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摩擦问题研究(附件)【字数:11004】
摘 要2016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进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出口国;而日本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交易对象,其地位和影响对中国而言也十分重要。然而,随着中日贸易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量的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层出不穷。日本对中国部分的出口产品设置了很高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通过政府补贴等各种手段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这使得两国间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中日两国间的贸易,研究中日贸易摩擦问题,探究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入手,从根源上找出摩擦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和方案,以减少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绪 论 1
第一章 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2
1.1中日贸易发展现状 2
1.2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4
第二章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7
2.1中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
2.2中日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7
2.3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7
2.4中国自身的因素 7
第三章 中日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 9
3.1消极影响 9
3.2积极影响 10
第四章 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11
4.1政府层面 11
4.2行业协会 12
4.3企业自身 13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绪论
中、日两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是否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中国更是在2010年超越日本从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中日在地理上的距离优势以及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与日本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贸易结构也更加合理。到了2016年,中日两国的贸易额高达2695亿美元,从交易规模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交易对象,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仅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除了普通的货物贸易,中日两国还在技术以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保等各方面展开了十分广泛的合作,而这些合作从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
但是两国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由于两国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贸易结构的不合理,甚至文化习俗上的差别都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贸易摩擦的产生。因此,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以找到解决或减少双方贸易摩擦的根本方式。
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中日两国在贸易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导因的探究,阐述了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而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合理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研究中日贸易摩擦问题,不仅有利于两国双边贸易的更好开展,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一章 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1.1中日贸易发展现状
1.1.1贸易规模从飞速发展到滞缓阶段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了。从1972年到80年代初,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实现了从10.4亿美元到100亿美元的飞跃。事实上,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例如自1993年以后的8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而同一时期,中国也是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
进入21世纪后,中日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至2003年,日本已连续13年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且是中国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2004年,日本以高达2132. 8亿美元的对华贸易额而首次超过对美贸易额,使中国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到了2012年,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就开始出现了问题,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波及。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的数据显示(见表11)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中日两国之间的对外贸易额一直出现负增长,由3325.83亿美元减少到了2705亿美元,减少了将近19%。
表11 20092016年中日对外贸易额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中日对外贸易额
2320.9
3030.6
3461.1
3325.8
3098.9
3074.8
2698.6
2705.0
同比
13.6%
30.6%
14.2%
3.9%
6.8%
0.8%
12.2%
0.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1.1.2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下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12):自2012到2015年3年内,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从73.5156亿美元锐减到31.9496亿美元。日本从第一大投资国下降到第四,降幅接近56%。近年来,由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认识,例如2013年的钓鱼岛事件,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来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更引发了群众“抵制日货”的情绪。现阶段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两国领导人也为此进行了磋商交流,但是要改善目前的经冷现象,还需要中日两国进一步强化双方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国的经济都能健康地发展。
表12 20092015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统计(单位:万美元)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绪 论 1
第一章 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2
1.1中日贸易发展现状 2
1.2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4
第二章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7
2.1中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
2.2中日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7
2.3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7
2.4中国自身的因素 7
第三章 中日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 9
3.1消极影响 9
3.2积极影响 10
第四章 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11
4.1政府层面 11
4.2行业协会 12
4.3企业自身 13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绪论
中、日两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是否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中国更是在2010年超越日本从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中日在地理上的距离优势以及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与日本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贸易结构也更加合理。到了2016年,中日两国的贸易额高达2695亿美元,从交易规模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交易对象,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仅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除了普通的货物贸易,中日两国还在技术以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保等各方面展开了十分广泛的合作,而这些合作从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
但是两国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由于两国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贸易结构的不合理,甚至文化习俗上的差别都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贸易摩擦的产生。因此,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以找到解决或减少双方贸易摩擦的根本方式。
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中日两国在贸易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导因的探究,阐述了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而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合理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研究中日贸易摩擦问题,不仅有利于两国双边贸易的更好开展,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一章 中日贸易摩擦现状
1.1中日贸易发展现状
1.1.1贸易规模从飞速发展到滞缓阶段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了。从1972年到80年代初,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实现了从10.4亿美元到100亿美元的飞跃。事实上,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例如自1993年以后的8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而同一时期,中国也是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
进入21世纪后,中日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至2003年,日本已连续13年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且是中国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2004年,日本以高达2132. 8亿美元的对华贸易额而首次超过对美贸易额,使中国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到了2012年,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就开始出现了问题,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波及。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的数据显示(见表11)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中日两国之间的对外贸易额一直出现负增长,由3325.83亿美元减少到了2705亿美元,减少了将近19%。
表11 20092016年中日对外贸易额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中日对外贸易额
2320.9
3030.6
3461.1
3325.8
3098.9
3074.8
2698.6
2705.0
同比
13.6%
30.6%
14.2%
3.9%
6.8%
0.8%
12.2%
0.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1.1.2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下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12):自2012到2015年3年内,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从73.5156亿美元锐减到31.9496亿美元。日本从第一大投资国下降到第四,降幅接近56%。近年来,由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认识,例如2013年的钓鱼岛事件,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来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更引发了群众“抵制日货”的情绪。现阶段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两国领导人也为此进行了磋商交流,但是要改善目前的经冷现象,还需要中日两国进一步强化双方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国的经济都能健康地发展。
表12 20092015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统计(单位:万美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