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化感作用的研究
目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生长的影响 2
2.2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3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3
2.3 数据分析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3
3.2 2,4—二叔丁基苯酚的累积对辣椒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9
3.3 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2
4 讨论 13
结论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辣椒(Capsicum annuum L.)辣椒属,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 植物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末年引入中国。辣椒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辣椒素、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等,尤其以维生素C含量高居各类蔬菜榜首[1]。既可鲜食、调味,也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辣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大白菜的第2大蔬菜作物,它的产值和效益则雄居蔬菜作物之首,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广泛栽培,尤以西南、西北、中南以及华北等地区栽培面积最大[2]。
随着人们对辣椒需求量的增大,辣椒种植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随着专业化生产和设施栽培的发展,辣椒连作现象普遍,导致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连作障碍逐年加重,重茬1年产量下降10%~15%、重茬2年下降20%~30%、重茬3年下降30%~50%[3],重茬减产甚至高达 70%。长期连作会导致土传性病原菌大量积累,土传性病原菌对于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4]。目前,耕地数量有限[5]、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连作产生的危害、肥料使用不当以及辣椒自身的自毒作用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连作障碍原因之一是辣椒的化感效应[6]。
植物化感作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作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防御机制[7],主要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微生物或植物有利或不利的作用[8],其中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称为化感物质[9],它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10]。Rice[11]将化感物质分为 14 类,主要是一些次生代谢物质,目前化感物质主要分为4类:萜类、酚类、糖和糖苷类、生物碱和非蛋白氨基酸,其作用机理包括增加细胞膜通透性、降低酶活性等。研究认为是存留在土壤中前茬的残体,其分解产物与根部接触,对植物引发毒害或促进植物自身毒性物质的产生,毒性物质是以酚类化合物为主的高分子化合物[12]。
目前关于辣椒的化感作用研究的较多,主要是辣椒植株浸提液对其它作物生长或种子发芽的影响、其它植物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辣椒的化感物质进行分离解析,寻找主要的化感物质等。
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及辣椒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和SOD酶活性等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试图了解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为辣椒化感作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生长的影响
2.1.1 试验材料
(1)试验材料:辣椒(绿源3号)。
(2)使用药剂:2,4—二叔丁基苯酚、乙酸乙酯、愈创木酚等。
(3)器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烧杯、锥形瓶等。
2.1.2 实验方法
在28号楼5楼玻璃温室内种植“绿源3号”品种辣椒。土壤取自实验基地。共设计了一个对照和五个处理,对照和处理各种植15盆,每盆3株辣椒苗。栽种辣椒的土壤为防止板结加入一定量的珍珠岩混匀洒水搅拌,使土壤达到轻握成团,松手即散的状态。栽种完成后浇透定根水。定植完成后将15-20ml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溶液均匀浇在盆内,每隔7天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
2.1.3 试验处理
试验处理见下表1。
表1 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的5个处理
Table 1 2, 4-di-tert-butyl-phenol 5 treatment on pepper seedlings
处理/Treatment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5 CK
浓度(mol/L) 10-6 10-5 10-4 10-3 10-2 蒸馏水
2.1.4 试验指标
(1)生长指标:叶面积、株高。
(2)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叶绿素、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
2.1.5 测定方法
(1)生长指标:叶面积:等量法;
株 高:尺量;
(2)生理指标: 叶绿素:乙醇提取法;
根系活力:TTC法;
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
过氧化物酶:愈创木酚法;
超氧物歧化酶:氮蓝四唑法;
2.2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3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1)试验材料:辣椒种子、青菜种子、番茄种子。
(2)使用药剂:2,4—二叔丁基苯酚。
(3)器材:恒温箱、培养皿、滤纸等。
2.2.2 试验方法
将浸过种的种子分别播种在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分别播种 20粒种子;分别在培养皿中加入上述溶液20ml,CK则加入蒸馏水20ml,放入恒温箱,期间注意补充水分。7天测量发芽率。
2.2.3 试验处理
试验处理见下表2
表2 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种子的5个处理
Table 2 2,4-di-tert-butyl-phenol 5 treatment on pepper seed
处理/Treatment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5 CK
由表4可知,2,4—二叔丁基苯酚浓度越高,POD酶活性越低。处理1与CK存在显著差异,处理4、处理5与CK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处理2处理4和处理5之间存在差异。处理4、处理5浓度下的POD酶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5.5%、50%,处理1的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44.2%。
