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廷玉的秘书角色及对现代秘书的启示以17301749年军机大臣生涯为例【字数:13727】
内容张廷玉作为清代朝廷的首席军机大臣,对秘书工作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是“配享太庙”唯一汉臣,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篇文章主要是运用文献搜索法来研究张廷玉对秘书工作的贡献,其中包括完善“军机处”档案的编写分类与管理制度、 创“廷寄”之法以及完善奏折录副制度并完善奏折保密制度,并且通过对军机大臣的职掌内容以及张廷玉的自身具备的角色能力的探讨来研究张廷玉对现代秘书人员的启示,张廷玉身上具备很多值得现代秘书从业者学习的地方,其工作内容对现代秘书工作者也有很大的帮助,给现代秘书人员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军机处”的秘书工作属性 1
(二)“军机大臣”的秘书工作属性 1
(三)张廷玉的军机大臣生涯简述 1
二、 张廷玉的机构制度创新 2
(一)完善“军机处”档案的编写、分类与管理制度 2
(二)创“廷寄”之法 3
(三)在“军机处”的范围创建奏折录副制度并完善奏折保密制度 3
1.奏折的录副制度 4
2.奏折的保密制度 4
(四)对现代秘书工作机构制度的启示性意义 4
三、 张廷玉的职掌内容范畴 6
(一)笔录、传达皇帝旨意 6
(二) 撰拟和办理文书 6
(三)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7
(四)承办由皇帝专交的重大事件 7
(五)对现代秘书职掌内容的启示性意义 8
四、 张廷玉的角色能力结构 9
(一)张廷玉的写作概括能力 9
(二)张廷玉的人际交往能力 10
1.与上级的交往能力 10
2.与同事的交往能力(含下级) 10
(三)张廷玉的语言表达能力 11
(四)对现代秘书人员的启示性意义 11
五、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浅析张廷玉的秘书角色及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以17301749年军机大臣生涯为例
引言
军机处是清代朝廷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军机大臣一直在皇帝身边工作,只为皇帝服务。《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稿》言:“军机处初设,规制皆廷玉所制。”
(一)“军机处”的秘书工作属性
雍正认为内阁到内廷的距离过远,从而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为防止泄露机密,于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距离养心殿只有50米,在传统的封建皇权统治下的中国,军机处显然成为距离皇帝最近的管理核心。军机处名义上掌管军、政大权,成为清代朝廷最高的执政机关,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权,一直都只是一个临时的、形式性的机构,它受皇帝的直接管制,只服务于皇帝一人,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据《清史稿》记载:“军机处体制特殊,有官无吏,官皆兼职、无专员”,所以军机处没有正式的官衔,军机处官员都是兼职,他们的升转仍然在原来的部门进行。董韦韦在《雍正帝首席机要秘书——张廷玉》中提到:“军机大臣对皇帝负责,他的下属军机章京因为都是其他部门的官员兼任,彼此没有隶属关系,不容易结成同党。”所以说,军机处是具有秘书属性的。它以“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而实际成为清代朝廷的秘书班子。
(二)“军机大臣”的秘书工作属性
军机大臣没有专门的职位、没有固定的人数、也没有固定的任职期限,他们都是兼职,大多数是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中选拔的。军机大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以说,军机大臣没有任何其他权利。因此其主要任务是:每天按时觐见皇帝、随时随地等待皇帝的命令、协助皇帝处理奏折、参与并讨论朝中的一些大事、根据皇帝的旨意撰拟谕旨、并且要负责审拟皇帝专门交代的重大案件、稽督审查各部院衙门汇报的案件以及凑补重要官员缺失等,我怕显然军机大臣就是皇帝身边的秘书人员。
(三)张廷玉的军机大臣生涯简述
雍正开始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任命张廷玉、怡亲王胤祥以及蒋廷锡三人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根据《清史稿》记载,张廷玉的军机大臣职业生涯可以概括为:
表一 张廷玉的军机大臣生涯一览表
雍正七年
六月癸未,以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命密办军需一应事宜。十月,晋少保。
雍正八年
以赞襄机务周详妥协,赐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
雍正十一年
给假还籍。
雍正十二年
在假,二月,还。
雍正十三年
五月,命兼值办理苗疆事务处。八月,命总理事务。十月甲午,裁办理军机处。
乾隆二年
十一月,复办理军机处。十一月辛巳,仍以少保、三等子、保和殿大学士为办理军机大臣。十二月,晋三等伯。
乾隆四年
五月,晋太保
乾隆十四年
八月,晋三等勤宣伯。十一月戊辰,致仕。
二、张廷玉的机构制度创新
张廷玉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地位仅次于雍正的弟弟怡亲王胤祥排名第二。《清史稿》载:“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由此可见,军机处机构制度的创新都是出自张廷玉的手。杨树森的《善于建章立制的秘书长——张廷玉》中提到:“完善奏折制度是张廷玉对秘书工作的又一重要贡献。”张廷玉在他做官的几十年中,一直都在协助皇帝辅佐皇帝,但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不是取得了多高的政绩而是在文字上面和军机处制度的创新还有完善奏折制度赢得了极大的好评。
(一)完善“军机处”档案的编写、分类与管理制度
据《枢垣纪略》记载:“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复奏议,系清字者,皆由满洲章京办理,系汉字者,皆有汉章京办理。”所以说,其处理制度,是按照不同类别分开处理并归档,满族的军机章京处理“清字者”档案,汉族的军机章京处理“汉字者”的档案。除此之外,从现存的军机处的档案情况来看,它们的档案是以分开归档的方式来保管的。
