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字数:12417】
摘 要 会计造假现象从会计信息被财务人员授予了权利起,就开始频繁发生,轻重不一的造假案例层出不穷,这严重损害了经济市场的秩序,不得不让企业打起精神来警惕这种行为。本文从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两方面下手,以达尔曼公司为研究案例,揭示了会计造假的原因、后果和责任。在总结的同时,也能让我们更了解会计造假,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加强内控外部监管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使会计造假慢慢消失,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3
2.1概念界定 3
2.2理论基础 3
第三章 会计造假的原因 4
3.1内控机制的不健全 4
3.2企业管理制存在的缺陷 4
3.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5
3.4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 5
本章小结 5
第四章 会计造假的治理措施 7
4.1完整绩效考核体制 7
4.2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7
4.3完善会计法律制度 7
4.4强化高层管理人员责任 8
本章小结 8
第五章 达尔曼公司案例分析 9
5.1达尔曼公司简介 9
5.2会计造假在达尔曼公司的表现 10
5.3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建议 10
本章小结 1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2
6.1研究结论 12
6.1研究不足 12
6.3展望 12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也显得愈发严重,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计造假影响社会秩序,尤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风险。会计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体现为做假账、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会计造假的研究是一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会计造假的原因和如何防范。会计造假的研究意义则在于如何有效的完善我国的会计法律,剔除无用的会计规章。事实上,会计造假行为已经高频率的出现在企业中了,从古至今中西方也已经出现因会计造假而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危机的案例。而会计造假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容小觑的,这将会给投资者、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计造假事件的败露,企业投资者将会受到无故的资金波及,从而蒙受不该有的损失;也会对企业的声誉和运营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会被迫破产;而利益相关者也会因此遭受牢狱之灾,从而破坏整个家庭的幸福。因此,对于此种现象,我们应该深度思考并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不求完全杜绝,但也应该最大程度的改善这种行为。不严谨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各经济主体因为虚假错误的数据为基础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可以改善这种行为,不仅仅对于一个决策者、企业,甚至对于整个社会都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对于此课题,我们研究目的是为了防范会计造假行为。因此。只有深入课题,才能找到病症,对症下药。同时维护我国会计法律的权威,使我国经济体系正常积极的运行。我们最终都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杜绝造假、打压造假,给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一个稳定安全的经济空间。会计造价研究意义深远,改善会计造假不仅可以使经济市场保持平衡健康的状态,还能提高我国总体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目前我国大多企业仍不具备完善的会计账套,甚至介于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建立内帐,这就是非典型的造假行为。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行为,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深入分析才能进行防范与治理。
1.2文献综述
会计造假是目前经济市场上常见的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李媛丽(2018)在《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的防范措施》一文中提出:会计舞弊危害范围广, 波及层面多。从大的方面说, 会导致经济资产的流失, 破坏经济环境, 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小的方面说, 不仅危害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 同时会对公司本身的实际利益造成损失, 引发群众对会计行业人员的不满情绪, 久而久之, 拖垮公司的经营业绩, 影响会计行业的社会地位。
在企业中,会计造假可以是一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多人完成的。顾玉荣(2016)在《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会计舞弊主体上划分为个人舞弊与组织舞弊。个人舞弊是指职员为获取非法利益而使用非合法手段,侵害其他企业或者公众利益的有意行为;组织舞弊是指企业高层为谋求自身企业与成员的更多利益,故意挑唆或威胁相关职员,使用非正常与非合法手段,侵害其他企业的有意举动。
尽管会计造假在法律方面的惩罚力度并不严重,但实则对社会的伤害则是无比巨大的。孙铭泽(2017)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对策》一文中提出:会计舞弊不仅给债权人、股东及业务交易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还对政府的宏观决策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 理清并深入剖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动因, 揭露会计舞弊的常用手段, 总结和完善相关治理措施, 对规范企业管理和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1.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研究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搜集了相关资料和案例,通过这些对会计造假进行分析总结,解读企业管理的问题所在。会计造假是在财务会计的领域中,有权限的人员因私心而将正确的会计信息故意进行篡改、修正、编辑成为某种虚假的以不正当利益为前提的财务信息。一般表现为填写虚假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财务报表等。或者为了一己私欲而故意隐瞒会计信息,甚至进行删除从而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3