表4 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生理指标的影响
Table 4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2, 4 – Di-tert-butyl phenol on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生长的影响 2
2.2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3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3
2.3 数据分析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3
3.2 2,4—二叔丁基苯酚的累积对辣椒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9
3.3 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2
4 讨论 13
结论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辣椒(Capsicum annuum L.)辣椒属,为一年
随着人们对辣椒需求量的增大,辣椒种植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随着专业化生产和设施栽培的发展,辣椒连作现象普遍,导致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连作障碍逐年加重,重茬1年产量下降10%~15%、重茬2年下降20%~30%、重茬3年下降30%~50%[3],重茬减产甚至高达 70%。长期连作会导致土传性病原菌大量积累,土传性病原菌对于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4]。目前,耕地数量有限[5]、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连作产生的危害、肥料使用不当以及辣椒自身的自毒作用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连作障碍原因之一是辣椒的化感效应[6]。
植物化感作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作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防御机制[7],主要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微生物或植物有利或不利的作用[8],其中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称为化感物质[9],它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10]。Rice[11]将化感物质分为 14 类,主要是一些次生代谢物质,目前化感物质主要分为4类:萜类、酚类、糖和糖苷类、生物碱和非蛋白氨基酸,其作用机理包括增加细胞膜通透性、降低酶活性等。研究认为是存留在土壤中前茬的残体,其分解产物与根部接触,对植物引发毒害或促进植物自身毒性物质的产生,毒性物质是以酚类化合物为主的高分子化合物[12]。
目前关于辣椒的化感作用研究的较多,主要是辣椒植株浸提液对其它作物生长或种子发芽的影响、其它植物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辣椒的化感物质进行分离解析,寻找主要的化感物质等。
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及辣椒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和SOD酶活性等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试图了解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为辣椒化感作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生长的影响
2.1.1 试验材料
(1)试验材料:辣椒(绿源3号)。
(2)使用药剂:2,4—二叔丁基苯酚、乙酸乙酯、愈创木酚等。
(3)器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烧杯、锥形瓶等。
2.1.2 实验方法
在28号楼5楼玻璃温室内种植“绿源3号”品种辣椒。土壤取自实验基地。共设计了一个对照和五个处理,对照和处理各种植15盆,每盆3株辣椒苗。栽种辣椒的土壤为防止板结加入一定量的珍珠岩混匀洒水搅拌,使土壤达到轻握成团,松手即散的状态。栽种完成后浇透定根水。定植完成后将15-20ml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溶液均匀浇在盆内,每隔7天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
2.1.3 试验处理
试验处理见下表1。
表1 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苗的5个处理
Table 1 2, 4-di-tert-butyl-phenol 5 treatment on pepper seedlings
处理/Treatment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5 CK
浓度(mol/L) 10-6 10-5 10-4 10-3 10-2 蒸馏水
2.1.4 试验指标
(1)生长指标:叶面积、株高。
(2)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叶绿素、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
2.1.5 测定方法
(1)生长指标:叶面积:等量法;
株 高:尺量;
(2)生理指标: 叶绿素:乙醇提取法;
根系活力:TTC法;
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
过氧化物酶:愈创木酚法;
超氧物歧化酶:氮蓝四唑法;
2.2 不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对3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1)试验材料:辣椒种子、青菜种子、番茄种子。
(2)使用药剂:2,4—二叔丁基苯酚。
(3)器材:恒温箱、培养皿、滤纸等。
2.2.2 试验方法
将浸过种的种子分别播种在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分别播种 20粒种子;分别在培养皿中加入上述溶液20ml,CK则加入蒸馏水20ml,放入恒温箱,期间注意补充水分。7天测量发芽率。
2.2.3 试验处理
试验处理见下表2
表2 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种子的5个处理
Table 2 2,4-di-tert-butyl-phenol 5 treatment on pepper seed
处理/Treatment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5 CK
由表4可知,2,4—二叔丁基苯酚浓度越高,POD酶活性越低。处理1与CK存在显著差异,处理4、处理5与CK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处理2处理4和处理5之间存在差异。处理4、处理5浓度下的POD酶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5.5%、50%,处理1的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44.2%。
表4 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辣椒生理指标的影响
Table 4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2, 4 – Di-tert-butyl phenol on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