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心轴套配合件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引 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形状分析 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3
(三)零件的材料分析 3
二、毛坯的设计 3
三、零件的工艺设计 4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4
(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4
1.加工阶段的划分 4
2.工序的合理组合 4
3.加工顺序的确定 5
4.圆锥心轴加工方案 5
5.轴套加工方案 5
6.工序基准的选择 6
(五)工艺装备的选择 6
1.机床的选择 6
2.夹具的选择 6
3.刀具的选择 6
4.量具的选择 7
(六)切削用量的确定 7
(七)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8
四、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10
(一)数控加工的特点 10
(二)数控编程方法及特点 10
(三)数控加工程序的内容 13
总 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引言
数控加工技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正逐步扩张,产品生产也从原来的粗制滥造转变为“精制”。未来企业中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将大大的提高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后的生产方向将向机电一体化,数字化发展,这迫使我们不仅要学会操作普通机床而且更要学会操作数控机床。为了能够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我们应具有分析、判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际能力并且加强自己对数控知识的掌握。
本课题来源于江阴市恒发机械管件有限公司。此次的论文意在保证零件能够快速安全且低成本的加工并生产出来,保障生产出来的零件各个都是精品,该零件需要一定的生产加工线和工作人员。此零件通过轴套配合件分开加工并组装起来,然后根据零件工艺特点,工艺安排,机械加工工艺这几个方面来对零件进行分析,而后进行零件程序的编制,然后为了实现零件的检测可以进行仿真加工,最后可以投入生产线加工生产。通过这次论文,一方面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
一、零件的分析
图1-1 圆锥心轴零件图
图1-2 轴套零件图
图1-3 圆锥心轴套装配图
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的实用性。它的范围十分广阔,所以必须分析该零件的工艺结构,应当使用恰当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保护措施来保障工作的过程。
(一)零件形状分析
圆锥心轴零件为常见的轴类零件加工,见图1-1,主要有外圆柱面加工,锥面加工,圆弧加工,切槽加工。轴类零件的基本加工特征包括3轮的高耐受性,φ250 -0.021mm、φ400 -0.021mm、φ500 -0.025mm,对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零件的左端有一1:5的锥度30mm长。
轴套零件是典型的套类零件,见图1-2,加工圆柱表面粗糙度高,尺寸精度高,而且要求 Ra1.6高精度外圆表面加工的精度需要。但是该零件相对结构简单,容易编程实现加工。工艺编制相对简单,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就可以达到零件要求。
圆锥心轴套装配,如图1-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未注倒角C1;
3.圆弧过渡光滑;
4.未注尺寸公差按GB01804-2000的要求;
5.未注尺寸公差按IT12级控制;
6.锐边倒钝;
7.锥度配合面积大于75%;
8.圆弧加工时,不准使用成型刀。
(三)零件的材料分析
零件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恰当的材料能对早期损害的要求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效益差。有以下要求的轴类零件材料。
1.疲劳极限高。
2.耐磨损性能好。
3.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条件。
二、毛坯的设计
(一)毛坯的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是指生产专业化的分类。它可根据程序到产品的生产,部分或具体的分工特点。
(二)毛坯的生产方法
根据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毛坯从而进行零件的加工和生产。
(三)毛坯种类的选择
1.根据该零件图纸上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其他性能选择毛坯。
2.根据工厂的加工方法选择毛坯。
3.根据工厂的加工状况选择毛坯。
三、零件的工艺设计
零件加工工艺中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对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扩大工厂和车间,还能进行技术层面上的交流。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选取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从而避免一定的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基准位置,从而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3.确保工件装夹准确可靠以方便操作。
粗基准的选择
1.考虑到工件的位置要求,选择非加工面为粗基准。
2.确保各个面的余量分配。
3.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为了保证定位准确且夹紧,粗基准表面应该光滑。
(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加工方法应该确保经济实惠,并且符合该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2.加工方法要符合工厂的生产方法。
3加工方法要符合工厂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技术。
所以该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有:
1.各个回转表面,圆弧,槽及倒角:车削加工。
2.内孔:钻孔加工,镗孔加工。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
(1)避免毛坯内应力影响加工精度。
(2)粗加工时不应该装夹太近,从而影响切削力和弹性形变。
(3)需要安排热处理工艺。
2.工序的合理组合
(1)工序集中
特点:
1)采用专门的设备和生产方法提高生产率。
2)减少装夹次数,保证位置精度,减少运输数量,缩短生产周期。
3)可以简化生产周期和工人工作量。
10.粗车右端外圆柱φ250 -0.1mm、φ400 -0.025mm,φ500 -0.025mm、R8圆弧槽,留0.5mm余量;
20.精车右端外圆柱至要求尺寸;
30.精镗底孔至尺寸;
40.掉头夹持以车外圆φ600 -0.1mm,粗车外圆φ300 -0.025mm,φ250 -0.025mm留0.5mm余量;
