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三苏文化的传承研究

眉山是三苏父子成长、成才、成家的地方,三苏父子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物,随着历史的沉淀,眉山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出了独具魅力与特色的三苏文化。三苏文化不只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个特异的存在,也是眉山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更是眉山的城市活力与灵魂。三苏文化不仅奠定了眉山的文脉基础,也树立了眉山的精神标杆。可以说,没有三苏文化就没有现如今的眉山。因此,文章将在挖掘三苏文化的内涵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三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这也是眉山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关键词 三苏文化,演变,传承,发展,措施
目 录
1引言 1
2三苏文化的演变 1
3眉山市三苏文化的传承和开发 3
3.1 三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4
3.2三苏文化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6
3.3 三苏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 7
4推进眉山市三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措施8
4.1弘扬三苏文化 打造三苏文化名城 8
4.2锻造三苏文化 构建眉山精神文化 11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眉山是三苏故里,三苏文化的发源地,如今三苏文化已经成为眉山市最响亮的名片,也是眉山人最长情的荣耀。发扬和传承三苏文化,是每个眉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在介绍眉山市三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三苏文化在眉山市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开发,并提出加快三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本课题对于促进眉山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眉山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苏文化综观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三苏个人经历及其作品研究的介绍性的论文,真正涉及三苏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甚少,针对三苏文化传承的研究就更少了,可见这个课题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改革开放以后,近现代学者对三苏文化的研究才有了初步的开端。2007年3月16日,眉山挂牌成立眉山三苏文化研究院,负责三苏文化的研究工作,这对三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眉山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也开始注重文化建设,三苏文化作为眉山市的标志性特色文化,成为眉山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近年来,眉山对三苏文化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了很大程度上的研究与开发。三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愈发收到各方重视,将三苏文化的传承与眉山旅游业、现代教育乃至饮食产业进行结合的案例已经初见成效。如何深入发掘眉山城市建设与三苏文化的内在关系,引导当代眉山人继承弘扬三苏文化是眉山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将着重对三苏文化的发展传承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快三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本课题对现代苏学研究的开拓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三苏文化的演变
我们所了解的文化大多为地域文化和行业文化,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文化,但文史典籍所及之处,我们所学之处,仅以个人或几人而形成文化之说少之又少,那何以三苏父子却形成了这独特的三苏文化?三苏文化究竟是三苏卓著的为官政绩还是他们瑰丽的诗词文赋,又或者是他们传奇的人生趣闻,这些或许都是三苏文化的内涵,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三苏至高的哲学思想。在三苏的人生道路中,他们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教育、道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的熏陶,老苏大器晚成,大苏和小苏在老苏循序渐进的教育中成长成才,他们把写诗作文作为每日必修课,厚积而薄发,终成大文豪,闪耀眉州历史。因此,三苏坎坷精彩的成才历程与以儒家忠君报国、勤政爱民为主线,又兼容道家和释家思想精华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三苏文化的开端。
我们知道,三苏父子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的并称。但三苏之名并非从始便有,三苏文化更非一日而成。三苏父子以三苏之名并称,“始见于宋朝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三苏父子虽家学渊源,却又各有不同,自成一体。” 【1】 三苏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与现当代文明的完美结合的结果,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提炼和总结,已逐渐趋于完善,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从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当然,这是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而来的。三苏父子崛起于宋朝,齐出与眉州,一家三父子,均为大文豪,这近乎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奇迹。潘殊娴在《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一文中说三苏的产生既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乡土基因的角度来看,是眉山这片土地孕育了三苏。包括了眉山的钟灵毓秀对三苏的灌溉,眉山自唐以来的移民文化对三苏的滋养;眉山淳朴崇古的文风世俗的影响,眉山浓郁的诗书文化氛围和文化家族风气的感染;眉山苏氏家族文化道德的积累和苏氏家族与程氏联姻的推动。”【2】这些都是三苏成才的助力因素,更是三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涵所在。严文清在《三苏文化与中国诗书城》一书中对三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丰富的内涵和影响作了详尽的陈述与介绍。他提出的内涵与三苏文化与眉山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在《三苏文化与眉山精神》一文中对三苏文化的内涵的概括几乎相同:“三苏文化是以苏轼为代表的三父子哲学思想、人生体验、文艺创作、政治实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3】
三苏文化崛起于宋朝开国百年前后,经过不断地发展、丰富与完善,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三苏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人的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文化遗产。杨胜宽在《三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中说“三苏文化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的特异之处在于,在远离主流文化的僻远西蜀地区异峰突起,让世人惊叹。它所呈现的政治实用、文化包容、姓名自得的多元化特征为当代揭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文化发展规律。”【4】潘殊闲在《论“三苏”产生的政治文化生态》中表示三苏的产生绝非偶然,进而从政治文化的生态角度对三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文中概括了三苏产生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三苏在家乡的蓄势待发;二是当时多位名公贤达的赏识推荐;三是政治文化生态的温润土壤。” 【5】三苏在眉山的时候就厚积薄发,凭借不屑的努力成就了不凡的实力,因此才能赢得富弼、文彦博、韩琦和欧阳修等一众伯乐的赞赏和荐举,并不负众望名动京师,终成大家。三苏崛起于仁宗朝,赶上了一个开明的时代,仁宗豁达开明,胸襟宽广,任人唯贤。若非三苏处在被称为“盛治”的仁宗朝,三苏直言不讳、敢说敢为、又不随波逐流的个性可能早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那么也就没有了如今闪耀中国历史的“三苏”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