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影响分析(附件)【字数:11295】
摘 要近年,基于大数据平台下,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短时间内就赢得了民众和市场的认可,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大有和传统金融机构一较高下的趋势。本课题研究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别从传统银行业、中小微企业、普通民众及其他互联网企业、金融监管层四个方面具体讲述新金融模式带来的影响。分析阿里巴巴体系发现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推动互联网金融理念及实践的创新,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指导。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2
2.1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2
2.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2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4
3.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4
3.2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5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8
4.1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8
4.2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8
4.3对民众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影响 9
4.4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9
第五章 阿里巴巴体系折射出的互联网金融的问题 11
5.1阿里巴巴金融体系的发展 11
5.2阿里巴巴金融体系的问题 12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建议 13
6.1鼓励第三方支付的良性健康发展 13
6.2进一步放松对网上银行的发展限制 13
6.3推进大数据应用,支持互联网征信和担保业的发展 13
6.4鼓励PE、VC介入互联网金融创业,完善科技园解化器功能 14
6.5适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下,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取决于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大量的数据又随时间的改变而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变,从小数据累计成大数据。20世纪中互联网技术在美国诞生,自此之后信息技术迅速改变人类社会,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更是蓬勃发展。在大数据平台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模式、产品就陆续推出,使得传统金融市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流动性越来越大,互联网似乎成为人们交流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而与此同时,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抢占金融市场,推出各项金融模式,攻占金融领域。
1.2研究意义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产生,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慢慢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甚至开始依赖于这种金融市场。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融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更加透明,成本消耗不大,价格更加亲民。它主要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大众展现积极向上的互联网精神 。实现信息互通,将信息智能化,运用到大众生活中去,成为现代生活中互联网金融的一大走向。本文进一步学习了互联网和金融的相关理论,将理论作为载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和实际调查研究,对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做出指导,希望对推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共生由积极的影响,鼓励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大数据最早诞生在一个开源项目,用于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包含了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还有交通、生产以及工业上的传感器,实时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传递。在这样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金融市场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战胜挑战,把握机遇,可持续的发展互联网金融。
2.1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结合,还具有更深次的变化,互联网特有的技术,推动了金融产生新的模式、产品、服务和功能,由此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以第三方平台作为客户参与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云计算、数据处理,降低了客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成本,解决了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等的问题,使得客户能够实时关注金融的最新消息,直接进行交易,比传统金融的直接资本交易更便捷透明。
2.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2.2.1互联网金融企业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控制更容易
从宏观上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类似阿里的风险控制,他们建立封闭的信用评级和风控模型来审核大量的电商交易和支付过程。另一种就是选择一家公司作为征信机构,以第三方的视角监督数据信息的完成,再将结果反馈给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数据筛选分出不同的信用等级,评选出不良用户。虽然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大环境没有发展成熟,企业的规模和交易额都不大,缺乏大量的数据信息基础,导致基础设施的成本呈现亏损状态,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动态数据也会越来越清晰。
从微观上来看,一个人的信用是虚幻的,没有衡量标准,但是大数据就做到了,可以帮助我们一个人的消费记录,勾画出他的信用轮廓,这个给风险控制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人的信用好坏,可以通过他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资产、收入、消费记录来评判。通过这些动态数据可以对个人或者群体的信用做出比较客观的预估。
2.2.2互联网金融目标用户基于大数据的定位更精准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企业中,客户的选择相当重要,客户量直接决定了互联网企业的存亡。所以各个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吸引客户选择自己。面临如此巨大的市场压力,营销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选择,影响了企业的存亡。在选择营销策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客户群体的定位,更精准的定位产品,推送给目标用户。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3.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梳理,最开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7年,这一年我国的招商银行建立了网上服务,在时间上与欧美国家相差无几。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的步伐越迈越大。
3.1.1机构发展迅速
1997年除了招商银行最先建立的“一网通”服务,同年8月成立的中国最早开展网上交易的证券公司——福建闽发证券公司。2000年7月,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环讯支付成立。2002年3月,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2004年12月,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成立。2006年5月,国内首家P2P信贷平台“宜信”诞生。同年7月,“汇付天下”成立,这是国内首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销售网上基金公司。2007年,“翼龙贷”诞生。同年8月,中国首家P2P无担保网络信贷平台“拍拍贷”创立。紧接着阿里小贷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小额贷款模式的突破。2010年7月,国内最早的众筹平台“点名时间”成立。2011年10月,服务型平台360建立。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这是一项余额增值服务。2013年8月,网络金融征信系统正式上线,将众多的P2P网贷企业的数据信息纳入系统,使得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更加便捷。2014年9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正式成立,并同时更名为蚂蚁金服,包括支付宝、公众在线保险等业务。2014年12月28日,由腾讯主导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官网正式上线。2015年4月16日,蚂蚁小贷旗下的个人信贷产品蚂蚁花呗正式上线。11月18日,百度与中信银行联合创立了百信银行,这是2015年互联网巨头正式对接,带来了巨大的效应。2016年12月13日,翼龙贷宣布与厦门银行签署协议。至此,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机构还在不断发展扩大,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成为主流的趋势正越演越烈。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2
