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廷玉的辅政之道【字数:9950】
内容现今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秘书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专业人员,要学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张廷玉作为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秘书,有着极强的政治才干。他经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撰写上谕,所充当的角色和所担任的职务与现今社会的秘书工作相吻合。文章对张廷玉的辅政之道展开分析,探讨张廷玉为官辅政的方法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张廷玉的辅政之道对于新时代秘书的启示,研究张廷玉的辅政之道,以此来弘扬优秀的秘书文化。
Key words: Zhang Tingyu;assistant;secretary;enlightenment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张廷玉辅政之道的表现 1
(一)深谙臣道 1
1.严守机密 2
2.忠厚敬业 2
(二)远见卓识 2
1.军事谋略 3
2.以民为本 3
(三)建章立制 3
1.设立军机处 3
2.奏折制度化 4
(四)文书处理 4
1.擅写上谕 4
2.办事高效 5
(五)公正清廉 5
1.坚持公正之德 5
2.坚守清廉之道 6
三、张廷玉辅政之道形成的原因 6
(一)父亲的教导 6
(二)所处的时代 6
(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7
四、张廷玉辅政之道对新时代秘书的启示 7
(一)摆正位置,做好本职工作 7
(二)大局为重,做好参谋辅助 8
(三)自我提升,丰富学识修养 8
(四)端正品行,坚守职业初衷 9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试论张廷玉的辅政之道
一、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早从奴隶社会时期就有从事秘书工作的人了。从古至今,历朝各代君主身边总是少不了几位得力能干的秘书。研究古代秘书人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而且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探索古代秘书辅佐君王的方法和技巧,发扬优秀的秘书文化和职业精神,总结古代秘书的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验教训,应用于当今社会,服务于新时代秘书工作。
我在众多的古代秘书中挑选了张廷玉作为研究对象。众所周知,张廷玉他生活在康乾盛世,在康、雍、乾三代为官长达五十余年,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一代盛世名臣。张廷玉一向以清廉著称,待人真诚;有大局观念,敢于变革他为人谦虚谨慎,有公正之心,受到三代皇帝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雍正皇帝当政期间,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时期,他在帮助皇帝整顿社会风气,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清朝第一大秘书”,同时他是清朝第一位也是独一无二的死后获得配享太庙殊荣的人。纵观中国古代秘书史,没有人能像张廷玉一样获得这样的待遇。一直以来,第一总是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张廷玉作为“清朝第一大秘书”,研究他的辅政之道很有必要。
张廷玉的辅政之道就是其秘书思想的体现,作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清史稿》曾对他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的确,张廷玉有过人的才干,还深谙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作为辅佐三代皇帝的臣子,他秉着坚持真理,坚守初心的态度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处世风格。张廷玉的确是古代秘书人物中一位值得研究的个案。
二、张廷玉辅政之道的表现
(一)深谙臣道
作为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一直能够兢兢业业地为皇帝服务,排忧解难。他深知秘书人员不能越权,同时要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保守秘密,这样才能在官场上生存。
1.严守机密
张廷玉他出生名门,父亲、祖父、叔父等也都是朝廷的高官,张廷玉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这对他以后的仕途、性格以及为官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廷玉位高权重,每天接触的都是核心事件,掌握了大量的国家机密,但是他从不会张扬。张廷玉下朝回家,他从来不会把涉密的文件带出宫,回家也从不对家人提及处理的秘密事件。张廷玉很好的践行了保密原则。
2.忠厚敬业
张廷玉能够成为三朝的元老,与他忠于职守的品质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雍正他在本质上他是不太喜欢科举出身的汉臣的,虽然他也是一个“惜才”的好皇帝,但是他也害怕能臣功高过主,权势遮天,而张廷玉他正是一个汉臣,在雍正手下当差,张廷玉必得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张廷玉作为首辅,时时刻刻保持着谨慎的心态,勤恳工作。张廷玉明白作为臣子不仅要忠厚老实,恪守本分,还要敬业能干,也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年羹尧、隆科多自恃劳苦功高,骄傲自满,最后都没有落得好下场,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太过招摇,忘了自己的身份,想要功高盖主,而张廷玉就不同了,他从不邀功,对于雍正给予他的奖赏,他也会以皇上的名义去救济灾民;在政务上他总能给皇帝提出可行的意见,对于皇帝的决策他会给予支持,“臣以为并无不当之处”、“圣虑深远,臣不能及”,更有一次张廷玉为了处理政务,竟然忘记了吃饭,在与雍正议政的过程中晕了过去凡此种种,都能体现张廷玉的敬业忠诚。张廷玉一生辅佐了康、雍、乾三代皇帝,一直保持着勤恳敬业的态度,尽心竭力的做好每一件事。
(二)远见卓识
张廷玉作为皇帝的辅政大臣,他具备长远的眼光。在军国大事方面,他为皇帝出谋划策,在皇帝决策不前的时候,他能够审时度势,用自己的学识帮助皇帝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作为一个秘书必不可少的能力。同时,作为一个辅政大臣,张廷玉也很好的践行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1.军事谋略
