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字幕组神翻译中隐性文化传播的符号运用与语义解读以美剧为例
摘 要互联网上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流传着许多“神翻译”,这些“神翻译”是网络字幕组的成果。网络字幕组是联接外国影视作品与我国受众的桥梁,字幕组的翻译也连接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传播,除了以符号的形式传播外国影视作品中的内容外,还会传播隐含在作品中的种种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即隐性文化。本文以网络字幕组在美剧中的“神翻译”为例,研究网络字幕组“神翻译”中符号运用的特点,以及这些符号运用对我国隐性文化的传播和受众语义解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神翻译”对跨文化传播中符号运用的启示。字幕组在“神翻译”中运用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字、词或句子,这些语言符号不仅能正确传达源语言的含义,而且极富趣味性。在传播过程中,字幕组通过操纵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语言符号影响着中外隐性文化的传播,我国的受众基于与字幕组成员的隐性文化共识来解读这些“神翻译”。因此,字幕组的“神翻译”对于传播我国的隐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隐性文化的影响渗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二、 字幕组、神翻译、隐性文化 2
(一) 网络字幕组简介 2
(二) “神翻译”概述 2
(三) 跨文化传播之隐性文化 3
三、 “神翻译”中隐性文化传播的符号运用 4
(一) 符号与符号运用 4
(二) 影像画面与“神翻译”的联系 5
(三) “神翻译”文本中文字符号的运用 6
(四) 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神翻译” 7
四、 受众对“神翻译”中隐性文化的语义解读 12
(一) 语义与语义解读 12
(二) 受众对二次编码后信息的接收 13
(三) 受众基于隐性文化共识的语义解读 14
(四)以 美剧《摩登家庭》为例 15
五、 “神翻译”对跨文化传播中符号运用的启示 18
(一) 结合与时俱进的流行用语 18
(二) 利用贴近生活的通俗表达 19
(三)注重社会传统与文化传统 19
结论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一、前言
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进行传播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传播不再是大众传媒的专利,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个样的制作视音频的软件,个人也可以通过制作、上传作品成为传播者。网络字幕组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通过对海外影视文化作品的翻译并在网络平台发布,使得国内的受众能够及时、免费地观看喜爱的影视节目,网络字幕组也因此成为连通海外影视作品与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的桥梁。隐性文化是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字幕组“神翻译”中也体现了诸多隐性文化。
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来看,对字幕组“神翻译”的研究较多是对跨文化传播中字幕组的角色、传播模式、作用和现存问题的探讨。如李凌达从跨国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了字幕组的神翻译,认为字幕组在“神翻译”中对本土文化与中国元素的娴熟运用体现了当代青年人对本土价值观的认同。冯雪龙通过字幕组的运作和传播特点,分析了网络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新传播模式。也有作者从语言学角度,以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为落脚点研究字幕组的翻译,如黑黟指出,字幕组的翻译与专业译者的翻译有较大的差异,字幕组具有自己的特色与独特的翻译策略。在目前,对隐性文化研究较多的领域是教育学与交际用语领域,也有研究者基于当今的新媒体语境,研究了媒体的“隐性文化”播的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尝试从字幕组的“神翻译”出发,研究在跨文化交流中,字幕组如何通过将英语语言符号转换为汉语语言符号来影响我国隐性文化的传播,受众又是如何基于我国的隐性文化来解读这些“神翻译”。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增强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大量的美剧、日剧、韩剧也流入我国的影视文化市场。“美剧”是美国电视剧的简称,从更广泛的概念来看,也可以包括英、美国家的电视剧。美剧是深受我国受众喜爱的剧种之一,在我国有着较广泛的受众群体,美剧文化对我国文化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在文化传播中除了以语言媒介表达的显性文化十分重要外,背后的隐性文化也不容忽视。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是相对而言的,显性文化主要指物质文化,隐性文化主要指的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它隐含于日常生活,隐含于人们的价值观中。但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对字幕组“神翻译”所体现的隐性文化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所选取的“神翻译”样本主要源于近年来热播的美剧,希望从符号运用与语义解读的角度来分析字幕组的“神翻译”能对隐性文化的传播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字幕组、神翻译、隐性文化
网络字幕组简介
