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改进(附件)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理论界、银行界不少人在研究,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得到不断的提高[1]。但是目前还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效率和水平。本文以新疆省农业银行为例,深入调研分析其在内部控制效率和水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核心的方面是规范管理制度。因此,建立一个有效性的内部控制模式和完善控制系统,提高员工素质以及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对该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2]达到实现内部有效控制。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定义 4
2.2 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4
3 新疆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6
3.2 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 6
3.3 传统管理模式与控制框架的矛盾 6
3.4 内容控制的模式致使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低效 7
3.5 缺乏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7
3.6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系统不完备 7
3.7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 8
4 新疆农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
4.1 建设良好的环境系统 9
4.2 实现目标管理的良性动循环过程 9
4.3 建设良好的风险评估系统 9
4.4 完善过程管理 10
4.5 实现沟通系统的有效运行 10
4.6 加强监督系统建设 10
4.7 加强测试评价系统建设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1990年,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百分比已经超过了20%,然而全部的逾期减值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导致全国范围内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业全行业亏损,尤其在1994年和1995年表现更甚[3]。造成损坏的原因是因为商业银行没有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导致内部控制过于宽松,市场风险过大,同时面临着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4]。为了控制坏账和金融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大范围的内部控制,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控制财务风险从而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有效地在我们的银行账号看到明显变化。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在1999年的不良贷款超过了1万亿元。2003年6月,不良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达3.2万亿元,这使我们必须反思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着缺陷[5]。为了解决效率低下的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应继续进行深入的讨论。在我国的研究潮流中,新疆省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改进,这个论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银行界不少人在研究,使银行的内部控制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进一步的研究[6]。
1.2 研究意义
自1980年以来,新疆省农业银行,开始严格执行内部控制,但与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相比,财务风险没有减少,反而更高[7]。原因有许多,但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农业银行传统内部控制模式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内部控制的理念不清晰,引导道路的方向不明确,违背金融风险,造成效率低下[8]。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大部分银行业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借鉴国外金融风险防范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内部控制的方法,可以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可见,研究新疆省农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是至关紧要的。因此,本文以新疆农业银行为例,研究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促进新疆省农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 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9]。内部控制在50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年时间[10]。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 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 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 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 SarbanesOxley Act)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1.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仍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政府颁布的法规从外部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规范[11]。陈元燮(1998)分析了使用视图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结构的系统点,并指出控制不良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来控制失败的原因是无效的内部控制王顺(1999年)在制度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下,根据COSO报告分析的要求,指出,监管限制未能降低内部控制制度的负面影响;覃辉(2000)从中国深圳分行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践,分析了我国农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模式类型元素必要性;董青(2001年)具体实施了,基于中国分公司湖南省农业银行,提出农业银行在银行体系的分析建立的内部控制要求的有效制度[12]。李明辉,王学军(2004年)重点信息披露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并指出了对银行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上市银行来说,加强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是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周郑冰(2005)通过《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标准》介绍了相关分析制定的农业银行内部控制标准的重要性[13]。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定义
国外较为经典的是 ASB 对内部控制的定义。1972 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15]。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定义 4
2.2 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4
3 新疆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6
3.2 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 6
3.3 传统管理模式与控制框架的矛盾 6
3.4 内容控制的模式致使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低效 7
3.5 缺乏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7
3.6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系统不完备 7
3.7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 8
4 新疆农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
4.1 建设良好的环境系统 9
4.2 实现目标管理的良性动循环过程 9
4.3 建设良好的风险评估系统 9
4.4 完善过程管理 10
4.5 实现沟通系统的有效运行 10
4.6 加强监督系统建设 10
4.7 加强测试评价系统建设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1990年,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百分比已经超过了20%,然而全部的逾期减值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导致全国范围内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业全行业亏损,尤其在1994年和1995年表现更甚[3]。造成损坏的原因是因为商业银行没有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导致内部控制过于宽松,市场风险过大,同时面临着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4]。为了控制坏账和金融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大范围的内部控制,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控制财务风险从而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有效地在我们的银行账号看到明显变化。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在1999年的不良贷款超过了1万亿元。2003年6月,不良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达3.2万亿元,这使我们必须反思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着缺陷[5]。为了解决效率低下的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应继续进行深入的讨论。在我国的研究潮流中,新疆省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改进,这个论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银行界不少人在研究,使银行的内部控制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进一步的研究[6]。
1.2 研究意义
自1980年以来,新疆省农业银行,开始严格执行内部控制,但与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相比,财务风险没有减少,反而更高[7]。原因有许多,但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农业银行传统内部控制模式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内部控制的理念不清晰,引导道路的方向不明确,违背金融风险,造成效率低下[8]。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大部分银行业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借鉴国外金融风险防范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内部控制的方法,可以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可见,研究新疆省农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是至关紧要的。因此,本文以新疆农业银行为例,研究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促进新疆省农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 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9]。内部控制在50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年时间[10]。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 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 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 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 SarbanesOxley Act)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1.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仍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政府颁布的法规从外部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规范[11]。陈元燮(1998)分析了使用视图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结构的系统点,并指出控制不良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来控制失败的原因是无效的内部控制王顺(1999年)在制度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下,根据COSO报告分析的要求,指出,监管限制未能降低内部控制制度的负面影响;覃辉(2000)从中国深圳分行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践,分析了我国农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模式类型元素必要性;董青(2001年)具体实施了,基于中国分公司湖南省农业银行,提出农业银行在银行体系的分析建立的内部控制要求的有效制度[12]。李明辉,王学军(2004年)重点信息披露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并指出了对银行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上市银行来说,加强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是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周郑冰(2005)通过《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标准》介绍了相关分析制定的农业银行内部控制标准的重要性[13]。
2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定义
国外较为经典的是 ASB 对内部控制的定义。1972 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