雍正派年羹尧去征西,年羹尧不作战,还一味地向皇帝讨要粮草、马匹,雍正很担心,他想派监军去西宁监督年羹尧,张廷玉在这个问题上,给皇帝作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应从大局出发,用兵的事情不同于政务,一不小心就可能无法挽回。对于是否派监军督战,他认为是不妥的,一个军中如果有两个将帅,在面对一件事情上如果出现了分歧,两人有了异心,这会坏了大事。年羹尧擅长持重进军,您可以放心。同时他分析了清朝大将的作战方法,巴海善于周旋,图海善于对垒,周培公足智多谋但很可惜他们都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因此,对于年羹尧,只能催问他什么时候进军、作战,保障他的军需,万万不能提调军务,派监军,是会坏大事的。他从根本上分析了军国大事与政务的不同,为皇帝做出正确的安排提供合理意见,发挥了自己作为军机大臣的参谋辅助作用,足以见他的深谋远虑。
Key words: Zhang Tingyu;assistant;secretary;enlightenment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张廷玉辅政之道的表现 1
(一)深谙臣道 1
1.严守机密 2
2.忠厚敬业 2
(二)远见卓识 2
1.军事谋略 3
2.以民为本 3
(三)建章立制 3
1.设立军机处 3
2.奏折制度化 4
(四)文书处理 4
1.擅写上谕 4
2.办事高效 5
(五)公正清廉 5
1.坚持公正之德 5
2.坚守清廉之道 6
三、张廷玉辅政之道形成的原因 6
(一)父亲的教导 6
(二)所处的时代 6
(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7
四、张廷玉辅政之道对新时代秘书的启示 7
(一)摆正位置,做好本职工作 7
(二)大局为重,做好参谋辅助 8
(三)自我提升,丰富学识修养 8
(四)端正品行,坚守职业初衷 9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试论张廷玉的辅政之道
一、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早从奴隶社会时期就有从事秘书工作的人了。从古至今,历朝各代君主身边总是少不了几位得力能干的秘书。研究古代秘书人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而且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探索古代秘书辅佐君王的方法和技巧,发扬优秀的秘书文化和职业精神,总结古代秘书的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验教训,应用于当今社会,服务于新时代秘书工作。
我在众多的古代秘书中挑选了张廷玉作为研究对象。众所周知,张廷玉他生活在康乾盛世,在康、雍、乾三代为官长达五十余年,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一代盛世名臣。张廷玉一向以清廉著称,待人真诚;有大局观念,敢于变革他为人谦虚谨慎,有公正之心,受到三代皇帝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雍正皇帝当政期间,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时期,他在帮助皇帝整顿社会风气,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清朝第一大秘书”,同时他是清朝第一位也是独一无二的死后获得配享太庙殊荣的人。纵观中国古代秘书史,没有人能像张廷玉一样获得这样的待遇。一直以来,第一总是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张廷玉作为“清朝第一大秘书”,研究他的辅政之道很有必要。
张廷玉的辅政之道就是其秘书思想的体现,作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清史稿》曾对他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的确,张廷玉有过人的才干,还深谙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作为辅佐三代皇帝的臣子,他秉着坚持真理,坚守初心的态度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处世风格。张廷玉的确是古代秘书人物中一位值得研究的个案。
二、张廷玉辅政之道的表现
(一)深谙臣道
作为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一直能够兢兢业业地为皇帝服务,排忧解难。他深知秘书人员不能越权,同时要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保守秘密,这样才能在官场上生存。
1.严守机密
张廷玉他出生名门,父亲、祖父、叔父等也都是朝廷的高官,张廷玉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这对他以后的仕途、性格以及为官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廷玉位高权重,每天接触的都是核心事件,掌握了大量的国家机密,但是他从不会张扬。张廷玉下朝回家,他从来不会把涉密的文件带出宫,回家也从不对家人提及处理的秘密事件。张廷玉很好的践行了保密原则。
2.忠厚敬业
张廷玉能够成为三朝的元老,与他忠于职守的品质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雍正他在本质上他是不太喜欢科举出身的汉臣的,虽然他也是一个“惜才”的好皇帝,但是他也害怕能臣功高过主,权势遮天,而张廷玉他正是一个汉臣,在雍正手下当差,张廷玉必得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张廷玉作为首辅,时时刻刻保持着谨慎的心态,勤恳工作。张廷玉明白作为臣子不仅要忠厚老实,恪守本分,还要敬业能干,也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年羹尧、隆科多自恃劳苦功高,骄傲自满,最后都没有落得好下场,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太过招摇,忘了自己的身份,想要功高盖主,而张廷玉就不同了,他从不邀功,对于雍正给予他的奖赏,他也会以皇上的名义去救济灾民;在政务上他总能给皇帝提出可行的意见,对于皇帝的决策他会给予支持,“臣以为并无不当之处”、“圣虑深远,臣不能及”,更有一次张廷玉为了处理政务,竟然忘记了吃饭,在与雍正议政的过程中晕了过去凡此种种,都能体现张廷玉的敬业忠诚。张廷玉一生辅佐了康、雍、乾三代皇帝,一直保持着勤恳敬业的态度,尽心竭力的做好每一件事。
(二)远见卓识
张廷玉作为皇帝的辅政大臣,他具备长远的眼光。在军国大事方面,他为皇帝出谋划策,在皇帝决策不前的时候,他能够审时度势,用自己的学识帮助皇帝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作为一个秘书必不可少的能力。同时,作为一个辅政大臣,张廷玉也很好的践行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1.军事谋略
雍正派年羹尧去征西,年羹尧不作战,还一味地向皇帝讨要粮草、马匹,雍正很担心,他想派监军去西宁监督年羹尧,张廷玉在这个问题上,给皇帝作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应从大局出发,用兵的事情不同于政务,一不小心就可能无法挽回。对于是否派监军督战,他认为是不妥的,一个军中如果有两个将帅,在面对一件事情上如果出现了分歧,两人有了异心,这会坏了大事。年羹尧擅长持重进军,您可以放心。同时他分析了清朝大将的作战方法,巴海善于周旋,图海善于对垒,周培公足智多谋但很可惜他们都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因此,对于年羹尧,只能催问他什么时候进军、作战,保障他的军需,万万不能提调军务,派监军,是会坏大事的。他从根本上分析了军国大事与政务的不同,为皇帝做出正确的安排提供合理意见,发挥了自己作为军机大臣的参谋辅助作用,足以见他的深谋远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