字幕组并非中国所独有,这种由粉丝翻译并给海外作品加上字幕的群体几乎存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有文化产业的国家。 在冯雪龙的的《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字幕组研究》中将字幕组定义为:字幕组(Fansub Group)是指将无字幕的外国影视作品进行翻译,并配上本国文字字幕进行资源发布的非营利性团体组织。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字幕组通常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字幕组成员本身也是互联网影视资源或者是外国影视作品的粉丝,他们本身就对这些影视作品极大的热情,并且乐于分享;其次,字幕组的工作对象是来自外国的影视文化作品,这就要求字幕组成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在掌握相应外国语言的同时也要对他国与本国文化具有较高水平的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翻译;最后,网络字幕组是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群体,字幕组成员因为爱好和兴趣而成为一个群体,因此“字幕组的精神和宗旨就在一免费、共享交流和学习”。
“神翻译”的概述
翻译产生于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如果说翻译是以克服语言的障碍、变语言的形式为手段,以传达意义,达到理解、促进交流为目的,那么把翻译理解为一种人类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正确的定位。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可称之为“神翻译”。“神翻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准确的翻译,这类翻译可能是因恶搞、音译、意译等形式出现,如将“I have to go”译为“我有一只土狗”,将“四大发明”译为“starfarming”。一类是较为传神的翻译,讲求“信、达、雅”且富有趣味。如“That’s not you”译为“狗子,你变了”,如“With no power comes no responsibility”译为“没有金刚钻,我也不揽瓷器活”,又如“I’m not as young as I used to be”译为”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等。本文所要研究的“神翻译”主要是第二类。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将这类翻译界定为:在信息转换过程中,积极运用本土生活用语、网络流行用语并结合传统文化等将陌生的语言符号或表达方式转换为相对熟悉的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其不仅能正确表达句子的原意而且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跨文化传播之隐性文化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交流。 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这里的语言主要是狭义的语言,即自然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语言,如英语、汉语、俄语、日语等。本文中字幕组的“神翻译”也属于自然语言范畴。网络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对外国影视作品的翻译,在跨国传播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字幕组不仅具有语言翻译的功能,将外国语言翻译为易于理解的本土语言,还具有文化解释的功能,他们不仅深谙本国文化,而且对外国文化的掌握程度较高,通过他们的翻译,不仅有利于其翻译作品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我国隐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二、 字幕组、神翻译、隐性文化 2
(一) 网络字幕组简介 2
(二) “神翻译”概述 2
(三) 跨文化传播之隐性文化 3
三、 “神翻译”中隐性文化传播的符号运用 4
(一) 符号与符号运用 4
(二) 影像画面与“神翻译”的联系 5
(三) “神翻译”文本中文字符号的运用 6
(四) 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神翻译” 7
四、 受众对“神翻译”中隐性文化的语义解读 12
(一) 语义与语义解读 12
(二) 受众对二次编码后信息的接收 13
(三) 受众基于隐性文化共识的语义解读 14
(四)以 美剧《摩登家庭》为例 15
五、 “神翻译”对跨文化传播中符号运用的启示 18
(一) 结合与时俱进的流行用语 18
(二) 利用贴近生活的通俗表达 19
(三)注重社会传统与文化传统 19
结论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一、前言
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进行传播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传播不再是大众传媒的专利,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个样的制作视音频的软件,个人也可以通过制作、上传作品成为传播者。网络字幕组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通过对海外影视文化作品的翻译并在网络平台发布,使得国内的受众能够及时、免费地观看喜爱的影视节目,网络字幕组也因此成为连通海外影视作品与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的桥梁。隐性文化是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字幕组“神翻译”中也体现了诸多隐性文化。
