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盖”的注塑模设计
杯盖”的注塑模设计[20200123183610]
本设计题目为杯盖注塑模具设计,体现了杯盖类零件的设计要求、内容及方向,有一定的设计要求。通过对该零件的设计,近一步加强了设计者对注塑模设计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认识,为设计更复杂的注塑零件作好了铺垫,也更好的从中吸取了更好的经验。
本设计运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分析了塑件的成分及性能要求,为选取浇口的类型做好了准备;然后估算了塑件的体积,便于选取注塑机及确定型腔数量;最后分析了塑件的体征,确定模具的设计参数,设计要点及推出装置的选取。
本塑件的结构比较简单,不涉及侧抽芯的问题,且分型面的合理选取也不复杂。其次,该制件的属于薄壁容器,其表面不允许有推出的痕迹,因此我选取了推板推出机构,在分形处从壳体塑件周围推出,推出力大且均匀。本副模具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也不需要回程杆来复位,推板应有模具的导柱导向机构导向定位,以防止推板孔与型芯的过度磨损和偏移。为了防止推杆与推板分离,推板滑出导柱,推杆与推板用螺纹连接,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双分型面注塑模 、 杯盖
目录 4
前言 1
一.注塑模的概述 2
(一)注射模的定义 2
二 .UG的概述 3
三 .塑料的分析 5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5
(二)杯盖原料(PP)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5
(三)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6
四 .杯盖注塑模设计 6
(一)分型面的选择 7
(二)创建型芯和型腔 7
(三)分流道及冷料穴的设计 8
(四)拉料杆的设计 9
(五)点浇口套的设计 10
(六)开模器(尼龙胀)在模板上定位的设计 10
(七)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五 工作原理 12
六 模具设计中注意事项 14
七 UG模具设计方法总结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前言
本设计主要意义是在我们学习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所有专业课之后,总结条理以前我们所学的知识,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以便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同时也让我们对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书以及手册的能力。
本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毕业前夕,将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性的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应用,提高综合能力的培训以及扩大。模具领域的新知识。具体的要求是:
1.系统总结、巩固过去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模具技术领域内的实际工程问题,以此进行综合知识的训练。
3.通过某项具体工程设计和实验研究,达到多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掌握设计和科研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4.提高和运用与工程的技术有关的人文科学,价值工程和技术经济的综合知识。
一.注塑模的概述
(一)注射模的定义
注射模是由注射机的螺杆或柱塞,使料筒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喷嘴、浇注系统,注入型腔,固化成形所用的模具。注射模又称注塑模,是根据金属压铸成型原理发展起来的,它是将塑料颗粒原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筒中,经过加热熔融成粘流后,在注塑机的活塞或螺杆的作用下,通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塑件在模具内固化定型。主要用于成型热塑性塑料制件。
(二)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注射模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成型塑料的材料:(1).热塑性注塑模(2)热固性注射模
2.按注射机的类型:(1)卧室注射机使用的注射模具(2)立式注射机使用的注射模具(3)角式注射机使用的注射模具
3.按采用的流道:(1).普通流道注射模具(2)热流道注射模具
4.按结构特征:(1)单分型面注射模具(2)双分型面注射模具(3)斜导柱与抽芯注射模具等结构组成,注射模的基本结构有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一般的注射模具包含了以下的几个部分:
(1)成型零部件即与动、定模有关的的组成型腔的零件,如凸、凹模
(2)合模导向机构即保证动、定模在合模时准确闭合,如常用的导柱、
导套
(3)分型与抽芯机构 保证塑件顺利脱模
(4)浇注系统即熔融塑料的通道包括主流道、浇口、冷却管等
(5)推出机构 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常用的有推杆、推件板等
(6)加热冷却系统 保证塑料顺利充型和固化
(7)排气系统 排出型腔中的空气以及塑件挥发出来的气体
(8)支撑零件
具体结构极其位置如图1-2:
1—动模板2—定模板3—冷却水道4—定模座板5—定位圈6—浇口套7—凸模
8—导柱9—导套10—动模座板11—支撑板12—支撑柱13—推板14—推杆固定板15—拉料杆16—推板导柱17—推板导套18—推杆19—复位杆20—垫块)
