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分析及措施以红豆集团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企业仅靠提高价格增加利润的手段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因而,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间接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然而,就目前而言,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以文献归纳法及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对企业的事中成本控制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对企业生产的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制造费用进行分析,进而发现企业存在人工成本与其劳动生产率不符、直接材料过度浪费以及制造费用浪费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包括调整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控制直接材料消耗以及合理配置制造费用,从而提升企业盈利空间,增加市场竞争力。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3
2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1成本控制的定义 4
2.2成本控制的分类 4
2.3成本控制指标分析 4
2.3.1人工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关系指标 4
2.3.2直接材料占材料成本比例指标 5
2.3.3制造费用占总成本比例指标 5
3 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3.1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现状 6
3.1.1人工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不符 6
3.1.2直接材料的过度损耗 7
3.1.3制造费用的浪费 8
3.2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8
3.2.1劳动生产率与人工工资不成比例 8
3.2.2缺少合理分配直接材料的意识 8
3.2.3能源动力的消耗存在浪费现象 8
4 红豆集团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4.1 红豆集团的成本控制现状 9
4.1.1 劳动生产率不足,生产周期延长 9
4.1.2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大 9
4.1.3 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过高 10
4.2 红豆集团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4.2.1生产周期延长,人工工资成本增加 11
4.2.2 直接材料实际消耗大 11
4.2.3能源动力的管理不完善 11
4.3红豆集团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4.3.1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11
4.3.2严格控制直接材料的消耗 11
4.3.3完善能源动力管理机制 12
5 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5.1调整人工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 13
5.2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安排直接材料 13
5.3改善对能源动力的使用,减少浪费现象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近年来,本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既要面对国内不断涌现出的新兴企业的冲击,又要面临国外知名企业的强势来袭。可以说许多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利润逐年减少,经济效益也大不如前,最终造成一些企业被收购甚至是破产的局面。因此,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这些企业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企业不能仅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应该从成本考虑,通过有效地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仅依靠提高商品价格来增加利润的手段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而对成本的控制则可以间接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但事实上,企业还未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此,希望通过研究企业现有的成本控制机制,并以红豆集团为例,重点探究其在事中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与之对应的具体解决措施,从而改善该集团的成本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具体企业的问题中得出普遍企业的共性,在对此,提出适用于普遍企业的解决促措施。
1.2.2研究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能够初步了解现有的成本控制方式,并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成本控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内普遍企业成本控制及红豆集团的内部成本控制现状分析,通过完善措施来减少问题的存在,从而促进企业提高成本控制的能力。由此,企业能提升盈利空间,保证市场占有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仍有一席之地。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首先,美国的Charles T. Horngren(2012)在《 Management accounting 》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于成本核算,还应该要关注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1]他通过引用具体的企业案例更明确的阐述其观点,但他的研究也只局限于成本控制的理论知识,并没有用实践去证明他观点的准确性、合理性。
其次,美国哈弗商学院的Anthony N. Robert(2013)出版《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该书涵盖了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内容和案例,旨在帮助管理者获取有关成本控制系统如何实施、贯彻的知识,[2]但本书对管理者具体该如何对成本进行控制没有明确的方法,例如员工管理机制等,并且研究比较单一,没有涉及到成本控制中其他方面。
最后,日本的堀口敬(2013)在《成本管理》中对企业如何降低成本做出了指导,但成本控制的研究是建立在其本国企业的基础上,由于国情的不同,一些内容无法在国内实践,但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3]。
1.3.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且是借助于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得出符合我国经济的研究成果。
王萍(2013)在《浅谈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发展途径》中分析了我国企业的的发展现状,以此提出加强成本控制的途径。[4]但文章的内容比较笼统,未有更细化的研究,并且内容是偏向理论性的,没有实践的支撑。
付显锋(2014)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中阐述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就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5]但其文章的切入点比较宽泛,不够详细,不利于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研究。