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来看,对字幕组“神翻译”的研究较多是对跨文化传播中字幕组的角色、传播模式、作用和现存问题的探讨。如李凌达从跨国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了字幕组的神翻译,认为字幕组在“神翻译”中对本土文化与中国元素的娴熟运用体现了当代青年人对本土价值观的认同。冯雪龙通过字幕组的运作和传播特点,分析了网络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新传播模式。也有作者从语言学角度,以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为落脚点研究字幕组的翻译,如黑黟指出,字幕组的翻译与专业译者的翻译有较大的差异,字幕组具有自己的特色与独特的翻译策略。在目前,对隐性文化研究较多的领域是教育学与交际用语领域,也有研究者基于当今的新媒体语境,研究了媒体的“隐性文化”播的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尝试从字幕组的“神翻译”出发,研究在跨文化交流中,字幕组如何通过将英语语言符号转换为汉语语言符号来影响我国隐性文化的传播,受众又是如何基于我国的隐性文化来解读这些“神翻译”。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增强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大量的美剧、日剧、韩剧也流入我国的影视文化市场。“美剧”是美国电视剧的简称,从更广泛的概念来看,也可以包括英、美国家的电视剧。美剧是深受我国受众喜爱的剧种之一,在我国有着较广泛的受众群体,美剧文化对我国文化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在文化传播中除了以语言媒介表达的显性文化十分重要外,背后的隐性文化也不容忽视。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是相对而言的,显性文化主要指物质文化,隐性文化主要指的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它隐含于日常生活,隐含于人们的价值观中。但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对字幕组“神翻译”所体现的隐性文化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所选取的“神翻译”样本主要源于近年来热播的美剧,希望从符号运用与语义解读的角度来分析字幕组的“神翻译”能对隐性文化的传播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字幕组、神翻译、隐性文化
网络字幕组简介
字幕组并非中国所独有,这种由粉丝翻译并给海外作品加上字幕的群体几乎存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有文化产业的国家。 在冯雪龙的的《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字幕组研究》中将字幕组定义为:字幕组(Fansub Group)是指将无字幕的外国影视作品进行翻译,并配上本国文字字幕进行资源发布的非营利性团体组织。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字幕组通常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字幕组成员本身也是互联网影视资源或者是外国影视作品的粉丝,他们本身就对这些影视作品极大的热情,并且乐于分享;其次,字幕组的工作对象是来自外国的影视文化作品,这就要求字幕组成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在掌握相应外国语言的同时也要对他国与本国文化具有较高水平的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翻译;最后,网络字幕组是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群体,字幕组成员因为爱好和兴趣而成为一个群体,因此“字幕组的精神和宗旨就在一免费、共享交流和学习”。
“神翻译”的概述
翻译产生于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如果说翻译是以克服语言的障碍、变语言的形式为手段,以传达意义,达到理解、促进交流为目的,那么把翻译理解为一种人类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正确的定位。并不是所有的翻译都可称之为“神翻译”。“神翻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准确的翻译,这类翻译可能是因恶搞、音译、意译等形式出现,如将“I have to go”译为“我有一只土狗”,将“四大发明”译为“starfarming”。一类是较为传神的翻译,讲求“信、达、雅”且富有趣味。如“That’s not you”译为“狗子,你变了”,如“With no power comes no responsibility”译为“没有金刚钻,我也不揽瓷器活”,又如“I’m not as young as I used to be”译为”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等。本文所要研究的“神翻译”主要是第二类。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将这类翻译界定为:在信息转换过程中,积极运用本土生活用语、网络流行用语并结合传统文化等将陌生的语言符号或表达方式转换为相对熟悉的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其不仅能正确表达句子的原意而且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跨文化传播之隐性文化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交流。 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这里的语言主要是狭义的语言,即自然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语言,如英语、汉语、俄语、日语等。本文中字幕组的“神翻译”也属于自然语言范畴。网络字幕组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对外国影视作品的翻译,在跨国传播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字幕组不仅具有语言翻译的功能,将外国语言翻译为易于理解的本土语言,还具有文化解释的功能,他们不仅深谙本国文化,而且对外国文化的掌握程度较高,通过他们的翻译,不仅有利于其翻译作品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我国隐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