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多糖对芍药苷吸附性的初步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仪器与试药 1
1.1 仪器 1
1.2 试剂 1
1.3 材料 1
2 方法和结果 1
2.1 色谱条件 1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
2.3.1 芍药多糖的制备 1
2.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1
2.4 线性关系 1
2.5 稳定性试验 2
2.6 重复性试验 2
2.7 回收率试验 2
2.8 结果 2
2.8.1 多糖浓度不同时芍药苷随时间变化的释放量 2
2.8.2 多糖浓度不同时芍药苷随时间变化的残留量 3
3 讨论 3
致谢 4
参考文献 4
附录 4
Abstract: 4
Key words: 4
芍药多糖对芍药苷吸附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测量芍药多糖对芍药苷吸附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将粗糖提纯后,分别称取0.15mg,0.1mg,0.05mg的多糖,放在透析袋中,用高效液相测量其对20mg芍药苷的吸附力。 结果:芍药多糖对芍药苷有吸附力,且吸附性呈正向相关。结论:芍药多糖对芍药苷有吸附力,且吸附力为0.282。
[关键词] 芍药;芍药多糖;吸附性;芍药苷含量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芍药的根经炮制加工后可以得到白芍、酒白芍、炒白芍和土炒白芍等中药材饮片,白芍具有清肝泻火,平抑肝阳,养阴除烦的功能,药典上规定其芍药苷含量不得低于1.2%。近来研究发现多糖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如茯苓多糖等。目前主要以研究芍药苷为主,对芍药多糖的研究还比较少。本实验通过测量芍药多糖对芍药苷的吸附能力,以期观察芍药多糖对芍药苷吸附性力大小和吸附的变化动态。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烘箱、离心机、旋转蒸发仪、水浴锅、Agilent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0G4288A—一体式液相色谱仪、
1.2 试剂 95%乙醇(分析纯)、三氯乙酸、甲醇(色谱纯)、纯净水(自制)、芍药苷标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0736200934)
1.3 材料 芍药根 从江苏省仪征市星河生态园芍药种质资源圃获得,且经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系周立良副教授鉴定属于芍药科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2.方法与结果
色谱条件 色谱柱:汉邦C18(4.6mm×250mm,5μm );流动相:甲醇水(35:6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见附录)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芍药苷标准品22.5mg,用甲醇(色谱纯)溶解至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线,其浓度为0.45mg/m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1 芍药多糖的制备 将干燥的芍药根泡软切块后放入烧杯中,加水淹没,水浴加热2h,后倒出溶液,重复两次后,将三次的溶液混合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发至200mL,然后加入浓度为15%的三氯乙酸溶液至无沉淀生成,充分搅拌二十分钟后,用NaCl中和酸度,离心,取上清液;再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水分至50mL,后加95%的乙醇,直至无沉淀生成,后离心,用95%的乙醇清洗,后在烘箱内用60℃的温度将其烘干即得到较为纯净的芍药多糖。
2.3.2样品溶液的制备
芍药多糖放入透析袋,芍药苷直接放入试剂中
分别称取2.3.1中的干燥样品50mg、100mg和150mg,溶于5ML水中备用;再称取芍药苷标准品18mg三份,分别放入三个容量为100mL的烧杯中,加水定容只45mL;将三份芍药多糖的溶液放入相同规格的透析袋中,封口后放入烧杯中,并分别标好为50、100、150。
芍药多糖和芍药苷充分混合放入透析袋中后再放入试剂中
分别称取2.3.1中的干燥样品50mg、100mg和150mg,和芍药苷标准品18mg三份和芍药多糖混合均匀后,放入三个100mL的烧杯中,定容至50mL,份别标号为70、120、170。
2.4 线性关系
取标准品溶液,过微孔滤膜,分别进样2μL、3μL、4μL、9μL、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中对应芍药苷的峰面积,并对其进行线性回归统计,经计算(表1)数据得回归方程为:Y=2×106x4×106,R=0.9998。
表1 标准品芍药苷含量及峰面积
进样量(μL)
芍药苷含量(μg)
2
0.9
3
1.35
4
1.8
9
4.05
10
4.5
2.5稳定性试验
取标准品溶液,在同一仪器上分别在2h、4h、6h、8h、12h、24h精密吸取5μL,在2.1项条件下测定,记录平均峰面积为22594041,RSD1.4%。
2.6重复性试验
从制备的芍药多糖中取样100mg,共6份,与18mg芍药苷充分混合定容至50ML,12h后分别测定,测定芍药苷残余量平均浓度为0.0778mg/mL,RSD0.9%。
2.7回收率试验
取芍药苷样品溶液,加入芍药苷标准品溶液﹙0.45 mg/mL﹚1mL,用甲醇﹙色谱纯﹚定容至10mL,静置,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10 μL,测定含量,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7.7%。
2.8 结果
2.8.1多糖浓度不同时芍药苷随时间变化的释放量
由图2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者混合均匀时,芍芍药多糖对芍药苷有较强的吸附力,且吸附较为缓慢,比溶液中芍药苷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长,约在10h左右达到平衡;芍药多糖的吸附力在一定浓度的芍药苷浓度下,与其浓度成比例,吸附力约为0.282。
2.8.2多糖浓度不同时芍药苷的残余量
由图3可以看出,烧杯中的芍药苷含量先是迅速的减少,后又增加,最后减少达到平衡,同时可以看出芍药多糖对芍药苷有较强的吸附力,且成正向相关;与图3相比,最后达到平衡时芍药苷的残余量较多,芍药多糖的吸附力约为0.26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