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线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的设计(附件)【字数:4959】
摘 要预脱脂和脱脂槽主要依靠脱脂剂乳化油污,再通过喷淋或噴浸结合的方式将油污从被涂物表面除去。除油槽利用加热将油污与槽液分离,再利用油轻于水的原理分离。三个槽的设计主要考虑槽体结构设计、喷嘴与喷管布置、加热过滤装置的设计、组成部件的选择等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脱脂组成 2
2.1预脱脂、脱脂定义及脱脂原理 2
2.2脱脂剂组成 2
2.3影响脱脂质量因素 2
第三章 槽体结构设计 4
3.1预脱脂槽、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组成 4
3.2预脱脂和脱脂槽的目标与要求 4
3.3预脱脂和脱脂槽设计 5
3.4油水分离 5
3.5除油槽的设计 5
第四章 喷淋装置设计 7
4.1喷嘴选择 7
4.2喷淋泵选择 7
4.3喷淋配管与喷嘴布置 8
4.4喷嘴布局的确定及槽体相关尺寸的确定 8
第五章 加热装置和过滤装置选择 10
5.1加热装置选择 10
5.2过滤装置选择 10
第六章 结束语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前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涂装技术也飞速提升。而前处理是金属件涂装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清除掉附着在被涂物表面的污物,涂装前处理可分为脱脂、磷化、水洗三大环节。本课题设计的预脱脂槽、脱脂槽和油水分离槽就属于脱脂环节。
第二章 脱脂工艺分析
2.1预脱脂、脱脂定义、脱脂原理
预脱脂是通过人工涂抹或机械喷射使工件表面覆盖上一层脱脂剂,并为脱脂环节打下基础。预脱脂过程中避免脏物干燥,并时刻保持工件外表湿润,。倘若干燥下来就无法保持洁净,磷化层就会出现斑纹。脱脂是彻底清洗工件表面上的油污、脏物、尘埃等杂质。脱脂能够润湿金属表面,并且确保金属表面与磷化液能充分接触,生成合格的磷化膜。
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渍在脱脂工艺通过喷淋与浸渍搅拌冲刷下来,表面活性剂应运而生,将油污乳化在脱脂液中,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后通过除油槽除去油污回收利用槽液。
2.2脱脂剂组成
常用脱脂剂由碱性物质(添加无机盐,提高脱脂效果)、表面活性剂、助剂构成。下表是脱脂剂各部分作用。
表21 脱脂剂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部分
作用
碱性物质
会与被涂物表面附着的油污发生皂化反应,是脱脂的主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
减小溶液的表面张力,润湿被涂物表面、乳化被涂物表面附着的油污。
助剂
减小表面张力、除去产生的泡沫和阻止泡沫产生,常用助剂有消泡剂
2.3影响脱脂质量因素
脱脂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生产厂家为了经济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区间。在前处理操作中,保证足够的脱脂时间不可忽视,脱脂工艺中可以通过增加脱脂时间,来提高脱脂效果。脱脂所需时间取决于脱脂油污的数量。脱脂中,压力喷射或强力搅拌等机械手段能起到卓越的的脱脂效果,通过喷嘴喷射的脱脂液能与零件表面充分接触,由于该环节可控,即喷淋量可调控,脱脂因此变得更高效。喷射液由于喷淋泵产生的压力使脱脂剂得到渗透并且破坏工件油膜;喷射时喷涂件的表面的油污会被乳化,不断的强力喷射会使油污离开到洗净的零件表面上,最后随着不断的冲刷流入预脱脂槽和脱脂槽中。
图21 影响脱脂质量的因素
/
本次设计对象为长安CM10汽车,预脱脂采用喷淋方式初步去除油污,喷射适合大批量生产,但由于车壳形状复杂,所以只能初步清洗。脱脂采用喷淋与浸渍相结合方式去除油污,虽然效率相对不高,但能彻底清除油污。下表为本次设计脱脂工艺参数。
表 22 脱脂工艺参数
工艺名称
预脱脂
脱脂
所用方式
喷淋
噴浸结合
温度
4055℃
4055℃
时间
1.52.5分钟
1.53分钟
PH值
1012
9.511
总碱度
1620
1620
喷淋压力
0.080.16MPa
0.08016MPa
喷淋流量
6872升/分钟
6872升/分钟
所用喷嘴
扇形喷嘴
扇形喷嘴和混流喷嘴
槽体结构设计
3.1预脱脂槽、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组成
图 31预脱脂槽、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组成
/
3.2槽的目标与要求
槽体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不影响脱脂效果的前提下使槽体尽可能小,以此来降低费用。为便于空气流通、缓解预脱脂、脱脂脱脂液对槽体底部的化学腐蚀,安装时需要确保槽体水平,生产中槽底渗漏才容易被发现。槽体底部需要设置底座,预脱脂、脱脂槽底部两边转角需要制成圆弧状以减小压力。预脱脂、脱脂槽底部需要向一侧倾斜,即是有1:30的斜度,残渣由于斜度的存在更容易被除去。预脱脂和脱脂槽的底部还应设喷管,使残渣或沉积物随着冲刷流向低侧。脱脂槽还需设置辅槽,辅槽底部应高于主槽槽体结构设计主要考虑槽体稳定性和焊接变形性,生产中常用加强筋来提高结构的局部稳定性,加强筋数量要适当,过多耗费工时、引起焊接变形,过少又不够稳定。本次设计在预脱脂、脱脂槽两端圆角拐弯处各设置4个加强筋。由于本槽为敞口焊接容器,根据焊接槽体密封性要求,需要进行载水实验,预脱脂、脱脂槽的槽体实验检测达标,方可使用。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脱脂组成 2
