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工公司经营风险分析(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船舶制造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与社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但能使中国船舶制造产业构造进一步提升,还能帮助减轻就业压力。但同时由于船舶制造业有一定滞后性,这使得中国船舶制造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提前发现并提前解决高能耗所带来的自身发展与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本课题希望对预测公司经营风险的产生轨迹与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帮助,尽量未雨绸缪,使公司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Key words: Management risk; The ship manufacturing;Sales of risk;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目 录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论题的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2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2.1经营风险的定义 4
2.2经营风险的特征 4
2.3经营风险的分类 4
2.3.1销售风险 4
2.3.2应收账款风险 4
2.3.3流动资金风险 5
2.4中国船舶制造企业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
2.4.1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5
2.4.2相关行业的不稳定因素 5
2.4.3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稳定因素 5
3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分析
3.1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6
3.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7
3.2.1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 7
3.2.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评价 9
4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措施
4.1销售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4.2流动资金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6
3.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7
3.2.1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 7
3.2.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评价 9
4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措施
4.1销售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4.2流动资金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选题目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与国际化趋势中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然而,新发展环境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处在公司自身角度来看,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有着各种风险,但因为公司经营者对经营风险的预测也不全面,所以,公司经营者对风险预防和掌控始终不够主动。为了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升竞争力、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探讨经营风险,建立适合公司的经营风险预防与掌控是至关重要。
1.1.2研究意义
假如说目前国际性经济下滑、外需疲软是船舶制造企业遇到“寒冬”的外部原因,那缺少风险预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好则是内部原因[1]。因为外部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本论文把风险评估理论融入到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中去,所构建的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优化决策和风险评估,为丰富此公司的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更深的研究线索。如果船舶制造公司不重视发展项目本身风险,在项目中没有做出客观的风险评估并及时实施相应措施,则船舶制造公司就有可能会遭到投资失败的命运,还有可能因为企业没有办法及时的归还租金而导致公司的信贷危机,让公司处于不利的发展状态[2]。
1.2国内外关于论题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93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罗门.许布纳博士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个保险问题会议上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3]。
1956年,拉赛尔.加拉尔在《哈佛商学评论》上发表的名为《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名词》的文章最早论及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4]。
K.Akatsuka,HeatherK.Leggate(2001)在《船舶工业外汇汇率风险的认知》一文中分析了外汇汇率变动对船舶业的影响[5]。
Athena Roumboutsos,Nikitas Nikitakos,Steanos Gritzalis(2005)在《船舶企业的信息技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结构》中构建了适合船舶业的风险评估管理系统 [6]。
国外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理论真正发展起来经历了传统风险管理与整体化风险管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一阶段发生的多起重大科技灾难,使人们意识到,风险管理的思想仅仅用于保险行业己经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公司管理的想法逐渐形成。第二阶段: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以零散的方式管理公司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公司的角度看风险,于是产生了整体化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
1.2.2国内研究现状
李筱光(2006)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中将风险分为企业一般经营中的风险和国际化带来的特殊风险,分析了国际化企业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给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体系[7]。
王森涛(2007)在《2007年船舶企业的风险管理年》一文中就指出,世界经济是由美国的消费者和中国的生产者共同组成的两个轮子向前运动,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如果造成未来经济出现较大波动,航运业和造船业将收到较大打击,所以对企业而言,2007年应该成为风险管理年,从而抵御未来可能的经济风险[8]。
扎世君,李角奇(2008)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及措施》中指明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必然,公司需要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的识别,排序与控制,建立可选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保证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与有效性[9]。
张应语,黎小平(2008)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结构特性及影响因素》中阐述了风险管理模式的概念、内涵及其组成结构,分析了基于管理模式的风险管理系统的组成,运用IDEFO方法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集成控制模型[10]。
叶剑涛(2009)在《造船企业的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中对造船企业的合同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合同、加强企业管理、优化货币组合等风险防范措施[11]。
黄安平,卢方卫(2010)在《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要素分析》一文中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思想,即公司风险的评估包括内外部风险评估,动态风险与静态风险的评估,风险客观大小与风险容忍度的评估,并分析了公司现有的风险管理能力,给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机制与管理方法[12]。
