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附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开始广泛地运用内部控制管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经济状况都不是十分理想,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存在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关键。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淮安新欣企业为例,具体分析,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内部控制,控制制度,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
2.1 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性 1
2.2 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2
2.3 内控监督不到位 2
2.4 对内控制度认识有片面性 3
3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
3.1 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 4
3.2 人力资源管理混乱 4
3.3 信息与沟通不畅 5
3.4 缺乏激励监督制度 5
3.5 没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5
4 淮安新欣企业案例分析 6
4.1 淮安新欣企业基本情况 6
4.2 淮安新欣企业案例剖析 7
5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8
5.1 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8
5.2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8
5.3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9
5.4 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10
5.5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 10
5.6 增强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力 11
5.7 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内部控制的研究思想是神秘而悠长的,理念的来源是一系列不同企业所指定的管理办法和企业的文化差异。在很早之前,内部控制就开始发展了,一些国外发达企业积极建设内部控制,中国也紧随脚步,虽起步晚,但效果还是显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逐渐走向完善,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形成了一套属于内部控制自己的会计理论体系[1]。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国内外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本文以淮安新欣企业为例,以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针对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现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如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并且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仔细地研究,立足于中国国情,运用内部控制理论和现状分析,从企业治理角度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强化全员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力、增强信息交流和沟通等。以此达到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企业资金的完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2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从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企业的一切决策和一切经营管理工作都不能脱离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为了能够实现有效的管理,内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让企业实现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
2.1 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性
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要求企业有全面的内部控制,但无论怎么认真地计划与实施,企业也难以全方面做到。第一,企业员工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从简单至繁琐的认知,可以看出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很难做到全方面兼顾,所以就会出现有时候在工作中,实际操作环节和一开始制定的内部控制计划不一致。第二,随着企业和社会的逐渐发展进步,经济大环境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随之变化,那么就会出现滞后性,进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一定的漏洞与风险[12]。
2.2 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一个企业的运营指标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所共同确立的。各个部门拥有不一样的职权管理,彼此协调合作,才能有效制衡企业治理结构。
当前企业一般是家族企业,那么它的产权结构就比较复杂,受企业规模、财务能力、人力资源等限制,企业会计机构中职位设置交叉重叠的情况层出不穷,职位职责不清,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在用人方面就会优先亲戚家属,这样不仅会影响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而且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治理结构有负面的影响。所以就会出现处理问题时会看人面子,优柔寡断,各部门职员分工不明确,往往一个人能做的要消耗两个人的劳动力等问题,从而阻挡了整个团队的进度。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存在着不够全面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部门和员工在企业每一个业务领域和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所以难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发展的企业治理结构[7]。
企业经常采取垂直管理的会计机构模式,这种模式有着管理跨度比较小,幅度偏狭窄的特点,只有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预防、检测并改正错误,而且还可以保证会计数据等资料的真实完整,从而达到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的目的。
像一些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有形无实,存在股权、董事会人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董事会时董事提名遭到大股东的封杀,导致下面小股东对企业事态发展一筹莫展,提不起参与的兴趣,更因缺乏内部控制机构的监督,最终致使小股东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15]。
2.3 内控监督不到位
很多企业尚未执行不相容分岗制度,各个部门之间不相互配合,不协调合作,无法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检查,容易发生舞弊行为。任何一项制度都得有全方面的监督,监督是为了保证职工更积极地去工作,完善企业所发行的制度,更有力地执行内控活动。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既包括政府监督又包括社会监督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是即使有这么全面的监督体系,对企业的监督还是不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权限过小,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当中,审计成本预算在管理上缺少系统性,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不全面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当前,许多企业并没有单独核算内部审计成本,独立性不高,一般是依附在其他部门上而不是单独设置一个部门,这就造成了企业中的内部审计成本在管理上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0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