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视角下电商扶贫战略的实施效果分析以遂昌县为例
目录
一、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方法 2
(四) 研究思路 2
二、遂昌县电商扶贫仍存在的挑战 3
(一) 遂昌概况 3
(二) 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3
(三) 农村电商发展规模小 4
(四) 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受限 5
(五) 产销失衡情况较严重 5
(六) 缺少规范性的管理 6
三、遂昌县的电子商务在农村扶贫中的应对措施 6
(一) 培育利用电子商务进行扶贫开发的机制 6
(二) 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6
四、“互联网+农业”视角下电商扶贫战略的实施效果 6
(一) 带动青年人创业 7
(二) 推助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8
(三) 提升县区整体形象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前言
研究背景
电商扶贫是将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结合的新型扶贫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电商扶贫策略,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列为国家扶贫项目中的十大工程之一。尽管我国在2008年提出过信息扶贫的政策,但该政策只侧重信息化能力的建设,村民参与程度低且扶贫效果不明显。电商扶贫在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展开,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能够突破地域的局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电商扶贫政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巨大潜力,综合分析各扶贫地区的措施及效果并吸取其中的经验可以期促进国家扶贫工作的进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汪向东、王昕天(2015)提出应该重视互联网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把信息扶贫应用到国家扶贫的工作方案中,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重视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指出电子商务应涉及就业、“三农”、税收和城镇化的战略性命题,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购销平台。电子商务逐渐走向主流使得许多贫困地区开始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扶贫工作, 2014年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电子商务峰会,使政府进一步把电子商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究现状
汪向东、王昕天(2015)提出应该重视互联网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把信息扶贫应用到国家扶贫的工作方案中,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重视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指出电子商务应涉及就业、“三农”、税收和城镇化的战略性命题,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购销平台。电子商务逐渐走向主流使得许多贫困地区开始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扶贫工作, 2014年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电子商务峰会,使政府进一步把电子商务作为筹划县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方针。
王文艳、余茂辉(2016)从“互联网 +”的角度研究并指出了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的对接问题。该研究首先肯定了电商扶贫的优势:①门槛低,农户只要愿意接受作物种植的专业知识和电子商务相关内容的学习,就能实现产销一体化。②利用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平台不仅能够打破地区的局限,而且还能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此外,该研究也指出了电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融资的规范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孟彤(2016)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商扶贫的现状,进而从三方面指出了我国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市场主体不完善,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当提高政府的主导性作用;融资问题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开展困难;缺少复合型的电商人才使得农民在电商中参与程度低。并指出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制定有利于改善农村融资环境的优惠政策,大力培养复合型的电商人才三方。
李海平、刘伟玲(2011)提出了 F to C to B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研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以期推动电商进一步参与到我国的扶贫工作中.
叶秀敏(2016)基于遂昌县构建的“政府+平台+网商+合作社+信点+散户+消费者”新型电子商务圈,提出电子商务扶贫应该以效果为导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发展当地农业优势和最大限度的解决贫困户就业,以实现预期的扶贫效果。
以上研究成果是从“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对电子商务在扶贫战略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已有的文献研究从不同方面对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国外研究现状
阿玛蒂亚(2001)提出权利贫困的思想,并把产生贫困产生的原因归结于不平等的享受权利的现状,权利与分配的矛盾致使出现了贫困的现实。美国学者威廉阿瑟刘易斯(1994)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存在巨大的差异。纳尔逊(1956)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会经历一段“低水平的均衡陷阱”时期,新增的财富在这期间会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该理论主要涉及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三方面的关系。作者认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上升的因素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因此只有扩大投资规模才能解决投资产出滞后于人口增长的困境,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阅览大量电商扶贫文献和相关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文献进行科学筛选,深入了解互联网+视角下电商扶贫的发展和创新。
案例分析法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浙江省遂昌县的电商发展案例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具体法问题具体分析,印证先前章节的分析结论、总结其经验或教训,以期为浙江省遂昌县电商扶贫的变迁和发展提供借鉴。
访谈法
本文在掌握相应的电商扶贫的历史和理论前提下,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对电子商务运作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实际访谈,在实践中寻找电子商务在扶贫体系中的问题,并寻找原因。
系统分析法
本文在参阅大量有关电子商务和扶贫政策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总结,提出电子商务在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研究思路
首先基于“互联网+农业”的视角分析遂昌县在电子商务扶贫战略中的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然后分析遂昌县在电商扶贫中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互联网+农业”视角下提出电商扶贫发展优化措施。
二、遂昌县电商扶贫仍存在的挑战
遂昌概况
拥有22.74万人口的遂昌县总面积为2510平方千米,是我国浙江省丽水市的一个贫困县,其中山地面积占遂昌县的88.84%,是个典型的山地县。2012年遂昌县实现生产总值76.71亿元,其中农业所
