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万全集团财务外包风险分析(附件)
财务会计外包作为服务外包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财务会计外包,因为财务会计外包不仅仅能使公司将更多的精力发展具有自我优势的业务上,同时可以使公司灵活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减轻公司的管理压力和管理成本,增强其竞争力?可是,大多数公司在具有财务会计外包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担负一些财务会计外包所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如果公司不能的控制好财务会计外包带来的一些风险,反而会对公司产生不良效应?本文以宝鸡万全集团为切入点,探讨了万全集团财务会计外包的一系列风险?本文首先研究的论文的写作背景等内容,同时对国内外的研究综述进行了概述,与此同时阐述了财务外包的相关理论,运用了案例分析法,从万全集团财务外包风险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万全集团财务会计外包风险提出防范建议? 1
目录
Abstract 2
1、绪论 4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1.1研究目的 4
1.1.2研究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国外研究现状 4
1.2.2国内研究现状 5
2、财务外包理论概述 5
2.1财务外包概述 5
2.2财务外包内容 6
3、公司财务外包存在的风险 7
3.1公司财务外包前后的财务状况 7
3.2公司财务外包的三大风险 8
3.2.1公司内部的风险 8
3.2.2外包合同的风险 9
3.2.3外包服务商风险 10
4、宝鸡完全集团应对财务外包问题的对策 12
4.1加强公司内部的管理 12
4.1.1提高财务会计外包的决策能力 12
4.1.2加强公司在职财务人员的培养 13
4.2降低外包合同风险的建议 14
4.3降低外包服务商风险的建议 15
4.3.1谨慎选择外包服务商 15
4.3.2加强与服务商沟通 16
4.3.3使用保险和担保方式转移外包风险 16
5、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1、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1研究目的
企业资源的多寡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标尺,然而任何一家企业,其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让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与其极力拓展自己的资源,不如对本企业现有的资源善加利用,集中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有益的业务上面,同时积极寻求外部资源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例如企业中一些复杂的操作性业务流程留在公司内部既不利于绩效的提高,也不利于成本的控制,更别提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了。如果能够用较低的成本换回高质量的服务,把这些业务移转到能够提供外位服务而且人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不失为明智之举。
1.1.2研究意义
本文探讨的宝鸡万全集团所进行的外包业务正是财务流程外包。财务流程作业量,处理的繁琐和重复性决定了这一外包项目进行的必然性,然而由于财务流程包含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企业关键数据等又给这样一个敏感的外包业务是否具有可行性打上了问号。如何能在财务外包的潮流中既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又提高效率也成为了宝鸡万全集团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宝鸡万全集团财务外包项目的研究,分析了财务外包面临的风险,提出预防措施及相关建议。有利于企业在做出财务外包决策后对风险有所掌控及加强预防措施。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Heywood(2001)认为:外包是企业将内部的一项或多项工作,移交给个外部服务商,由这个服务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期内提供特定的服务。Berggen(2004)指出外包容易使得员工减少学习的机会,降低学习的热情,导致员工丧失进取心,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限制企业的发展,并提出四种外包风险因素:合作不信任风险、核心竞争力丧失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企业与外包服务商的合作中断风险。Clemons,Hitt(2010)从定性方面分析外包风险的因素:信息泄漏或者被窃取风险、合同漏洞风险、道德风险和外包合作中断风险等。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年来,财务外包作为新兴的外包内容迅速发展。我国学者针对财务外包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于财务外包的研究主要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孟翠湖、宋小川(2012)在研究中提出,财务外包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处于相同国家的两家公司之间的外包合作,即对国内的企业进行外包服务;另一种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外包,即对国外的企业进行外包服务。孔庆娟(2011)的研究将财务外包分为四种模式:网络财务软件、购进策略、选择性外包、整体性外包。谢美萍,陆志平(2013)以财务外包运作的双方即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把财务外包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中心依附型、强强联合型、共生网络型。曾人魁、童汝根(2014)的研究根据企业财务外包的内容分为部分财务外包、完全财务外包、项目财务外包等形式。戴福祥、石银萍、吕利平(2015)的研究提出了三种财务外包风险:外包服务商选择风险、企业信息流失风险、外包活动失败风险,并针对所提出的风险总结了四项财务外包风险防范措施:谨慎选择外包服务商、合理选择外包方式、加强与服务商沟通与监控、逮立激励与惩罚机制。杨娟、杨晶和刘强(2016)的研究提出外包的风险还包括:外包价格难以确定、企业对外包出去的业务控制难度加大以及业务外包对企业员工造成不良的风险等。
2、财务外包理论概述
2.1财务外包概述
关于财务外包的概念,大都归纳如下:财务外包是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将自身财务工作中的某些业务或职能委托专业机构代为执行和操作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
财务外包的产生是基于以下三种理论: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财务外包是企业的一项战略决策,企业针对其中属于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和活动要求严格管理和控制,非核心竞争力的活动则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外包,使企业和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二是交易费用理论,通过财务外包可以使企业在市场面前的应变能力加强,更具备竞争优势。三是资源基础理论,通常情况下价值越高的资源往往稀缺程度也越高,并且这些资源难以被取代和模仿,企业对资源的探寻、开发、积累、整合与配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因此将财务工作外包能强调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2.2财务外包内容
