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计划管理与质量控制
目 录
1 引言 1
2 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概述1
2.1 审计计划的概念 1
2.1.1 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1
2.1.2 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1
2.1.3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2
2.1.4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2
2.2 审计质量的概念 2
2.2.1审计质量的含义和特点2
2.2.2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3
3 审计计划管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3
3.1审计计划贯穿提高审计质量的整个过程3
3.2审计计划确立了实施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 4
3.3审计计划管理有效促进审计风险防范 4
4 目前我国审计计划管理的现状5
4.1制定审计项目计划6
4.2编制审计方案6
4.3监控计划执行过程7
4.4考评计划执行结果7
5 如何加强审计计划控制提高审计质量8
5.1改进计划编制工作8
5.2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及时反馈信息8
5.3建立完善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制度8
5.4定期检查审计计划9
5.5计划信息与统计信息进行有效衔接9
5.6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9
结 论10
致 谢11
参考文献12
1 引言
审计管理水平低是感化我国审计工作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亦然是我国审计与国际今世审计的重要差异的地方。如何实现对审计计划执行过程的有效控制,并根据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况对审计项目计划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审计阶段性规划和项目战略性筹划在不同职能空间和不同期间内上协调一致,也是让计划全面、平衡实施和完成的关键管理环节。因此,审计机关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做好阶段性目标与长期战略性目标的街接,合理安排和使用审计资源,做到任务分布、资源配置、时间进度、成本耗费等科学有效,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审计工作发展。本文提出了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的概念,从而引出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审计计划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我国审计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找出了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本文拟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一下对审计计划执行的控制和调整。
2 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概述
2.1审计计划的概述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职员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实现各项审计业务, 在详细实行审计流程以前列示的工作计划。审计署在《2007至 2011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建议:审计资源的整合,科学地管理审计业务,改善审计计划管理是重中之重, 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审计目标, 突出审计重点, 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可见, 修改和增强审计计划管理, 不光是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关键点, 同样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2.1.1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审计是一项目的性很强且繁杂的工作。要成功地达到审计所要求的目标, 必需制订完美的审计规划并灵活地实行。科学公道的审计筹划, 划定了交易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指明了审计的职责和请求, 是审计工作成功有用开展的前提。计划一旦下达, 审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计划所提出的要求, 在对被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有了详细了解后, 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完成审计任务。
2.1.2控制审计成本, 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
以尽量低的本钱取得尽可能高的工作效果, 是审计工作寻求的境界,是在于审计的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都不甚充沛的情况下,控制合适的审计成本,“精打细算” 是审计延续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所以, 制订合适的计划并有效地实行, 对提高审计成本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功能。
2.1.3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当前, 沉重的审计工作与现有审计资源相对不够的冲突, 任然是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当代管理的基础就是合理分配资本, 增强审计规划地管理, 无疑是达成资源有效使用的重要环节。经过定制计划, 能够达成人力等资源和任务的统筹安排: 经过计划的统一组织、实施、协调, 能够实现资本的有利整合, 让审计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
2.1.4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质量。全体提升审计质量,加强了审计管理的目标选择。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也是审计实行的依据。计划是不是安排得科学, 重心突不突出等,直接影响的实行与质量的优劣, 也为审计质量管理和考查提供根据。所以, 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是审计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 在审计的过程中, 如果在对审计计划等环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就控制制度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抽样技术运用、非现场审计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并加以整合推广, 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 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
2.2审计质量的概念
2.2.1审计质量的含义和特点
对于审计质量的含义,虽然还没有准确的限定权威的说明,但学术界大多数意见比较一致,一致认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和成果的好坏程度”。审计是某一机构组织所建立的服务于该机构组织的一个独立的职能部对组织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评论和审查,因此,与组织其他业务的质量相比,审计具有其他业务所不具备的 特点,还有一般业务质量的共性。具体来看,审计质量的主要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
审计质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审计质量,审计环境的质量,对审计方法的适当性和审计方法的恰当。审计过程中每一项具体审计工作,从准备到实施至出具审计报告,都关系到审计质量的优劣。因此,审计质量具有系统性,应当以系统论的思维构建审计质量掌控系统,以便于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地发挥审计质量控制。
2经济性
审计质量。审计效益以及审计成本,三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讲,质量变高,审计成本也会提高,带来的审计效益就会越大。但是按照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随着审计质量的升高,审计成本增加的速率将会大于效益的增加,从理论上来讲,必定有一个最好的审计质量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审计所带来的净效益将趋于最高。然而,这一切是要在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成本最小。
组织文化与制度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所构成的并且为组织职员广泛认同和遵循的拥有本组织特点的行为规范、思维规范、价值观念和团体意识的整合。组织的领导者对组织文化的发展以及塑造上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一种导向和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能产生积极且强大的示范效应。审计在组织中扮演一个独立客观的监管和评估。因此,对审计机构的设置在保证审计的相对独立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审计机构的设置是相对独立的,并且可以保证审计部门的上级。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保证审计的质量。
