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的旋钮凹模的数控仿真加工
UG的旋钮凹模的数控仿真加工[20200123185138]
【摘要】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加工技术,它的广泛使用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本设计论文是根据我们模具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UG知识及加工中心技术要求来写的,具体就是先进行旋钮凹模的零件图工艺分析,然后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对该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通过UG软件对该零件进行仿真和加工的过程,具体成果就是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旋钮凹模。此篇论文阐述了如何利用UG软件对零件进行数据分析、如何选刀和如何制定加工工艺,阐述了数控车床的刀具装夹,数控机床的选择,粗精基准面的确定以及实际加工的切削速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旋钮;UGCAM;数控加工;仿真
引言 1
一、零件图分析 2
(一)结构特点 2
(二)材料与毛坯 2
(三)主要技术要求 3
二、零件特性分析 3
(一)加工面分析 3
(二)刀具特性分析 3
(三)切削用量确定 4
三、制定加工工艺 7
(一)设备选择 7
(二)装夹定位的选择 8
(三)加工方案的制定 9
四、仿真分析 10
(一)初始参数设定 10
(二)创建刀具 10
(三)仿真加工 11
总结 16
谢辞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引言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的应用呈突飞猛进的趋势。包括以组合机床为主的大量生产方式的出现,机床都在向以数控设备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社会上对掌握数控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们学院数控设备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为适应实际社会生产的能力和提高全面的数控加工能力,必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这样既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两年多来我们学习很多关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科目,在学习了《数控编程与加工》、《UG NX5 CAD/CAM应用》、《机械制图》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模具专业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在毕业之前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我决定选取《基于UG的旋钮凹模的加工》这一课题,在这过程中我具体地了解了工件、刀具的材料、加工的工序、以及热处理等等一系列的知识,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数控铣削加工,首先要根据模具设计得出的凹模模型分析加工时的加工工艺,制定出合理的加工路线,再按照之前做好的准备进行仿真,检查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错误那就进行后处理得到程序。
一、零件图分析
(一)结构特点
图1-1 旋钮凹模零件图
由图1-1中的零件俯视图的分析可以发现该零件均是圆弧,所以加工要注意切削量的选用。粗精加工的选取合适的刀具直径也很重要,防止过切的现象发生。由左视图分析可以发现该零件的型腔内加工最小半径为1.5mm,所以精加工时必须进行清根处理。而且由于该零件内部有倒圆角,所以型腔铣削是要注意切削层的设置,防止圆角部分加工不到。由主视图分析可以发现,由于零件存在5度拔模角,所以在三轴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完成,斜面利用刀具侧刃进行加工。由于型腔内比较深,所以选刀具要选长一些的刀具,同时注意刀具刚度。
由图1-1综合分析,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根据毛胚质量(主要是指形状和尺寸),分析采用一次定位装夹加工完成,按照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里后外、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依次划分工序加工。
(二)材料与毛坯
根据零件的设计和运用领域等方面,零件材料、性能以及现有的设备要求,选择零件的材料,板料钢件为未经淬硬处理的45钢锻件。 通过查手册可以知道:材料名称为优质碳素钢。退火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延长率≥16%,断面收缩率≥40%,布氏硬度≤197(HB)。
特性及应用:未热处理时HB≤229,热处理为正火,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好,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
根据情况尽量使各个表面上的余量均匀。由于零件尺寸为24mm×46mm×46mm,所以选择毛坯尺寸为40mm×95mm×95mm的45钢毛料。
(三)主要技术要求
应根据条件要求,对最后的加工工序,加工余量应达到图纸上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除了要加工的型腔表面粗糙度为1.6,其余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该零件图中有两处尺寸公差长度、宽度的上偏差均为+0.03,下偏差均为-0.03,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在实际装夹中经常会发生装夹误差,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零件要去毛刺。
二、零件特性分析
(一)加工面分析
该零件总体为型腔加工,由于含有圆角,所以需要利用三维曲面加工,三维曲面加工区别于二维加工刀具路径,加工时机床的X轴、Y轴、Z轴三轴联动(据现有实训设备),根本无法采用手工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我们采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如MasterCAM、UG)来实现数控程序的编制。
曲面加工一般需要进行粗、精加工,粗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快地将曲面零件从毛胚中分离出来,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粗加工后留下一定的余量进行精加工,以达到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
曲面粗加工中一般采用平底端铣刀;精加工中一般采用球头铣刀。
(二)刀具特性分析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
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整体式、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振式刀具)。
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金刚石刀具、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图2-1 常用的刀具
常用的刀具如图2-1所示。
平底刀:主要用于粗加工、平面精加工、外形精加工和清角加工。其缺点是刀尖容易磨损,影响加工精度。
圆鼻刀:主要用于模胚的粗加工、平面精加工和侧面精加工,特别适用于材料硬度高的模具加工,开粗时优先选择圆鼻刀。
球刀:主要用于非平面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结合零件图分析,该零件有平面和型腔内的圆弧、倒圆角、及拔模角的特点,加工工序复杂。提高加工效率,粗、精加工不选用同一把刀具,保证良好精度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刀具选用硬质合金刀具,分别是T01D50面铣刀和T02D20立铣刀,T03D8R2牛鼻刀,T04D4立铣刀,T05D2R1球头铣刀,T06D1R0.5球头铣刀。
切削用刀具使用如表2-1所示。
表2-1 刀具卡片
产品名或代号 零件名称 烟灰缸 零件图号 程序序号
工序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 刀柄型号 刀具直径/mm 刀具长度/mm 补偿值/mm 备注
1 T01 面铣刀Ф40mm BT40 Ф40mm 75 0 无