图1-2模具结构
本设计题目为杯盖注塑模具设计,体现了杯盖类零件的设计要求、内容及方向,有一定的设计要求。通过对该零件的设计,近一步加强了设计者对注塑模设计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认识,为设计更复杂的注塑零件作好了铺垫,也更好的从中吸取了更好的经验。
本设计运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分析了塑件的成分及性能要求,为选取浇口的类型做好了准备;然后估算了塑件的体积,便于选取注塑机及确定型腔数量;最后分析了塑件的体征,确定模具的设计参数,设计要点及推出装置的选取。
本塑件的结构比较简单,不涉及侧抽芯的问题,且分型面的合理选取也不复杂。其次,该制件的属于薄壁容器,其表面不允许有推出的痕迹,因此我选取了推板推出机构,在分形处从壳体塑件周围推出,推出力大且均匀。本副模具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也不需要回程杆来复位,推板应有模具的导柱导向机构导向定位,以防止推板孔与型芯的过度磨损和偏移。为了防止推杆与推板分离,推板滑出导柱,推杆与推板用螺纹连接,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双分型面注塑模 、 杯盖
目录 4
前言 1
一.注塑模的概述 2
(一)注射模的定义 2
二 .UG的概述 3
三 .塑料的分析 5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5
(二)杯盖原料(PP)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5
(三)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6
四 .杯盖注塑模设计 6
(一)分型面的选择 7
(二)创建型芯和型腔 7
(三)分流道及冷料穴的设计 8
(四)拉料杆的设计 9
(五)点浇口套的设计 10
(六)开模器(尼龙胀)在模板上定位的设计 10
(七)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五 工作原理 12
六 模具设计中注意事项 14
七 UG模具设计方法总结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前言
本设计主要意义是在我们学习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所有专业课之后,总结条理以前我们所学的知识,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以便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同时也让我们对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书以及手册的能力。
本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毕业前夕,将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性的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应用,提高综合能力的培训以及扩大。模具领域的新知识。具体的要求是:
1.系统总结、巩固过去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模具技术领域内的实际工程问题,以此进行综合知识的训练。
3.通过某项具体工程设计和实验研究,达到多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掌握设计和科研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4.提高和运用与工程的技术有关的人文科学,价值工程和技术经济的综合知识。
一.注塑模的概述
(一)注射模的定义
注射模是由注射机的螺杆或柱塞,使料筒内塑化熔融的塑料,经喷嘴、浇注系统,注入型腔,固化成形所用的模具。注射模又称注塑模,是根据金属压铸成型原理发展起来的,它是将塑料颗粒原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筒中,经过加热熔融成粘流后,在注塑机的活塞或螺杆的作用下,通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塑件在模具内固化定型。主要用于成型热塑性塑料制件。
(二)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注射模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成型塑料的材料:(1).热塑性注塑模(2)热固性注射模
2.按注射机的类型:(1)卧室注射机使用的注射模具(2)立式注射机使用的注射模具(3)角式注射机使用的注射模具
3.按采用的流道:(1).普通流道注射模具(2)热流道注射模具
4.按结构特征:(1)单分型面注射模具(2)双分型面注射模具(3)斜导柱与抽芯注射模具等结构组成,注射模的基本结构有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一般的注射模具包含了以下的几个部分:
(1)成型零部件即与动、定模有关的的组成型腔的零件,如凸、凹模
(2)合模导向机构即保证动、定模在合模时准确闭合,如常用的导柱、
导套
(3)分型与抽芯机构 保证塑件顺利脱模
(4)浇注系统即熔融塑料的通道包括主流道、浇口、冷却管等
(5)推出机构 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常用的有推杆、推件板等
(6)加热冷却系统 保证塑料顺利充型和固化
(7)排气系统 排出型腔中的空气以及塑件挥发出来的气体
(8)支撑零件
具体结构极其位置如图1-2:
1—动模板2—定模板3—冷却水道4—定模座板5—定位圈6—浇口套7—凸模
8—导柱9—导套10—动模座板11—支撑板12—支撑柱13—推板14—推杆固定板15—拉料杆16—推板导柱17—推板导套18—推杆19—复位杆20—垫块)
图1-2模具结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