2.1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2
2.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2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4
3.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4
3.2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5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8
4.1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8
4.2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8
4.3对民众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影响 9
4.4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9
第五章 阿里巴巴体系折射出的互联网金融的问题 11
5.1阿里巴巴金融体系的发展 11
5.2阿里巴巴金融体系的问题 12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建议 13
6.1鼓励第三方支付的良性健康发展 13
6.2进一步放松对网上银行的发展限制 13
6.3推进大数据应用,支持互联网征信和担保业的发展 13
6.4鼓励PE、VC介入互联网金融创业,完善科技园解化器功能 14
6.5适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下,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取决于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大量的数据又随时间的改变而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变,从小数据累计成大数据。20世纪中互联网技术在美国诞生,自此之后信息技术迅速改变人类社会,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更是蓬勃发展。在大数据平台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模式、产品就陆续推出,使得传统金融市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流动性越来越大,互联网似乎成为人们交流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而与此同时,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抢占金融市场,推出各项金融模式,攻占金融领域。
1.2研究意义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产生,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慢慢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甚至开始依赖于这种金融市场。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融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更加透明,成本消耗不大,价格更加亲民。它主要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大众展现积极向上的互联网精神 。实现信息互通,将信息智能化,运用到大众生活中去,成为现代生活中互联网金融的一大走向。本文进一步学习了互联网和金融的相关理论,将理论作为载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和实际调查研究,对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做出指导,希望对推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共生由积极的影响,鼓励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大数据最早诞生在一个开源项目,用于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包含了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还有交通、生产以及工业上的传感器,实时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传递。在这样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金融市场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战胜挑战,把握机遇,可持续的发展互联网金融。
2.1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结合,还具有更深次的变化,互联网特有的技术,推动了金融产生新的模式、产品、服务和功能,由此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以第三方平台作为客户参与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云计算、数据处理,降低了客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成本,解决了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等的问题,使得客户能够实时关注金融的最新消息,直接进行交易,比传统金融的直接资本交易更便捷透明。
2.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2.2.1互联网金融企业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控制更容易
从宏观上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是类似阿里的风险控制,他们建立封闭的信用评级和风控模型来审核大量的电商交易和支付过程。另一种就是选择一家公司作为征信机构,以第三方的视角监督数据信息的完成,再将结果反馈给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数据筛选分出不同的信用等级,评选出不良用户。虽然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大环境没有发展成熟,企业的规模和交易额都不大,缺乏大量的数据信息基础,导致基础设施的成本呈现亏损状态,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动态数据也会越来越清晰。
从微观上来看,一个人的信用是虚幻的,没有衡量标准,但是大数据就做到了,可以帮助我们一个人的消费记录,勾画出他的信用轮廓,这个给风险控制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人的信用好坏,可以通过他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资产、收入、消费记录来评判。通过这些动态数据可以对个人或者群体的信用做出比较客观的预估。
2.2.2互联网金融目标用户基于大数据的定位更精准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企业中,客户的选择相当重要,客户量直接决定了互联网企业的存亡。所以各个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吸引客户选择自己。面临如此巨大的市场压力,营销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选择,影响了企业的存亡。在选择营销策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客户群体的定位,更精准的定位产品,推送给目标用户。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3.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梳理,最开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7年,这一年我国的招商银行建立了网上服务,在时间上与欧美国家相差无几。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的步伐越迈越大。
3.1.1机构发展迅速
1997年除了招商银行最先建立的“一网通”服务,同年8月成立的中国最早开展网上交易的证券公司——福建闽发证券公司。2000年7月,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环讯支付成立。2002年3月,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2004年12月,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成立。2006年5月,国内首家P2P信贷平台“宜信”诞生。同年7月,“汇付天下”成立,这是国内首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销售网上基金公司。2007年,“翼龙贷”诞生。同年8月,中国首家P2P无担保网络信贷平台“拍拍贷”创立。紧接着阿里小贷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小额贷款模式的突破。2010年7月,国内最早的众筹平台“点名时间”成立。2011年10月,服务型平台360建立。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这是一项余额增值服务。2013年8月,网络金融征信系统正式上线,将众多的P2P网贷企业的数据信息纳入系统,使得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更加便捷。2014年9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正式成立,并同时更名为蚂蚁金服,包括支付宝、公众在线保险等业务。2014年12月28日,由腾讯主导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官网正式上线。2015年4月16日,蚂蚁小贷旗下的个人信贷产品蚂蚁花呗正式上线。11月18日,百度与中信银行联合创立了百信银行,这是2015年互联网巨头正式对接,带来了巨大的效应。2016年12月13日,翼龙贷宣布与厦门银行签署协议。至此,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机构还在不断发展扩大,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成为主流的趋势正越演越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