取分离出来木犀草素和忍冬苷,它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16]。后来我国学者逐渐分离出金丝桃苷、木犀草素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散热舒风的功效,是金银花药材中有药用成分之一,大量分布于金银花的藤蔓、枝干和花朵当中。目前,市场上金银花中主要分离的挥发油有:芳樟醇和肉豆蔻酸等。有研究发现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在金银花的鲜花和干花中差异较大:芳香醇主要分布于鲜花中,棕榈酸主要分布于干花中。与此同时陈敏[17]等研究人员在金银花当中分离出了三萜化合物。此后,严青[18]等人也陆续分离提取出了 4 种三萜化合物。经研究者分析考察,各种类的无机微量元素也大量分布于金银花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有机酸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绿原酸、棕榈酸、咖啡酸等,当中,绿原酸类化合物是最其最主要化学成分。其异构 体目前发现已有6种。
1.2.2药理作用
相关研究发现:金银花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解热和免疫作用以及保肝利胆作用。
(1)抑菌和抗病毒作用
金银花在抑制多种致病菌中表现出其非凡的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多达20多种菌类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不但优于一般抗菌药,而且同时可以达到抑制耐药菌的作用[14]。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研究表明,金银花的醇提物,水提物,挥发油和多糖均具备抑制的作用,其还可以抑制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副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金银花的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比较差,但是,金银花可以强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群,也能提高单一抗生素敏感性[19]。
(2)解热和抗炎作用
金银花中的忍冬苦苷具有很强的抗炎解热作用其疗效结果非常显著。对注射小鼠脚趾肿胀的模型表明,提前注射金银花水提物,显著提高其血管通透性和明显降低小鼠脚趾肿胀程度,主要原因是因为金银花水提物里面的蛋白酶受体的活化,从而抑制其细胞的通透性,这与坏死因子的表达有关[20]。
(3)保肝利胆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肝损伤实验发现,金银花中所含的三萜皂苷类对升高ALT、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有明显作用[21,22]。金银花中所含总黄酮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小鼠免疫性肝不受损伤 [23]。绿原酸类化合物金银花保肝利胆的主要成分,它的数量增多显著增加大鼠胆汁分泌,增强小鼠的肝脏清除功能。
1.3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1.3.1水提法
梅林等[25]学者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先选出金银花的水提物绿原酸,在预浸泡11小时,15倍溶剂,75℃ 浸提3小时条件下,提取率可以达到7.75%,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预浸泡时间和溶剂倍数为水提物绿原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述工艺条件简单、技术成熟、便捷方便,适合大量推广运用,此工艺与金银花传统多用水提工艺相类似。
1.3.2醇提法
王晓慈等[26]研究发现,绿原酸的溶解度常受乙醇浓度影响,且绿原酸在水中中的溶解性小于乙醇,最佳工艺是13倍量的85%的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提取3 h。明显提高其提取效率,可以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非常适合批量生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