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盖麻点研磨的加工工艺分析
【摘要】分析了风扇盖麻点研磨的加工工艺分析,介绍了风扇盖麻点研磨工艺的过程以及研磨时要点的分析,同时按照加工的主次分别分析了各个加工点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之处。
目录
引 言 1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一)风扇盖麻点材料分析 2
(二)零件的加工路线分析 2
(三)零件的三视图分析 3
二、零件的主要作用以及产生的效果 4
(一)麻点的作用 4
(二)麻点的实际效果图 4
三、麻点的加工工艺 4
(一)慢丝开粗下料 4
(二)小磨床加工外形尺寸 5
(三)CNC加工麻点边缘以及铣床铣沉头 8
(四)小磨床加工麻点部分 8
总结 12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引 言
本次工艺分析主要对象为我所实习的公司所常见的一种零件,做工精密且起到关键作用。文章由三大板块组成,从该零件的材料,尺寸,作用,效果以及各个加工步骤进行分析与说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加工工艺,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保证零件的精度。本文所分析的零件主要是为了展示我在学校的学习中所未见识过的模具零部件,在磨床的加工中算是难度比较高的。其不仅培养了我的品质观念,让我养成了持之以恒的好习惯,而且让我明白了在加工学习中必须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加工技术的学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由于工作量相对较大,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对此我也有部分别致的加工方法,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让我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从而锻炼自己,得到技术方面的提升。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一)风扇盖麻点材料分析
在我实习的公司里,常用的材料有45钢,CR12MOV,SKD11,SKH9,EM2,ASP23,ASP60,国产钨钢以及进口钨钢等。麻点选取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即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应变比,延伸率需要适合条件。其中这些材料的硬度比较为:45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零件的加工路线分析
图11 产品图
根据零件的加工,如图11:风扇盖麻点的实际成品图,可以看出此零件的加工需要慢丝先下料外形以及所有的内孔到位,精度达到预定的要求;留下线头转给小磨床去掉,磨床再研磨直角和高度,高度可以磨到正公差,防止后面加工麻点时出现失误还留有补救的余地;接着转交给CNC铣上表面轮廓,轮廓到位,中间位置是磨床研磨麻点的位置留下不加工;然后在转至铣床铣沉头孔,以及放电加工几个牙孔;最后交给磨床加工最核心的部分:麻点。
(三)零件的三视图分析
图12 主视图
图13 侧视图 图14 加工说明
由三视图可以看出此零件是一个86.5×75×22.05的工件,其中麻点的高度只有0.015mm的高度,每个麻点的间距为1.6mm,而且密密麻麻整齐的分布,由此不难看出加工的难度与需要的细心程度,因此磨床的加工需要分为开粗与精磨,甚至二次精磨,因为此工件对于平面度的要求很高,甚至仅仅高0.015mm的麻点还要角度的要求。如果研磨麻点的过程中出现不可将就使用的错误,可以将麻点磨平,接着在此零件的背面增加垫片以达到之前的高度。慢丝外形虽然图纸精度只要0.01mm,但是为了便于磨床加工,外形是直接到位的,精度+0.003,一般留正公差,内孔割一修三,精度也是+0.003。另外需要放电加工几个穿线孔,精度要求0.01mm。
二、零件的主要作用以及产生的效果
(一)麻点的作用
麻点的主要作用是去掉打下来的不锈钢产品的表面张力,释放掉张力,使工件不易变形,同时整平产品的平面度,使产品能够保持平整,从而达到客户的要求,不光是风扇盖,许多小冲头的头部,手机壳也会研磨出麻点,达到同样的效果,虽然麻点加工的代价相对较高,但是达到的效果还是很显著有效的。
(二)麻点的实际效果图
图21 冲压件产品效果图
如图21是一个麻点实际冲压出来的产品图,平面度很好,微微凸起的小洞增加了产品的硬度,不易变形,同时也增加了产品使用的寿命。
三、麻点的加工工艺
(一)慢丝开粗下料
首先,慢丝下料,选取厚度为22.5mm的SKH9的材料,编程打孔,工艺是先割一刀外形但不切断,因为工件相对较大,这样可以先释放掉一整块毛料的张力,防止工件变形,内孔偏位;然后再割内孔,可以选择边割边修,也可以选择全割完内孔再修刀,内孔割一修三,让异形孔,直接到位,过孔与铣床加工的不重要的孔可以选择割一修一,减少成本,修完第一个孔必须进行实配,以后的孔隔几个也需进行实配;间隙按照加工说明去定,即紧配,松紧配,滑配。内孔都割完修完后再进行外形的线割,同样是割一修三。在加工外形时可以选择留有两处线头,防止开完一刀,工件悬挂不住导致倾斜。在加工弯角较多的地方时需要注意铜线是否能够割过去,如果一直卡在一个地方需要暂时加大线割的速率,让它过了弯角再减小;外形的补正还需稍微加大,考虑到工件表面的氧化层。
这里不选用中丝开粗的原因是:中丝的精度达不到要求,而且内孔需要到位,如果选用中丝下料,成本会降低,但是工件很容易做报废,所以选择稳健的慢丝加工,如果选择中丝开粗,慢丝来修刀,有可能会变形或者因为二次加工的误差导致工件报废。
(二)小磨床加工外形尺寸
小磨床第一次加工只需要加工工件的线头,直角,高度。首先需要将平面磨床的砂轮装上,因为每次使用完磨床都需要关闭电源,清扫机台,防止下一个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到自己,避免机台内部的导轨吸进铁屑,影响研磨时的便捷性和精度,在每天工作结束时也需要拆掉砂轮,彻底清理机台,严格保证6S。砂轮有很多种,其区分主要有其密度与硬度决定:切割片,80K,100K,120K,140K,钨钢砂轮等,其硬度密度也是由此顺序递增。