现今国内的研究者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整体性的风险管理阶段。因船舶的建造时间长,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马上对船舶业的生产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到2009年才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影响,我国船舶企业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的部分船厂承接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论题的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2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2.1经营风险的定义 4
2.2经营风险的特征 4
2.3经营风险的分类 4
2.3.1销售风险 4
2.3.2应收账款风险 4
2.3.3流动资金风险 5
2.4中国船舶制造企业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
2.4.1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5
2.4.2相关行业的不稳定因素 5
2.4.3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稳定因素 5
3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分析
3.1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6
3.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7
3.2.1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 7
3.2.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评价 9
4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措施
4.1销售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4.2流动资金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6
3.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7
3.2.1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识别 7
3.2.2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评价 9
4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措施
4.1销售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4.2流动资金风险的控制措施 10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选题目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与国际化趋势中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然而,新发展环境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处在公司自身角度来看,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有着各种风险,但因为公司经营者对经营风险的预测也不全面,所以,公司经营者对风险预防和掌控始终不够主动。为了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升竞争力、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探讨经营风险,建立适合公司的经营风险预防与掌控是至关重要。
1.1.2研究意义
假如说目前国际性经济下滑、外需疲软是船舶制造企业遇到“寒冬”的外部原因,那缺少风险预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好则是内部原因[1]。因为外部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本论文把风险评估理论融入到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中去,所构建的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优化决策和风险评估,为丰富此公司的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更深的研究线索。如果船舶制造公司不重视发展项目本身风险,在项目中没有做出客观的风险评估并及时实施相应措施,则船舶制造公司就有可能会遭到投资失败的命运,还有可能因为企业没有办法及时的归还租金而导致公司的信贷危机,让公司处于不利的发展状态[2]。
1.2国内外关于论题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93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罗门.许布纳博士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个保险问题会议上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3]。
1956年,拉赛尔.加拉尔在《哈佛商学评论》上发表的名为《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名词》的文章最早论及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4]。
K.Akatsuka,HeatherK.Leggate(2001)在《船舶工业外汇汇率风险的认知》一文中分析了外汇汇率变动对船舶业的影响[5]。
Athena Roumboutsos,Nikitas Nikitakos,Steanos Gritzalis(2005)在《船舶企业的信息技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结构》中构建了适合船舶业的风险评估管理系统 [6]。
国外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理论真正发展起来经历了传统风险管理与整体化风险管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一阶段发生的多起重大科技灾难,使人们意识到,风险管理的思想仅仅用于保险行业己经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公司管理的想法逐渐形成。第二阶段: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意识到以零散的方式管理公司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公司的角度看风险,于是产生了整体化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
1.2.2国内研究现状
李筱光(2006)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中将风险分为企业一般经营中的风险和国际化带来的特殊风险,分析了国际化企业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给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体系[7]。
王森涛(2007)在《2007年船舶企业的风险管理年》一文中就指出,世界经济是由美国的消费者和中国的生产者共同组成的两个轮子向前运动,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如果造成未来经济出现较大波动,航运业和造船业将收到较大打击,所以对企业而言,2007年应该成为风险管理年,从而抵御未来可能的经济风险[8]。
扎世君,李角奇(2008)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及措施》中指明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必然,公司需要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的识别,排序与控制,建立可选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保证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与有效性[9]。
张应语,黎小平(2008)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结构特性及影响因素》中阐述了风险管理模式的概念、内涵及其组成结构,分析了基于管理模式的风险管理系统的组成,运用IDEFO方法建立了风险管理系统集成控制模型[10]。
叶剑涛(2009)在《造船企业的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中对造船企业的合同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合同、加强企业管理、优化货币组合等风险防范措施[11]。
黄安平,卢方卫(2010)在《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要素分析》一文中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思想,即公司风险的评估包括内外部风险评估,动态风险与静态风险的评估,风险客观大小与风险容忍度的评估,并分析了公司现有的风险管理能力,给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机制与管理方法[12]。
现今国内的研究者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整体性的风险管理阶段。因船舶的建造时间长,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马上对船舶业的生产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到2009年才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影响,我国船舶企业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的部分船厂承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