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提取法提取三七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摘 要目的从三七中提取总黄酮,对相关工艺进行筛选,探寻最佳工艺条件,为三七的开发提供帮助,对这一资源的利用进行探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研究,测定三七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指标获得。选取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发现它们对提取率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相关结果,将其引入到正交实验当中,对各因素进行优化,获取三七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通过正交分析实验,最终获得三七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所设计因素分别为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和温度,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90%;1:30;3h;80℃。此条件下三七的总黄酮产率为4.243%。结论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的研究方便、可行性高,方法更为合理,准确便捷,可用于准确地测量总黄酮,确定三七中的含量。
Keywords:Notoginseng ; Flavonoids; Reflux extraction 目 录
1 前言 1
1.1 三七简介 1
1.2 三七的化学成分 1
1.2.1 总皂苷 1
1.2.2 总黄酮 1
1.2.3 炔、醇类 2
1.2.4 糖类成分 2
1.2.5 氨基酸成分 2
1.2.6 挥发油 3
1.3 三七的药理作用 3
1.3.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3
1.3.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3
1.3.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5
1.3.4 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5
1.4三七的临床应用 5
1.4.1 冠心病心绞痛 5
1.4.2 高脂血症 5
1.4.3 顽固性头痛 6
1.4.5 高血压 6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6
1.5.1常规溶剂提取法 6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6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
2.1.1主要材料与试剂 7
2.1.2仪器与设备 7
2.2 实验方法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1 三七的预处理 7
2.2.2 芦丁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8
2.2.3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8
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
2.2.5 测定波长的选择 8
2.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3方法学验证 9
2.3.1 精密度实验 9
2.3.2 重复性实验 9
2.3.3稳定性实验 9
2.3.4 样品测定 9
2.4 提取工艺考察 9
2.4.1 提取溶剂和方法的选择 9
2.4.2 单因素考察实验 10
2.5正交实验 10
2.6 提取工艺的验证实验 11
2.7实验结果 11
2.7.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11
2.7.2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11
2.7.3方法学实验结果 12
2.7.4 单因素实验结果 13
2.7.5 三七中黄酮提取的正交实验结果 15
2.7.6 三七中黄酮提取的正交实验验证结果 16
3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3
1 前言
1.1 三七简介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又名田七、滇三七、田漆、金不换、参三七、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等[1],该药物以干燥根和根茎用药[2]。三七是国常用的一味中药,主产地在云南文山州。味甘微苦,性温,药性具有双向性,具有散瘀止血的作用,又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又具备降脂降血压等功能[34]。在本草纲目以前的《医门秘旨》、《跌损妙方》已有记载[5]。目前应用范围进一步加宽,被普遍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当中,对心绞痛有确切疗效,成为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同时又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整体状况好转,具有一定防病作用[67]。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对三七的记载,并且给予较高评价,甚至与人参齐名,被认为是中药最珍贵者[8]。其应用历史较为悠久,根据目前医学文献记载已经超过600年[9],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10]。云南白药一直享有声誉,并被许多人认为是神药,这也是三七的功劳。许多药剂以三七为配方,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进入了基本药物目录当中,根据统计已经超过20种[1114]。
1.2 三七的化学成分
1.2.1 总皂苷
魏均娴[1516]等对三七进行研究,探讨其中主要有效成分,结果发现具有多种皂苷成分,这是三七药效的主要来源,也充分肯定了该药物具有很好的效果。伍明珠[17]对三七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三七根进行,通过化学方式进行分离,最终获得人参皂苷。魏均娴[1819]等对三七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三七果梗进行,通过分离可以获得是多种皂苷,对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寻找含量最高的皂苷,结果发现绞股蓝皂苷IX最为明显,与总数相比接近30%。
1.2.2 总黄酮
魏均娴[15]等对三七进行研究,主要针对绒根进行,采取分离的方式获取三期黄酮,结果获得成功,对这些获取成分进行研究,最终鉴别结果分别为槲皮素和槲皮素苷;魏均娴[20]等对三七进行更加深入研究,主要针对三七页进行,通过分离纯,最终获得黄酮苷槲皮素3O槐糖苷。
1.2.3 炔、醇类
时圣明[21]等对三七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于果实和花蕾进行,分离提纯,最终获得β谷甾醇。炔烃类化合物虽然在三七中也会含有,但是含量较低,相对比较集中,主要见于脂溶性成分,其他部分相对较少。林琦[22]等对三七进行研究,主要确定其是否有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菌为目标进行。取三七脂溶性部分,对成分进行分析,制作三七石油醚,对其进行分离提纯,获得三个化合物,其中人参炔醇含量为0.01%,人参环氧炔醇含量为0.033%,这两种成分都是首次从三七中获得,将其作用于葡萄球菌,共同培养,发现细菌生长明显减慢,抑制作用确切,从而获得结论,认为三七具有抑制金葡菌生长的作用。段贤春 [23] 等对三七进行研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引入其中,获取人生炔醇,发现提取物纯度较高,超过98%,该方法得率也较高。
1.2.4 糖类成分
Ohtani[24]等对三七进行研究,采取分离提纯的方式,从中获取多糖sanchinanA。进而对获取物进行成分分析,认为此多糖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对网状内皮组织有作用,可以产生活化效应。盛卸晃[25]等对三七进行研究,通过分离纯化的方式获得多糖,一共为两种,进而对其结构进行解析,获得初步结论。崔秀明[26]等对身体进行研究,认为其中多糖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地不同存在差异,周时期不同含量不同,同时规格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1.2.5 氨基酸成分
鲁歧[27]等对三七进行研究,选取不同规格三七,对其中的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所用仪器为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总结所获的结果,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对这些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其中七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这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的绝大部分。获取的氨基酸总含量超过7%,由此可见三七中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组成更为合理。并且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确定三七素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李聪[28]等对三七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其种氨基酸组份,仪器为氨基酸分析仪,测量其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针对三七根进行的测试结果共发现有18种氨基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