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研究以地方档案微信平台为例【字数:16085】
内容在“大数据”、“大档案”环境下,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抓住了新态势,不仅符合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征,弥补传统档案媒体的不足,又使得档案信息不再束之高阁,增强档案信息服务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档案的价值。本论文从公众利用微信平台的体验角度出发,通过图表数据的形式分析江苏省地方档案微信平台的信息服务及利用的现状、优势和不足,再从平台和用户两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从而使地方档案微信公众平台更加完善,优化档案信息服务,利于提高用户参与度,促进社交媒体与档案微信平台信息服务及利用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今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研究目的 2
2.研究意义 2
二、 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概念及发展 3
(一)“社交媒体”的含义 3
(二)“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含义 3
(三)基于“社交媒体”研究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必要性 4
三、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4
(一)服务调查分析 5
1.创建时间 5
2.内容设置 7
3.运行数据 8
(二)利用调查分析 10
1. 用户点赞量 10
2. 用户阅读量 11
3. 平台留言量 13
四、 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优势与不足 14
(一)优势 14
1. 功能技术优势 14
2. 受众人力优势 15
(二)不足 15
1. 服务质量方面 15
2. 互动交流方面 15
3. 信息安全方面 16
五、 社交媒体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应对策略 17
(一)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服务角度 17
1.创新档案信息服务体制 17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18
3.提升档案信息宣传质量 18
(二)用户利用平台角度 19
1.构建平台反馈评估机制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素养 19
3.优化社交媒体利用环境 19
六、 结语 20
致 谢 23
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研究
——以江苏省地方档案微信平台为例
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Web2.0的兴起改变了互联网单向传播信息的方式,强调用户间及信息间的相互性。社交媒体以Web2.0的理念技术为依托,以用户分享、以兴趣为聚合点,以开放平台为物质载体,信息传播变得愈发方便快捷,开创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
由此,从国内涉及研究现状来看,现阶段“社交媒体”愈发成为国内研究领域的热点,但从数量上看,社交媒体条件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相关文献仅仅只有几十篇,而档案信息利用方面的文献是少之又少。且档案信息服务方面的硕博论文要比期刊论文数量多一些,这些论文主要涉及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以及利用中的现状及挑战,对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利用社交媒体提供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与可行性分析。这都显示出近年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已经引起了档案学界的普遍重视,同时也表明社交媒体与档案信息利用相结合是迫不及待的。
较之于国内,国外利用社交媒体为档案部门服务起步较早,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利用档案信息,充分运用Web2.0时代互联网新型公众服务平台和技术,如美国档案馆实施社会化媒体战略,英国国家档案馆设立在线社交媒体档案库,进而加强公众与档案馆之间的互动,提供自身的资源和在线服务,突出了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从技术发展与公众需求出发的开放型思维。
可见,国外从社交媒体环境上总体来说优于我国,国外关于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研究深度上也相对要高于我国,因此,我国应该学习并参考国外理论成果的精髓之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及利用水平。
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正式发布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以2017年12月为限,中国网民规模为7.7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51.7%。同时,手机上网的人数进一步上升,超过7亿人,借助网络存在的社交媒介受到用户的欢迎,在众多社交应用软件中,微信的用户使用率位列第一。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微信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方式,并且凭借多年的开发经验,在互联网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由于国家对档案信息化的逐步重视,政府便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越来越多的地方档案部门提供了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服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政府微信公众号使用率接近20%。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处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探索阶段,开通平台账号很简单,但做好长期高效的服务及利用工作却很困难,面对各地方档案机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发展水平的良莠不齐,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其在档案信息服务和利用方面的问题,制定可行的实践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群众与档案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改变了传统地获取信息的方式,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推送的信息成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方档案微信平台的利用,使档案成为信息大家族中具有基础支撑性地位的一员。在这一大背景大环境下,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抓住了这一新态势,不仅符合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征,弥补传统档案媒体的不足,使得档案信息不再束之高阁,增强档案信息服务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档案的价值。本课题从公众利用微信平台的体验角度出发,分析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现状、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这一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用户参与度,优化档案信息服务质量,促进社交媒体与档案微信平台信息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掌心里的数字档案馆”,方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利用档案信息,享受档案服务,进一步有利于日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研究目的 2
