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的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附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高新技术产业已日趋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就一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高新科技产业有效催化剂的风险投资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投资人才匮乏、投资环境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还没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退出渠道不顺畅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从积极开拓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开辟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渠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完善投资环境、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培养风投企业的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就如何破解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和举措。关键词 风险投资;发展现状;障碍;对策
目 录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本文研究重点 4
2风险投资概述 4
2.1风险投资含义 4
2.2风险投资特征 4
3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状况概述 6
3.1发展历程 6
3.2发展现状 6
3.3发展领域 7
4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及成因分析 8
4.1风险资本来源单一,投资规模小 8
4.2风险融资渠道不畅 8
4.3风险投资外部环境缺乏 8
4.4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 9
4.5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稀缺 9
4.6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10
4.7 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不足 10
5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对策 10
5.1积极开拓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11
5.2开辟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渠道 11
5.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投资环境 12
5.4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12
5.5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13
5.6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律法规 13
5.7培养风投企业的创新能力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 17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任何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高新技术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新引擎。不论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的知识时代,科技的发展不仅将带来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它通过改变生产的固有模式以及手段,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与国家及个人息息相关。
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高新企业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存。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要想实现飞跃式发展,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的经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而风险投资追求长期资本收益、扩散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契合了高技术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寻找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当前国内创新创业的发展势头正处于旺盛状态,整体的国家经济也是不断上升,在这个大环境的激励下,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也呈现蓬勃态势。为了将企业和国家的整体实力进一步优化提升,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风险投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的发展,通过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内大质量。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法律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退出渠道不畅等等,这些障碍都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程也必然要更加高效的推进下去,这对我国来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胡毓璐(2010)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效的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贾长来(2006)认为国家必须保持风险投资业在市场中正常运行,国家以及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确保风险投资业能在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陈工孟(2009)指出,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一定的贡献的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风险投资额的数量和投资公司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区域,这样的情况将严重阻碍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程。
刘鹏和赵宇蓉(2015)指出,我国整体的经济以及社会大背景将决定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法律环境的支持。尽管我国的风险投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风险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欠缺,导致我国风险投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整体上看,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当然,近几年来,我国也已经完成了对一些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的修正,即便如此仍然难以满足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需要。同样,朱智恒(2015)也认为风险投资的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行业运行机制提供标准,拓宽融资渠道。
施琴芬和崔志明(2002)指出风险投资与整个资本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我国公开资本市场和良好的筹资环境的欠缺,影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郑文萍(2005)同样指出风险投资的核心机制就是退出机制,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的支持,风险投资就难以正常运转,也无法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钟恒(1996)认为,我国风险资本来源单一,缺乏专业人员操作。在当今的经济局势下,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狭窄,现金流量有限,造成了投资行为不规范,投资能力较弱。此外,我国缺乏精通风险运作、具有管理经验和金融投资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目 录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本文研究重点 4
2风险投资概述 4
2.1风险投资含义 4
2.2风险投资特征 4
3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状况概述 6
3.1发展历程 6
3.2发展现状 6
3.3发展领域 7
4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及成因分析 8
4.1风险资本来源单一,投资规模小 8
4.2风险融资渠道不畅 8
4.3风险投资外部环境缺乏 8
4.4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 9
4.5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稀缺 9
4.6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10
4.7 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不足 10
5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对策 10
5.1积极开拓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11
5.2开辟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渠道 11
5.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投资环境 12
5.4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12
5.5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13
5.6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律法规 13
5.7培养风投企业的创新能力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 17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任何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高新技术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新引擎。不论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的知识时代,科技的发展不仅将带来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它通过改变生产的固有模式以及手段,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与国家及个人息息相关。
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高新企业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存。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要想实现飞跃式发展,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的经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而风险投资追求长期资本收益、扩散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契合了高技术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寻找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当前国内创新创业的发展势头正处于旺盛状态,整体的国家经济也是不断上升,在这个大环境的激励下,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也呈现蓬勃态势。为了将企业和国家的整体实力进一步优化提升,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风险投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的发展,通过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内大质量。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法律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退出渠道不畅等等,这些障碍都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程也必然要更加高效的推进下去,这对我国来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胡毓璐(2010)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效的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贾长来(2006)认为国家必须保持风险投资业在市场中正常运行,国家以及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确保风险投资业能在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陈工孟(2009)指出,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科学技术领域有一定的贡献的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风险投资额的数量和投资公司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区域,这样的情况将严重阻碍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程。
刘鹏和赵宇蓉(2015)指出,我国整体的经济以及社会大背景将决定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法律环境的支持。尽管我国的风险投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风险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欠缺,导致我国风险投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整体上看,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当然,近几年来,我国也已经完成了对一些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的修正,即便如此仍然难以满足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需要。同样,朱智恒(2015)也认为风险投资的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行业运行机制提供标准,拓宽融资渠道。
施琴芬和崔志明(2002)指出风险投资与整个资本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我国公开资本市场和良好的筹资环境的欠缺,影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郑文萍(2005)同样指出风险投资的核心机制就是退出机制,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的支持,风险投资就难以正常运转,也无法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钟恒(1996)认为,我国风险资本来源单一,缺乏专业人员操作。在当今的经济局势下,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狭窄,现金流量有限,造成了投资行为不规范,投资能力较弱。此外,我国缺乏精通风险运作、具有管理经验和金融投资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