2 T02 立铣刀Ф20mm BT40 Ф8mm 75 0 无
【摘要】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中的先进加工技术,它的广泛使用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本设计论文是根据我们模具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UG知识及加工中心技术要求来写的,具体就是先进行旋钮凹模的零件图工艺分析,然后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对该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通过UG软件对该零件进行仿真和加工的过程,具体成果就是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旋钮凹模。此篇论文阐述了如何利用UG软件对零件进行数据分析、如何选刀和如何制定加工工艺,阐述了数控车床的刀具装夹,数控机床的选择,粗精基准面的确定以及实际加工的切削速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旋钮;UGCAM;数控加工;仿真
引言 1
一、零件图分析 2
(一)结构特点 2
(二)材料与毛坯 2
(三)主要技术要求 3
二、零件特性分析 3
(一)加工面分析 3
(二)刀具特性分析 3
(三)切削用量确定 4
三、制定加工工艺 7
(一)设备选择 7
(二)装夹定位的选择 8
(三)加工方案的制定 9
四、仿真分析 10
(一)初始参数设定 10
(二)创建刀具 10
(三)仿真加工 11
总结 16
谢辞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引言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的应用呈突飞猛进的趋势。包括以组合机床为主的大量生产方式的出现,机床都在向以数控设备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社会上对掌握数控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们学院数控设备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为适应实际社会生产的能力和提高全面的数控加工能力,必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这样既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两年多来我们学习很多关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科目,在学习了《数控编程与加工》、《UG NX5 CAD/CAM应用》、《机械制图》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模具专业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在毕业之前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我决定选取《基于UG的旋钮凹模的加工》这一课题,在这过程中我具体地了解了工件、刀具的材料、加工的工序、以及热处理等等一系列的知识,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数控铣削加工,首先要根据模具设计得出的凹模模型分析加工时的加工工艺,制定出合理的加工路线,再按照之前做好的准备进行仿真,检查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错误那就进行后处理得到程序。
一、零件图分析
(一)结构特点
图1-1 旋钮凹模零件图
由图1-1中的零件俯视图的分析可以发现该零件均是圆弧,所以加工要注意切削量的选用。粗精加工的选取合适的刀具直径也很重要,防止过切的现象发生。由左视图分析可以发现该零件的型腔内加工最小半径为1.5mm,所以精加工时必须进行清根处理。而且由于该零件内部有倒圆角,所以型腔铣削是要注意切削层的设置,防止圆角部分加工不到。由主视图分析可以发现,由于零件存在5度拔模角,所以在三轴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完成,斜面利用刀具侧刃进行加工。由于型腔内比较深,所以选刀具要选长一些的刀具,同时注意刀具刚度。
由图1-1综合分析,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根据毛胚质量(主要是指形状和尺寸),分析采用一次定位装夹加工完成,按照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里后外、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依次划分工序加工。
(二)材料与毛坯
根据零件的设计和运用领域等方面,零件材料、性能以及现有的设备要求,选择零件的材料,板料钢件为未经淬硬处理的45钢锻件。 通过查手册可以知道:材料名称为优质碳素钢。退火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延长率≥16%,断面收缩率≥40%,布氏硬度≤197(HB)。
特性及应用:未热处理时HB≤229,热处理为正火,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好,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
根据情况尽量使各个表面上的余量均匀。由于零件尺寸为24mm×46mm×46mm,所以选择毛坯尺寸为40mm×95mm×95mm的45钢毛料。
(三)主要技术要求
应根据条件要求,对最后的加工工序,加工余量应达到图纸上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除了要加工的型腔表面粗糙度为1.6,其余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该零件图中有两处尺寸公差长度、宽度的上偏差均为+0.03,下偏差均为-0.03,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在实际装夹中经常会发生装夹误差,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零件要去毛刺。
二、零件特性分析
(一)加工面分析
该零件总体为型腔加工,由于含有圆角,所以需要利用三维曲面加工,三维曲面加工区别于二维加工刀具路径,加工时机床的X轴、Y轴、Z轴三轴联动(据现有实训设备),根本无法采用手工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我们采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如MasterCAM、UG)来实现数控程序的编制。
曲面加工一般需要进行粗、精加工,粗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快地将曲面零件从毛胚中分离出来,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粗加工后留下一定的余量进行精加工,以达到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
曲面粗加工中一般采用平底端铣刀;精加工中一般采用球头铣刀。
(二)刀具特性分析
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及少量专用刀柄。
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整体式、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振式刀具)。
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金刚石刀具、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图2-1 常用的刀具
常用的刀具如图2-1所示。
平底刀:主要用于粗加工、平面精加工、外形精加工和清角加工。其缺点是刀尖容易磨损,影响加工精度。
圆鼻刀:主要用于模胚的粗加工、平面精加工和侧面精加工,特别适用于材料硬度高的模具加工,开粗时优先选择圆鼻刀。
球刀:主要用于非平面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结合零件图分析,该零件有平面和型腔内的圆弧、倒圆角、及拔模角的特点,加工工序复杂。提高加工效率,粗、精加工不选用同一把刀具,保证良好精度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刀具选用硬质合金刀具,分别是T01D50面铣刀和T02D20立铣刀,T03D8R2牛鼻刀,T04D4立铣刀,T05D2R1球头铣刀,T06D1R0.5球头铣刀。
切削用刀具使用如表2-1所示。
表2-1 刀具卡片
产品名或代号 零件名称 烟灰缸 零件图号 程序序号
工序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 刀柄型号 刀具直径/mm 刀具长度/mm 补偿值/mm 备注
1 T01 面铣刀Ф40mm BT40 Ф40mm 75 0 无
2 T02 立铣刀Ф20mm BT40 Ф8mm 75 0 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