2.研究意义 2
二、 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概念及发展 3
(一)“社交媒体”的含义 3
(二)“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含义 3
(三)基于“社交媒体”研究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必要性 4
三、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4
(一)服务调查分析 5
1.创建时间 5
2.内容设置 7
3.运行数据 8
(二)利用调查分析 10
1. 用户点赞量 10
2. 用户阅读量 11
3. 平台留言量 13
四、 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优势与不足 14
(一)优势 14
1. 功能技术优势 14
2. 受众人力优势 15
(二)不足 15
1. 服务质量方面 15
2. 互动交流方面 15
3. 信息安全方面 16
五、 社交媒体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应对策略 17
(一)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服务角度 17
1.创新档案信息服务体制 17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18
3.提升档案信息宣传质量 18
(二)用户利用平台角度 19
1.构建平台反馈评估机制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素养 19
3.优化社交媒体利用环境 19
六、 结语 20
致 谢 23
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研究
——以江苏省地方档案微信平台为例
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Web2.0的兴起改变了互联网单向传播信息的方式,强调用户间及信息间的相互性。社交媒体以Web2.0的理念技术为依托,以用户分享、以兴趣为聚合点,以开放平台为物质载体,信息传播变得愈发方便快捷,开创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
由此,从国内涉及研究现状来看,现阶段“社交媒体”愈发成为国内研究领域的热点,但从数量上看,社交媒体条件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相关文献仅仅只有几十篇,而档案信息利用方面的文献是少之又少。且档案信息服务方面的硕博论文要比期刊论文数量多一些,这些论文主要涉及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以及利用中的现状及挑战,对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利用社交媒体提供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与可行性分析。这都显示出近年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已经引起了档案学界的普遍重视,同时也表明社交媒体与档案信息利用相结合是迫不及待的。
较之于国内,国外利用社交媒体为档案部门服务起步较早,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利用档案信息,充分运用Web2.0时代互联网新型公众服务平台和技术,如美国档案馆实施社会化媒体战略,英国国家档案馆设立在线社交媒体档案库,进而加强公众与档案馆之间的互动,提供自身的资源和在线服务,突出了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从技术发展与公众需求出发的开放型思维。
可见,国外从社交媒体环境上总体来说优于我国,国外关于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研究深度上也相对要高于我国,因此,我国应该学习并参考国外理论成果的精髓之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及利用水平。
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正式发布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以2017年12月为限,中国网民规模为7.7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51.7%。同时,手机上网的人数进一步上升,超过7亿人,借助网络存在的社交媒介受到用户的欢迎,在众多社交应用软件中,微信的用户使用率位列第一。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微信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方式,并且凭借多年的开发经验,在互联网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由于国家对档案信息化的逐步重视,政府便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越来越多的地方档案部门提供了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档案服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政府微信公众号使用率接近20%。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处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探索阶段,开通平台账号很简单,但做好长期高效的服务及利用工作却很困难,面对各地方档案机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发展水平的良莠不齐,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其在档案信息服务和利用方面的问题,制定可行的实践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群众与档案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改变了传统地获取信息的方式,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推送的信息成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方档案微信平台的利用,使档案成为信息大家族中具有基础支撑性地位的一员。在这一大背景大环境下,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抓住了这一新态势,不仅符合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征,弥补传统档案媒体的不足,使得档案信息不再束之高阁,增强档案信息服务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档案的价值。本课题从公众利用微信平台的体验角度出发,分析档案信息服务及利用的现状、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这一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用户参与度,优化档案信息服务质量,促进社交媒体与档案微信平台信息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掌心里的数字档案馆”,方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利用档案信息,享受档案服务,进一步有利于日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