50.精车外圆至要求尺寸;
引 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形状分析 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3
(三)零件的材料分析 3
二、毛坯的设计 3
三、零件的工艺设计 4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4
(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4
1.加工阶段的划分 4
2.工序的合理组合 4
3.加工顺序的确定 5
4.圆锥心轴加工方案 5
5.轴套加工方案 5
6.工序基准的选择 6
(五)工艺装备的选择 6
1.机床的选择 6
2.夹具的选择 6
3.刀具的选择 6
4.量具的选择 7
(六)切削用量的确定 7
(七)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8
四、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10
(一)数控加工的特点 10
(二)数控编程方法及特点 10
(三)数控加工程序的内容 13
总 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引言
数控加工技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正逐步扩张,产品生产也从原来的粗制滥造转变为“精制”。未来企业中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将大大的提高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后的生产方向将向机电一体化,数字化发展,这迫使我们不仅要学会操作普通机床而且更要学会操作数控机床。为了能够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我们应具有分析、判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际能力并且加强自己对数控知识的掌握。
本课题来源于江阴市恒发机械管件有限公司。此次的论文意在保证零件能够快速安全且低成本的加工并生产出来,保障生产出来的零件各个都是精品,该零件需要一定的生产加工线和工作人员。此零件通过轴套配合件分开加工并组装起来,然后根据零件工艺特点,工艺安排,机械加工工艺这几个方面来对零件进行分析,而后进行零件程序的编制,然后为了实现零件的检测可以进行仿真加工,最后可以投入生产线加工生产。通过这次论文,一方面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
一、零件的分析
图1-1 圆锥心轴零件图
图1-2 轴套零件图
图1-3 圆锥心轴套装配图
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的实用性。它的范围十分广阔,所以必须分析该零件的工艺结构,应当使用恰当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保护措施来保障工作的过程。
(一)零件形状分析
圆锥心轴零件为常见的轴类零件加工,见图1-1,主要有外圆柱面加工,锥面加工,圆弧加工,切槽加工。轴类零件的基本加工特征包括3轮的高耐受性,φ250 -0.021mm、φ400 -0.021mm、φ500 -0.025mm,对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零件的左端有一1:5的锥度30mm长。
轴套零件是典型的套类零件,见图1-2,加工圆柱表面粗糙度高,尺寸精度高,而且要求 Ra1.6高精度外圆表面加工的精度需要。但是该零件相对结构简单,容易编程实现加工。工艺编制相对简单,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就可以达到零件要求。
圆锥心轴套装配,如图1-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未注倒角C1;
3.圆弧过渡光滑;
4.未注尺寸公差按GB01804-2000的要求;
5.未注尺寸公差按IT12级控制;
6.锐边倒钝;
7.锥度配合面积大于75%;
8.圆弧加工时,不准使用成型刀。
(三)零件的材料分析
零件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恰当的材料能对早期损害的要求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效益差。有以下要求的轴类零件材料。
1.疲劳极限高。
2.耐磨损性能好。
3.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条件。
二、毛坯的设计
(一)毛坯的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是指生产专业化的分类。它可根据程序到产品的生产,部分或具体的分工特点。
(二)毛坯的生产方法
根据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毛坯从而进行零件的加工和生产。
(三)毛坯种类的选择
1.根据该零件图纸上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其他性能选择毛坯。
2.根据工厂的加工方法选择毛坯。
3.根据工厂的加工状况选择毛坯。
三、零件的工艺设计
零件加工工艺中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对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扩大工厂和车间,还能进行技术层面上的交流。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选取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从而避免一定的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使用同一个基准位置,从而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3.确保工件装夹准确可靠以方便操作。
粗基准的选择
1.考虑到工件的位置要求,选择非加工面为粗基准。
2.确保各个面的余量分配。
3.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为了保证定位准确且夹紧,粗基准表面应该光滑。
(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加工方法应该确保经济实惠,并且符合该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2.加工方法要符合工厂的生产方法。
3加工方法要符合工厂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技术。
所以该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有:
1.各个回转表面,圆弧,槽及倒角:车削加工。
2.内孔:钻孔加工,镗孔加工。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
(1)避免毛坯内应力影响加工精度。
(2)粗加工时不应该装夹太近,从而影响切削力和弹性形变。
(3)需要安排热处理工艺。
2.工序的合理组合
(1)工序集中
特点:
1)采用专门的设备和生产方法提高生产率。
2)减少装夹次数,保证位置精度,减少运输数量,缩短生产周期。
3)可以简化生产周期和工人工作量。
10.粗车右端外圆柱φ250 -0.1mm、φ400 -0.025mm,φ500 -0.025mm、R8圆弧槽,留0.5mm余量;
20.精车右端外圆柱至要求尺寸;
30.精镗底孔至尺寸;
40.掉头夹持以车外圆φ600 -0.1mm,粗车外圆φ300 -0.025mm,φ250 -0.025mm留0.5mm余量;
50.精车外圆至要求尺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