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中常用方式的比较研究(附件)【字数:14015】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无论进口方还是出口方最终只有通过国际结算才能获得各自所需,那么如何选择选择国际结算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了解每种结算方式的概念、流程、优劣、分析每种结算方式下存在的风险及防范选出最适宜的结算方式不但可以保持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出口坏账,对于对于银行和国家整个外贸行业来说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国际结算这门学科, 文章详细讨论了几种国际结算的方式,之后对结算方式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风险。最终根据每种不同结算方式下的风险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适宜的选择策略。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3
第二章 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 5
2.1汇付 5
2.2托收 5
2.3信用证 6
第三章 不同结算方式下的风险与防范 7
3.1汇付风险及防范 7
3.2托收的风险及防范 8
3.3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 10
第四章 国际结算方式的对比选择 14
4.1国际结算中重点支付方式的比较分析 14
4.2国际结算常用支付方式的选择策略 15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年我国的贸易总额只有5000多亿美元,仅三年后也就是2004年居然达到1.15万亿美元,增长了130%。到了2012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国际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达到38667亿美元。2017年开始截止到4月,我国贸易总量达到了8.42万亿人民币,在出口方面,总额为4.57万亿,同比提高了14.7%;而在进口方面,总额为3.85万亿,同比增加了27.8%;整个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0.3%。
如今我国是实至名归的外贸大国,如此大的体量势必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在2010年8月,作为我国贸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副会长的于平先生就曾表示我国的海外欠款有1500亿美元。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达1.2万亿美元,如果按5%即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为来计算,企业该年的坏账就有600亿美元。我国国际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今每年都会有150亿到300亿美元新增加的欠款。最近几年没有出现类似的数据,但窥一斑而见全豹广东省是全国外贸的最强省,在全国外贸额中的占比超28%,而该省的年度报损金额为45.35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增长了42.1%。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市场中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出现如此多的坏账也不得不说我国对国际结算风险的不够重视,因此对于深入研究结算方式,分析其每种结算方式优劣及所蕴含的风险十分必要,能够适时的选择正确的结算方式,有预见性的进行风险把控这样即使国际贸易的环境再怎么复杂多变,也可以保证外贸交易的平稳运行。
1.2文献综述
国内的研究情况主要从国际结算的选择方式和风险防范来说明:
1.2.1国际结算方式选择研究
张艳君(2008)认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向买方市场倾斜,与信用证相比新型的结算方式如国际保理更具优势, 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1]。何利娟(2013)认为由于当事人不同,国际结算方式的特点不同,交易时候的实际情况也不相同,没有绝对试用的国际结算方式,只有认真分析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挑选最适当的结算方式,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2]。孟波(2017)指出考虑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不能忽视国家、外汇、合同这些宏观方面的风险[3]。赵越(2013)从常用支付方式的应用现状入手分析了各大洲中每种结算方式的使用频率并从融资、风险、费用等方面详尽分析了各结算方式的优劣最终提出需要将结算方式组合使用的策略[4]。周月梅(2008)对新型结算方式国际保利予以肯定,呼吁外贸公司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此种方式提高竞争力,但同时也指出我国的保理业务发展缓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尚待解决[5]。吴迪希(2013)认为要将新旧结算方式综合起来运用[6]。翟红、裴思(2016)跨境电商形式下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稳妥交易方式[7]。韩笑(2016)认为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都是其中最重要的执行者和参与者,但是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别发展程度有差异,肯定会有不同的贸易方式出现在其中,在面对着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市场,必须综合探讨、比较不同种支付方式的优缺点,针对不同情况合乎情理的选择收益高风险低的支付方式才可以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到最大的推动作用[8]。
1.2.2国际结算方式风险防范的研究
在汇付结算方式中,孟亮(2016)结合案例指出在电汇方式结算下会出现存船商与买方勾结,诈骗出口商的情况。因而对买方的可靠性要特别注重,必须认真细致的调查好买方的信誉,或者买方预先垫付一部分货款来降低风险[9]。陈晓梅(2014)认为把关产品质量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进口商对上面没有异议也就避免了很多风险另外还提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也是降低风险的好方法[10]。尤璞(2007)认为在汇付的结算流程中银行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注重与银行的沟通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货款情况,另外可以通过银行了解卖方在银行的信誉情况[11]。
在托收结算方式中,张诚、朱艳阳(2015)利用SWOT分析详细对进出口双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认为这四项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外贸易的环境、自身情况、银行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视具体情况而变才可以做到低风险高收益[12]。朱珂(2015)认为对代收行的选择方面要保持警觉,如果国外代收行与进口方关系密切对出口方将十分不利[13]。束孝宇(2014)基于URC522进行分析认为无论托收行和代理行都与委托人存在着代理法律关系因而如果存在问题可以要求赔偿[14]。李惠萍(2016)以交通银行X省分行为例重点从银行方面对汇付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15]。兰海青(2012)认为必须对进口方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熟悉掌握,在发货前必须索要进口许可证以防因各国规定各异而造成损失[16]。高敬(2017)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认为出口商再发货前一定要去进口国的市场行情如何,另外每个国家不同贸易习惯不同,为防止争端最好采用D/P结算[1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