余祖慧(2014)在《基于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研究》中,介绍了生产成本的构成以及成本控制的实践,但内容相对片面,仅仅阐述了材料成本控制和人工成本控制,文章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目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内容。[6]但由于是针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 3
2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1成本控制的定义 4
2.2成本控制的分类 4
2.3成本控制指标分析 4
2.3.1人工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关系指标 4
2.3.2直接材料占材料成本比例指标 5
2.3.3制造费用占总成本比例指标 5
3 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3.1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现状 6
3.1.1人工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不符 6
3.1.2直接材料的过度损耗 7
3.1.3制造费用的浪费 8
3.2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8
3.2.1劳动生产率与人工工资不成比例 8
3.2.2缺少合理分配直接材料的意识 8
3.2.3能源动力的消耗存在浪费现象 8
4 红豆集团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4.1 红豆集团的成本控制现状 9
4.1.1 劳动生产率不足,生产周期延长 9
4.1.2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大 9
4.1.3 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过高 10
4.2 红豆集团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4.2.1生产周期延长,人工工资成本增加 11
4.2.2 直接材料实际消耗大 11
4.2.3能源动力的管理不完善 11
4.3红豆集团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4.3.1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11
4.3.2严格控制直接材料的消耗 11
4.3.3完善能源动力管理机制 12
5 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5.1调整人工工资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 13
5.2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安排直接材料 13
5.3改善对能源动力的使用,减少浪费现象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近年来,本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既要面对国内不断涌现出的新兴企业的冲击,又要面临国外知名企业的强势来袭。可以说许多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利润逐年减少,经济效益也大不如前,最终造成一些企业被收购甚至是破产的局面。因此,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这些企业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企业不能仅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应该从成本考虑,通过有效地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仅依靠提高商品价格来增加利润的手段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而对成本的控制则可以间接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但事实上,企业还未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此,希望通过研究企业现有的成本控制机制,并以红豆集团为例,重点探究其在事中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与之对应的具体解决措施,从而改善该集团的成本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具体企业的问题中得出普遍企业的共性,在对此,提出适用于普遍企业的解决促措施。
1.2.2研究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能够初步了解现有的成本控制方式,并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成本控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内普遍企业成本控制及红豆集团的内部成本控制现状分析,通过完善措施来减少问题的存在,从而促进企业提高成本控制的能力。由此,企业能提升盈利空间,保证市场占有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仍有一席之地。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首先,美国的Charles T. Horngren(2012)在《 Management accounting 》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于成本核算,还应该要关注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1]他通过引用具体的企业案例更明确的阐述其观点,但他的研究也只局限于成本控制的理论知识,并没有用实践去证明他观点的准确性、合理性。
其次,美国哈弗商学院的Anthony N. Robert(2013)出版《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该书涵盖了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内容和案例,旨在帮助管理者获取有关成本控制系统如何实施、贯彻的知识,[2]但本书对管理者具体该如何对成本进行控制没有明确的方法,例如员工管理机制等,并且研究比较单一,没有涉及到成本控制中其他方面。
最后,日本的堀口敬(2013)在《成本管理》中对企业如何降低成本做出了指导,但成本控制的研究是建立在其本国企业的基础上,由于国情的不同,一些内容无法在国内实践,但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3]。
1.3.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且是借助于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得出符合我国经济的研究成果。
王萍(2013)在《浅谈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发展途径》中分析了我国企业的的发展现状,以此提出加强成本控制的途径。[4]但文章的内容比较笼统,未有更细化的研究,并且内容是偏向理论性的,没有实践的支撑。
付显锋(2014)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中阐述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就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5]但其文章的切入点比较宽泛,不够详细,不利于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研究。
余祖慧(2014)在《基于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研究》中,介绍了生产成本的构成以及成本控制的实践,但内容相对片面,仅仅阐述了材料成本控制和人工成本控制,文章中并没有涉及到有关目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内容。[6]但由于是针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