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巴热村村民自治实践研究(附件)【字数:11135】

村民自治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在中国各地农村,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西藏的村民自治起步比内地晚,虽然经过了约20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研究西藏的村民自治,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村民自治在西藏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推广农牧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论文在对学术界对村民自治研究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村民自治的深刻认识,收集巴热村村民自治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村民自治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村民自治; 巴热村; 村委会
目录
0 引言 1
1 文献综述 2
1.1 国内研究现状 2
1.2 国外研究现状 3
2 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论 5
2.1 村民自治的概念 5
2.2 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 5
2.3 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7
3 巴热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与当前状况 7
3.1 巴热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 7
3.2 巴热村村民自治的当前状况 9
4 巴热村村民自治的社会成效 12
4.1 经济成效 12
4.2 政治成效 13
4.3 教育成效 13
4.4 巴热村村民对村民自治评价 13
5 巴热村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5.1 存在的问题 15
5.2 对策 16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西藏自治区巴热村村民自治实践研究
0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两个阶段:在1994年的关于村委会选举的具体程序,村民委员会的历史历史进程以及竞选以及竞选、村民参与、罢免与选举等选举问题的第一份报告《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度》和在1995年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的的第二份报告《中国农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阐述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产生,发展的历程等,分析了村民代表会议的构成、运行的规则,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合理的政策建议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村民自治,到90年代出版的著作就有十部多,发表的研究论文到达两千多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阅读文献后的简单整理许多学者从村委会选举、乡村关系、“两委”关系等研究视觉进入村民自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研究西藏地区村民自治的文献非常少,2002年开始王金红才对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始调查,从村级党政组织的基本结构与权力关系、村级权威任务的类型与来源、宗教因素对农村智力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西藏地区在实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实行村民自治的整个西藏农牧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彻底的实现了西藏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广泛地行使了民主的权利,在中央政府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西藏农民群众的生活的质量不断的提高,在文化和经济、卫生、教育等方面在飞速的发展,今天的西藏与在解放前还没实行村民自治的西藏的情况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的。
西藏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农牧区开始实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从1993年西藏自治区颁布《西藏自治区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办法》以来,大部分乡村成功地开展了几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村民自治的实行使西藏农牧区的群众开始当家做主、开始行使民主权利。在经过了2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西藏村民自治正在发展而且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是村民自治在西藏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正在阻碍着村民自治的向前发展,基本上跟内地其他地区的问题差不多,也有的是本民族或本地区所特有的特点而所造成的。当然,这些问题都要在实践中去分析、总结。本论文以文献法和访谈法的方式在大量查阅有关村民自治文献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在村民自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具体目的包括:理清巴热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说明巴热村村民自治现状;最终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村民自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村民自治最初步的阶段。当村民委员会以重新管理农村社会的身份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界对村民自治这个概念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或注意,对这个概念研究的学者不是很多,所以从理论方面村民自治的研究严重滞后。一直到1992年,国家民政部的推动下,有学者才开始对村民自治进行专门的研究,在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的领导下,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组织建立了专门研究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课题小组,以趟晋苏、王振耀为代表开始对村民自治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小组得出了共三份的研究报告,这三份报告里主要研究了村民自治的选举的具体程序、方式,村民代表会议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村民自治在法律上的各种规章制度等。
徐勇开启了研究村民自治新的里程,具体分析了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内在机制、组织形式与相关因素、活动内容、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另外,研究村民自治的学者还有沈延生和党国印等,但是他们两阐述的观点与其他学者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反,他们甚至对这些著作和文献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党国印认为研究村民自治的学者或对村民自治评价的学士对我国的村民自治在乡村的发展估计太乐观,因为在乡村的各种制约因素影响民主政治在乡村的发展,否定论则以沈延生(1998)为主要代表,他认为村民自治是“理论上的怪胎”,而且这将会导致“新形势下的绅治”。这两个观点虽然与国内研究村民自治的观点相反,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些观点提醒我们在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找出一些新的问题,从而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去解决这些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