另外,军机处的档案主要分为月折包、档册以及舆图三种。军机处的月折包就是每月或半月录副奏折归为一包,所有的朱批奏折,都要由军机处抄录一份用于归档,称为录副奏折。月折包中最多的是录副奏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的没有被朱批的原折就用原折来归档;档册一般用于记录军机处的奏事、谕旨等;舆图是以图画形式将清朝官员需要汇报请示的内容画下来,然后与奏折一起给皇帝,最后分别存放到军机处与内务府。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军机处”的秘书工作属性 1
(二)“军机大臣”的秘书工作属性 1
(三)张廷玉的军机大臣生涯简述 1
二、 张廷玉的机构制度创新 2
(一)完善“军机处”档案的编写、分类与管理制度 2
(二)创“廷寄”之法 3
(三)在“军机处”的范围创建奏折录副制度并完善奏折保密制度 3
1.奏折的录副制度 4
2.奏折的保密制度 4
(四)对现代秘书工作机构制度的启示性意义 4
三、 张廷玉的职掌内容范畴 6
(一)笔录、传达皇帝旨意 6
(二) 撰拟和办理文书 6
(三)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7
(四)承办由皇帝专交的重大事件 7
(五)对现代秘书职掌内容的启示性意义 8
四、 张廷玉的角色能力结构 9
(一)张廷玉的写作概括能力 9
(二)张廷玉的人际交往能力 10
1.与上级的交往能力 10
2.与同事的交往能力(含下级) 10
(三)张廷玉的语言表达能力 11
(四)对现代秘书人员的启示性意义 11
五、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浅析张廷玉的秘书角色及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以17301749年军机大臣生涯为例
引言
军机处是清代朝廷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军机大臣一直在皇帝身边工作,只为皇帝服务。《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稿》言:“军机处初设,规制皆廷玉所制。”
(一)“军机处”的秘书工作属性
雍正认为内阁到内廷的距离过远,从而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为防止泄露机密,于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距离养心殿只有50米,在传统的封建皇权统治下的中国,军机处显然成为距离皇帝最近的管理核心。军机处名义上掌管军、政大权,成为清代朝廷最高的执政机关,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权,一直都只是一个临时的、形式性的机构,它受皇帝的直接管制,只服务于皇帝一人,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据《清史稿》记载:“军机处体制特殊,有官无吏,官皆兼职、无专员”,所以军机处没有正式的官衔,军机处官员都是兼职,他们的升转仍然在原来的部门进行。董韦韦在《雍正帝首席机要秘书——张廷玉》中提到:“军机大臣对皇帝负责,他的下属军机章京因为都是其他部门的官员兼任,彼此没有隶属关系,不容易结成同党。”所以说,军机处是具有秘书属性的。它以“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而实际成为清代朝廷的秘书班子。
(二)“军机大臣”的秘书工作属性
军机大臣没有专门的职位、没有固定的人数、也没有固定的任职期限,他们都是兼职,大多数是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中选拔的。军机大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以说,军机大臣没有任何其他权利。因此其主要任务是:每天按时觐见皇帝、随时随地等待皇帝的命令、协助皇帝处理奏折、参与并讨论朝中的一些大事、根据皇帝的旨意撰拟谕旨、并且要负责审拟皇帝专门交代的重大案件、稽督审查各部院衙门汇报的案件以及凑补重要官员缺失等,我怕显然军机大臣就是皇帝身边的秘书人员。
(三)张廷玉的军机大臣生涯简述
雍正开始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任命张廷玉、怡亲王胤祥以及蒋廷锡三人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根据《清史稿》记载,张廷玉的军机大臣职业生涯可以概括为:
表一 张廷玉的军机大臣生涯一览表
雍正七年
六月癸未,以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命密办军需一应事宜。十月,晋少保。
雍正八年
以赞襄机务周详妥协,赐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
雍正十一年
给假还籍。
雍正十二年
在假,二月,还。
雍正十三年
五月,命兼值办理苗疆事务处。八月,命总理事务。十月甲午,裁办理军机处。
乾隆二年
十一月,复办理军机处。十一月辛巳,仍以少保、三等子、保和殿大学士为办理军机大臣。十二月,晋三等伯。
乾隆四年
五月,晋太保
乾隆十四年
八月,晋三等勤宣伯。十一月戊辰,致仕。
二、张廷玉的机构制度创新
张廷玉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地位仅次于雍正的弟弟怡亲王胤祥排名第二。《清史稿》载:“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由此可见,军机处机构制度的创新都是出自张廷玉的手。杨树森的《善于建章立制的秘书长——张廷玉》中提到:“完善奏折制度是张廷玉对秘书工作的又一重要贡献。”张廷玉在他做官的几十年中,一直都在协助皇帝辅佐皇帝,但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不是取得了多高的政绩而是在文字上面和军机处制度的创新还有完善奏折制度赢得了极大的好评。
(一)完善“军机处”档案的编写、分类与管理制度
据《枢垣纪略》记载:“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复奏议,系清字者,皆由满洲章京办理,系汉字者,皆有汉章京办理。”所以说,其处理制度,是按照不同类别分开处理并归档,满族的军机章京处理“清字者”档案,汉族的军机章京处理“汉字者”的档案。除此之外,从现存的军机处的档案情况来看,它们的档案是以分开归档的方式来保管的。
另外,军机处的档案主要分为月折包、档册以及舆图三种。军机处的月折包就是每月或半月录副奏折归为一包,所有的朱批奏折,都要由军机处抄录一份用于归档,称为录副奏折。月折包中最多的是录副奏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的没有被朱批的原折就用原折来归档;档册一般用于记录军机处的奏事、谕旨等;舆图是以图画形式将清朝官员需要汇报请示的内容画下来,然后与奏折一起给皇帝,最后分别存放到军机处与内务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