近年来,由于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化以及财务决策功能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决策中扮演角色的越发重要,财务操作流程的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因此,财务外包内容也从最初的基本数据的处理,升级到现今对企业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领域,如财务预算、管理会计等。目前,财务外包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
Abstract 2
1、绪论 4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1.1研究目的 4
1.1.2研究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国外研究现状 4
1.2.2国内研究现状 5
2、财务外包理论概述 5
2.1财务外包概述 5
2.2财务外包内容 6
3、公司财务外包存在的风险 7
3.1公司财务外包前后的财务状况 7
3.2公司财务外包的三大风险 8
3.2.1公司内部的风险 8
3.2.2外包合同的风险 9
3.2.3外包服务商风险 10
4、宝鸡完全集团应对财务外包问题的对策 12
4.1加强公司内部的管理 12
4.1.1提高财务会计外包的决策能力 12
4.1.2加强公司在职财务人员的培养 13
4.2降低外包合同风险的建议 14
4.3降低外包服务商风险的建议 15
4.3.1谨慎选择外包服务商 15
4.3.2加强与服务商沟通 16
4.3.3使用保险和担保方式转移外包风险 16
5、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1、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1研究目的
企业资源的多寡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标尺,然而任何一家企业,其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让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与其极力拓展自己的资源,不如对本企业现有的资源善加利用,集中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有益的业务上面,同时积极寻求外部资源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例如企业中一些复杂的操作性业务流程留在公司内部既不利于绩效的提高,也不利于成本的控制,更别提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了。如果能够用较低的成本换回高质量的服务,把这些业务移转到能够提供外位服务而且人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不失为明智之举。
1.1.2研究意义
本文探讨的宝鸡万全集团所进行的外包业务正是财务流程外包。财务流程作业量,处理的繁琐和重复性决定了这一外包项目进行的必然性,然而由于财务流程包含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企业关键数据等又给这样一个敏感的外包业务是否具有可行性打上了问号。如何能在财务外包的潮流中既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又提高效率也成为了宝鸡万全集团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宝鸡万全集团财务外包项目的研究,分析了财务外包面临的风险,提出预防措施及相关建议。有利于企业在做出财务外包决策后对风险有所掌控及加强预防措施。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Heywood(2001)认为:外包是企业将内部的一项或多项工作,移交给个外部服务商,由这个服务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期内提供特定的服务。Berggen(2004)指出外包容易使得员工减少学习的机会,降低学习的热情,导致员工丧失进取心,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限制企业的发展,并提出四种外包风险因素:合作不信任风险、核心竞争力丧失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企业与外包服务商的合作中断风险。Clemons,Hitt(2010)从定性方面分析外包风险的因素:信息泄漏或者被窃取风险、合同漏洞风险、道德风险和外包合作中断风险等。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年来,财务外包作为新兴的外包内容迅速发展。我国学者针对财务外包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于财务外包的研究主要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孟翠湖、宋小川(2012)在研究中提出,财务外包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处于相同国家的两家公司之间的外包合作,即对国内的企业进行外包服务;另一种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外包,即对国外的企业进行外包服务。孔庆娟(2011)的研究将财务外包分为四种模式:网络财务软件、购进策略、选择性外包、整体性外包。谢美萍,陆志平(2013)以财务外包运作的双方即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把财务外包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中心依附型、强强联合型、共生网络型。曾人魁、童汝根(2014)的研究根据企业财务外包的内容分为部分财务外包、完全财务外包、项目财务外包等形式。戴福祥、石银萍、吕利平(2015)的研究提出了三种财务外包风险:外包服务商选择风险、企业信息流失风险、外包活动失败风险,并针对所提出的风险总结了四项财务外包风险防范措施:谨慎选择外包服务商、合理选择外包方式、加强与服务商沟通与监控、逮立激励与惩罚机制。杨娟、杨晶和刘强(2016)的研究提出外包的风险还包括:外包价格难以确定、企业对外包出去的业务控制难度加大以及业务外包对企业员工造成不良的风险等。
2、财务外包理论概述
2.1财务外包概述
关于财务外包的概念,大都归纳如下:财务外包是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将自身财务工作中的某些业务或职能委托专业机构代为执行和操作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
财务外包的产生是基于以下三种理论: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财务外包是企业的一项战略决策,企业针对其中属于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和活动要求严格管理和控制,非核心竞争力的活动则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外包,使企业和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二是交易费用理论,通过财务外包可以使企业在市场面前的应变能力加强,更具备竞争优势。三是资源基础理论,通常情况下价值越高的资源往往稀缺程度也越高,并且这些资源难以被取代和模仿,企业对资源的探寻、开发、积累、整合与配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因此将财务工作外包能强调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2.2财务外包内容
近年来,由于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化以及财务决策功能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决策中扮演角色的越发重要,财务操作流程的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因此,财务外包内容也从最初的基本数据的处理,升级到现今对企业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领域,如财务预算、管理会计等。目前,财务外包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