目录
引 言 1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一)风扇盖麻点材料分析 2
(二)零件的加工路线分析 2
(三)零件的三视图分析 3
二、零件的主要作用以及产生的效果 4
(一)麻点的作用 4
(二)麻点的实际效果图 4
三、麻点的加工工艺 4
(一)慢丝开粗下料 4
(二)小磨床加工外形尺寸 5
(三)CNC加工麻点边缘以及铣床铣沉头 8
(四)小磨床加工麻点部分 8
总结 12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引 言
本次工艺分析主要对象为我所实习的公司所常见的一种零件,做工精密且起到关键作用。文章由三大板块组成,从该零件的材料,尺寸,作用,效果以及各个加工步骤进行分析与说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加工工艺,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保证零件的精度。本文所分析的零件主要是为了展示我在学校的学习中所未见识过的模具零部件,在磨床的加工中算是难度比较高的。其不仅培养了我的品质观念,让我养成了持之以恒的好习惯,而且让我明白了在加工学习中必须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加工技术的学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由于工作量相对较大,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对此我也有部分别致的加工方法,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让我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从而锻炼自己,得到技术方面的提升。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一)风扇盖麻点材料分析
在我实习的公司里,常用的材料有45钢,CR12MOV,SKD11,SKH9,EM2,ASP23,ASP60,国产钨钢以及进口钨钢等。麻点选取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即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应变比,延伸率需要适合条件。其中这些材料的硬度比较为:45钢
图11 产品图
根据零件的加工,如图11:风扇盖麻点的实际成品图,可以看出此零件的加工需要慢丝先下料外形以及所有的内孔到位,精度达到预定的要求;留下线头转给小磨床去掉,磨床再研磨直角和高度,高度可以磨到正公差,防止后面加工麻点时出现失误还留有补救的余地;接着转交给CNC铣上表面轮廓,轮廓到位,中间位置是磨床研磨麻点的位置留下不加工;然后在转至铣床铣沉头孔,以及放电加工几个牙孔;最后交给磨床加工最核心的部分:麻点。
(三)零件的三视图分析
图12 主视图
图13 侧视图 图14 加工说明
由三视图可以看出此零件是一个86.5×75×22.05的工件,其中麻点的高度只有0.015mm的高度,每个麻点的间距为1.6mm,而且密密麻麻整齐的分布,由此不难看出加工的难度与需要的细心程度,因此磨床的加工需要分为开粗与精磨,甚至二次精磨,因为此工件对于平面度的要求很高,甚至仅仅高0.015mm的麻点还要角度的要求。如果研磨麻点的过程中出现不可将就使用的错误,可以将麻点磨平,接着在此零件的背面增加垫片以达到之前的高度。慢丝外形虽然图纸精度只要0.01mm,但是为了便于磨床加工,外形是直接到位的,精度+0.003,一般留正公差,内孔割一修三,精度也是+0.003。另外需要放电加工几个穿线孔,精度要求0.01mm。
二、零件的主要作用以及产生的效果
(一)麻点的作用
麻点的主要作用是去掉打下来的不锈钢产品的表面张力,释放掉张力,使工件不易变形,同时整平产品的平面度,使产品能够保持平整,从而达到客户的要求,不光是风扇盖,许多小冲头的头部,手机壳也会研磨出麻点,达到同样的效果,虽然麻点加工的代价相对较高,但是达到的效果还是很显著有效的。
(二)麻点的实际效果图
图21 冲压件产品效果图
如图21是一个麻点实际冲压出来的产品图,平面度很好,微微凸起的小洞增加了产品的硬度,不易变形,同时也增加了产品使用的寿命。
三、麻点的加工工艺
(一)慢丝开粗下料
首先,慢丝下料,选取厚度为22.5mm的SKH9的材料,编程打孔,工艺是先割一刀外形但不切断,因为工件相对较大,这样可以先释放掉一整块毛料的张力,防止工件变形,内孔偏位;然后再割内孔,可以选择边割边修,也可以选择全割完内孔再修刀,内孔割一修三,让异形孔,直接到位,过孔与铣床加工的不重要的孔可以选择割一修一,减少成本,修完第一个孔必须进行实配,以后的孔隔几个也需进行实配;间隙按照加工说明去定,即紧配,松紧配,滑配。内孔都割完修完后再进行外形的线割,同样是割一修三。在加工外形时可以选择留有两处线头,防止开完一刀,工件悬挂不住导致倾斜。在加工弯角较多的地方时需要注意铜线是否能够割过去,如果一直卡在一个地方需要暂时加大线割的速率,让它过了弯角再减小;外形的补正还需稍微加大,考虑到工件表面的氧化层。
这里不选用中丝开粗的原因是:中丝的精度达不到要求,而且内孔需要到位,如果选用中丝下料,成本会降低,但是工件很容易做报废,所以选择稳健的慢丝加工,如果选择中丝开粗,慢丝来修刀,有可能会变形或者因为二次加工的误差导致工件报废。
(二)小磨床加工外形尺寸
小磨床第一次加工只需要加工工件的线头,直角,高度。首先需要将平面磨床的砂轮装上,因为每次使用完磨床都需要关闭电源,清扫机台,防止下一个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到自己,避免机台内部的导轨吸进铁屑,影响研磨时的便捷性和精度,在每天工作结束时也需要拆掉砂轮,彻底清理机台,严格保证6S。砂轮有很多种,其区分主要有其密度与硬度决定:切割片,80K,100K,120K,140K,钨钢砂轮等,其硬度密度也是由此顺序递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