2.1概念界定 3
2.2理论基础 3
第三章 会计造假的原因 4
3.1内控机制的不健全 4
3.2企业管理制存在的缺陷 4
3.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5
3.4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 5
本章小结 5
第四章 会计造假的治理措施 7
4.1完整绩效考核体制 7
4.2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7
4.3完善会计法律制度 7
4.4强化高层管理人员责任 8
本章小结 8
第五章 达尔曼公司案例分析 9
5.1达尔曼公司简介 9
5.2会计造假在达尔曼公司的表现 10
5.3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建议 10
本章小结 1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2
6.1研究结论 12
6.1研究不足 12
6.3展望 12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也显得愈发严重,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计造假影响社会秩序,尤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风险。会计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体现为做假账、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会计造假的研究是一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会计造假的原因和如何防范。会计造假的研究意义则在于如何有效的完善我国的会计法律,剔除无用的会计规章。事实上,会计造假行为已经高频率的出现在企业中了,从古至今中西方也已经出现因会计造假而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危机的案例。而会计造假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容小觑的,这将会给投资者、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计造假事件的败露,企业投资者将会受到无故的资金波及,从而蒙受不该有的损失;也会对企业的声誉和运营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会被迫破产;而利益相关者也会因此遭受牢狱之灾,从而破坏整个家庭的幸福。因此,对于此种现象,我们应该深度思考并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不求完全杜绝,但也应该最大程度的改善这种行为。不严谨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各经济主体因为虚假错误的数据为基础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可以改善这种行为,不仅仅对于一个决策者、企业,甚至对于整个社会都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对于此课题,我们研究目的是为了防范会计造假行为。因此。只有深入课题,才能找到病症,对症下药。同时维护我国会计法律的权威,使我国经济体系正常积极的运行。我们最终都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杜绝造假、打压造假,给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一个稳定安全的经济空间。会计造价研究意义深远,改善会计造假不仅可以使经济市场保持平衡健康的状态,还能提高我国总体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目前我国大多企业仍不具备完善的会计账套,甚至介于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建立内帐,这就是非典型的造假行为。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行为,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深入分析才能进行防范与治理。
1.2文献综述
会计造假是目前经济市场上常见的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李媛丽(2018)在《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的防范措施》一文中提出:会计舞弊危害范围广, 波及层面多。从大的方面说, 会导致经济资产的流失, 破坏经济环境, 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小的方面说, 不仅危害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 同时会对公司本身的实际利益造成损失, 引发群众对会计行业人员的不满情绪, 久而久之, 拖垮公司的经营业绩, 影响会计行业的社会地位。
在企业中,会计造假可以是一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多人完成的。顾玉荣(2016)在《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会计舞弊主体上划分为个人舞弊与组织舞弊。个人舞弊是指职员为获取非法利益而使用非合法手段,侵害其他企业或者公众利益的有意行为;组织舞弊是指企业高层为谋求自身企业与成员的更多利益,故意挑唆或威胁相关职员,使用非正常与非合法手段,侵害其他企业的有意举动。
尽管会计造假在法律方面的惩罚力度并不严重,但实则对社会的伤害则是无比巨大的。孙铭泽(2017)在《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对策》一文中提出:会计舞弊不仅给债权人、股东及业务交易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还对政府的宏观决策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 理清并深入剖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动因, 揭露会计舞弊的常用手段, 总结和完善相关治理措施, 对规范企业管理和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1.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研究对会计造假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搜集了相关资料和案例,通过这些对会计造假进行分析总结,解读企业管理的问题所在。会计造假是在财务会计的领域中,有权限的人员因私心而将正确的会计信息故意进行篡改、修正、编辑成为某种虚假的以不正当利益为前提的财务信息。一般表现为填写虚假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财务报表等。或者为了一己私欲而故意隐瞒会计信息,甚至进行删除从而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