一、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方法 2
(四) 研究思路 2
二、遂昌县电商扶贫仍存在的挑战 3
(一) 遂昌概况 3
(二) 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3
(三) 农村电商发展规模小 4
(四) 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受限 5
(五) 产销失衡情况较严重 5
(六) 缺少规范性的管理 6
三、遂昌县的电子商务在农村扶贫中的应对措施 6
(一) 培育利用电子商务进行扶贫开发的机制 6
(二) 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6
四、“互联网+农业”视角下电商扶贫战略的实施效果 6
(一) 带动青年人创业 7
(二) 推助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8
(三) 提升县区整体形象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前言
研究背景
电商扶贫是将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结合的新型扶贫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电商扶贫策略,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列为国家扶贫项目中的十大工程之一。尽管我国在2008年提出过信息扶贫的政策,但该政策只侧重信息化能力的建设,村民参与程度低且扶贫效果不明显。电商扶贫在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展开,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能够突破地域的局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电商扶贫政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巨大潜力,综合分析各扶贫地区的措施及效果并吸取其中的经验可以期促进国家扶贫工作的进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汪向东、王昕天(2015)提出应该重视互联网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把信息扶贫应用到国家扶贫的工作方案中,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重视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指出电子商务应涉及就业、“三农”、税收和城镇化的战略性命题,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购销平台。电子商务逐渐走向主流使得许多贫困地区开始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扶贫工作, 2014年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电子商务峰会,使政府进一步把电子商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究现状
汪向东、王昕天(2015)提出应该重视互联网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把信息扶贫应用到国家扶贫的工作方案中,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重视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指出电子商务应涉及就业、“三农”、税收和城镇化的战略性命题,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购销平台。电子商务逐渐走向主流使得许多贫困地区开始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扶贫工作, 2014年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电子商务峰会,使政府进一步把电子商务作为筹划县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方针。
王文艳、余茂辉(2016)从“互联网 +”的角度研究并指出了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的对接问题。该研究首先肯定了电商扶贫的优势:①门槛低,农户只要愿意接受作物种植的专业知识和电子商务相关内容的学习,就能实现产销一体化。②利用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平台不仅能够打破地区的局限,而且还能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此外,该研究也指出了电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融资的规范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孟彤(2016)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商扶贫的现状,进而从三方面指出了我国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市场主体不完善,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当提高政府的主导性作用;融资问题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开展困难;缺少复合型的电商人才使得农民在电商中参与程度低。并指出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制定有利于改善农村融资环境的优惠政策,大力培养复合型的电商人才三方。
李海平、刘伟玲(2011)提出了 F to C to B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研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以期推动电商进一步参与到我国的扶贫工作中.
叶秀敏(2016)基于遂昌县构建的“政府+平台+网商+合作社+信点+散户+消费者”新型电子商务圈,提出电子商务扶贫应该以效果为导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发展当地农业优势和最大限度的解决贫困户就业,以实现预期的扶贫效果。
以上研究成果是从“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对电子商务在扶贫战略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已有的文献研究从不同方面对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国外研究现状
阿玛蒂亚(2001)提出权利贫困的思想,并把产生贫困产生的原因归结于不平等的享受权利的现状,权利与分配的矛盾致使出现了贫困的现实。美国学者威廉阿瑟刘易斯(1994)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存在巨大的差异。纳尔逊(1956)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会经历一段“低水平的均衡陷阱”时期,新增的财富在这期间会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该理论主要涉及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三方面的关系。作者认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上升的因素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因此只有扩大投资规模才能解决投资产出滞后于人口增长的困境,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阅览大量电商扶贫文献和相关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文献进行科学筛选,深入了解互联网+视角下电商扶贫的发展和创新。
案例分析法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浙江省遂昌县的电商发展案例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具体法问题具体分析,印证先前章节的分析结论、总结其经验或教训,以期为浙江省遂昌县电商扶贫的变迁和发展提供借鉴。
访谈法
本文在掌握相应的电商扶贫的历史和理论前提下,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对电子商务运作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实际访谈,在实践中寻找电子商务在扶贫体系中的问题,并寻找原因。
系统分析法
本文在参阅大量有关电子商务和扶贫政策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总结,提出电子商务在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研究思路
首先基于“互联网+农业”的视角分析遂昌县在电子商务扶贫战略中的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然后分析遂昌县在电商扶贫中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互联网+农业”视角下提出电商扶贫发展优化措施。
二、遂昌县电商扶贫仍存在的挑战
遂昌概况
拥有22.74万人口的遂昌县总面积为2510平方千米,是我国浙江省丽水市的一个贫困县,其中山地面积占遂昌县的88.84%,是个典型的山地县。2012年遂昌县实现生产总值76.71亿元,其中农业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