2.1预脱脂、脱脂定义及脱脂原理 2
2.2脱脂剂组成 2
2.3影响脱脂质量因素 2
第三章 槽体结构设计 4
3.1预脱脂槽、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组成 4
3.2预脱脂和脱脂槽的目标与要求 4
3.3预脱脂和脱脂槽设计 5
3.4油水分离 5
3.5除油槽的设计 5
第四章 喷淋装置设计 7
4.1喷嘴选择 7
4.2喷淋泵选择 7
4.3喷淋配管与喷嘴布置 8
4.4喷嘴布局的确定及槽体相关尺寸的确定 8
第五章 加热装置和过滤装置选择 10
5.1加热装置选择 10
5.2过滤装置选择 10
第六章 结束语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前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涂装技术也飞速提升。而前处理是金属件涂装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清除掉附着在被涂物表面的污物,涂装前处理可分为脱脂、磷化、水洗三大环节。本课题设计的预脱脂槽、脱脂槽和油水分离槽就属于脱脂环节。
第二章 脱脂工艺分析
2.1预脱脂、脱脂定义、脱脂原理
预脱脂是通过人工涂抹或机械喷射使工件表面覆盖上一层脱脂剂,并为脱脂环节打下基础。预脱脂过程中避免脏物干燥,并时刻保持工件外表湿润,。倘若干燥下来就无法保持洁净,磷化层就会出现斑纹。脱脂是彻底清洗工件表面上的油污、脏物、尘埃等杂质。脱脂能够润湿金属表面,并且确保金属表面与磷化液能充分接触,生成合格的磷化膜。
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渍在脱脂工艺通过喷淋与浸渍搅拌冲刷下来,表面活性剂应运而生,将油污乳化在脱脂液中,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后通过除油槽除去油污回收利用槽液。
2.2脱脂剂组成
常用脱脂剂由碱性物质(添加无机盐,提高脱脂效果)、表面活性剂、助剂构成。下表是脱脂剂各部分作用。
表21 脱脂剂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部分
作用
碱性物质
会与被涂物表面附着的油污发生皂化反应,是脱脂的主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
减小溶液的表面张力,润湿被涂物表面、乳化被涂物表面附着的油污。
助剂
减小表面张力、除去产生的泡沫和阻止泡沫产生,常用助剂有消泡剂
2.3影响脱脂质量因素
脱脂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生产厂家为了经济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区间。在前处理操作中,保证足够的脱脂时间不可忽视,脱脂工艺中可以通过增加脱脂时间,来提高脱脂效果。脱脂所需时间取决于脱脂油污的数量。脱脂中,压力喷射或强力搅拌等机械手段能起到卓越的的脱脂效果,通过喷嘴喷射的脱脂液能与零件表面充分接触,由于该环节可控,即喷淋量可调控,脱脂因此变得更高效。喷射液由于喷淋泵产生的压力使脱脂剂得到渗透并且破坏工件油膜;喷射时喷涂件的表面的油污会被乳化,不断的强力喷射会使油污离开到洗净的零件表面上,最后随着不断的冲刷流入预脱脂槽和脱脂槽中。
图21 影响脱脂质量的因素
/
本次设计对象为长安CM10汽车,预脱脂采用喷淋方式初步去除油污,喷射适合大批量生产,但由于车壳形状复杂,所以只能初步清洗。脱脂采用喷淋与浸渍相结合方式去除油污,虽然效率相对不高,但能彻底清除油污。下表为本次设计脱脂工艺参数。
表 22 脱脂工艺参数
工艺名称
预脱脂
脱脂
所用方式
喷淋
噴浸结合
温度
4055℃
4055℃
时间
1.52.5分钟
1.53分钟
PH值
1012
9.511
总碱度
1620
1620
喷淋压力
0.080.16MPa
0.08016MPa
喷淋流量
6872升/分钟
6872升/分钟
所用喷嘴
扇形喷嘴
扇形喷嘴和混流喷嘴
槽体结构设计
3.1预脱脂槽、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组成
图 31预脱脂槽、脱脂槽、油水分离槽组成
/
3.2槽的目标与要求
槽体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不影响脱脂效果的前提下使槽体尽可能小,以此来降低费用。为便于空气流通、缓解预脱脂、脱脂脱脂液对槽体底部的化学腐蚀,安装时需要确保槽体水平,生产中槽底渗漏才容易被发现。槽体底部需要设置底座,预脱脂、脱脂槽底部两边转角需要制成圆弧状以减小压力。预脱脂、脱脂槽底部需要向一侧倾斜,即是有1:30的斜度,残渣由于斜度的存在更容易被除去。预脱脂和脱脂槽的底部还应设喷管,使残渣或沉积物随着冲刷流向低侧。脱脂槽还需设置辅槽,辅槽底部应高于主槽槽体结构设计主要考虑槽体稳定性和焊接变形性,生产中常用加强筋来提高结构的局部稳定性,加强筋数量要适当,过多耗费工时、引起焊接变形,过少又不够稳定。本次设计在预脱脂、脱脂槽两端圆角拐弯处各设置4个加强筋。由于本槽为敞口焊接容器,根据焊接槽体密封性要求,需要进行载水实验,预脱脂、脱脂槽的槽体实验检测达标,方可使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