1 引言 1
2 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概述1
2.1 审计计划的概念 1
2.1.1 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1
2.1.2 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1
2.1.3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2
2.1.4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2
2.2 审计质量的概念 2
2.2.1审计质量的含义和特点2
2.2.2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3
3 审计计划管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3
3.1审计计划贯穿提高审计质量的整个过程3
3.2审计计划确立了实施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 4
3.3审计计划管理有效促进审计风险防范 4
4 目前我国审计计划管理的现状5
4.1制定审计项目计划6
4.2编制审计方案6
4.3监控计划执行过程7
4.4考评计划执行结果7
5 如何加强审计计划控制提高审计质量8
5.1改进计划编制工作8
5.2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及时反馈信息8
5.3建立完善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制度8
5.4定期检查审计计划9
5.5计划信息与统计信息进行有效衔接9
5.6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9
结 论10
致 谢11
参考文献12
1 引言
审计管理水平低是感化我国审计工作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亦然是我国审计与国际今世审计的重要差异的地方。如何实现对审计计划执行过程的有效控制,并根据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况对审计项目计划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审计阶段性规划和项目战略性筹划在不同职能空间和不同期间内上协调一致,也是让计划全面、平衡实施和完成的关键管理环节。因此,审计机关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做好阶段性目标与长期战略性目标的街接,合理安排和使用审计资源,做到任务分布、资源配置、时间进度、成本耗费等科学有效,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审计工作发展。本文提出了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的概念,从而引出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审计计划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我国审计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找出了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本文拟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一下对审计计划执行的控制和调整。
2 审计计划与审计质量概述
2.1审计计划的概述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职员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实现各项审计业务, 在详细实行审计流程以前列示的工作计划。审计署在《2007至 2011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建议:审计资源的整合,科学地管理审计业务,改善审计计划管理是重中之重, 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审计目标, 突出审计重点, 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可见, 修改和增强审计计划管理, 不光是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关键点, 同样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2.1.1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审计是一项目的性很强且繁杂的工作。要成功地达到审计所要求的目标, 必需制订完美的审计规划并灵活地实行。科学公道的审计筹划, 划定了交易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指明了审计的职责和请求, 是审计工作成功有用开展的前提。计划一旦下达, 审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计划所提出的要求, 在对被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有了详细了解后, 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完成审计任务。
2.1.2控制审计成本, 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
以尽量低的本钱取得尽可能高的工作效果, 是审计工作寻求的境界,是在于审计的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都不甚充沛的情况下,控制合适的审计成本,“精打细算” 是审计延续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所以, 制订合适的计划并有效地实行, 对提高审计成本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功能。
2.1.3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当前, 沉重的审计工作与现有审计资源相对不够的冲突, 任然是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当代管理的基础就是合理分配资本, 增强审计规划地管理, 无疑是达成资源有效使用的重要环节。经过定制计划, 能够达成人力等资源和任务的统筹安排: 经过计划的统一组织、实施、协调, 能够实现资本的有利整合, 让审计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
2.1.4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质量。全体提升审计质量,加强了审计管理的目标选择。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也是审计实行的依据。计划是不是安排得科学, 重心突不突出等,直接影响的实行与质量的优劣, 也为审计质量管理和考查提供根据。所以, 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是审计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 在审计的过程中, 如果在对审计计划等环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就控制制度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抽样技术运用、非现场审计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并加以整合推广, 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 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
2.2审计质量的概念
2.2.1审计质量的含义和特点
对于审计质量的含义,虽然还没有准确的限定权威的说明,但学术界大多数意见比较一致,一致认为:”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和成果的好坏程度”。审计是某一机构组织所建立的服务于该机构组织的一个独立的职能部对组织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评论和审查,因此,与组织其他业务的质量相比,审计具有其他业务所不具备的 特点,还有一般业务质量的共性。具体来看,审计质量的主要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
审计质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审计质量,审计环境的质量,对审计方法的适当性和审计方法的恰当。审计过程中每一项具体审计工作,从准备到实施至出具审计报告,都关系到审计质量的优劣。因此,审计质量具有系统性,应当以系统论的思维构建审计质量掌控系统,以便于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地发挥审计质量控制。
2经济性
审计质量。审计效益以及审计成本,三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讲,质量变高,审计成本也会提高,带来的审计效益就会越大。但是按照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随着审计质量的升高,审计成本增加的速率将会大于效益的增加,从理论上来讲,必定有一个最好的审计质量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审计所带来的净效益将趋于最高。然而,这一切是要在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成本最小。
组织文化与制度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所构成的并且为组织职员广泛认同和遵循的拥有本组织特点的行为规范、思维规范、价值观念和团体意识的整合。组织的领导者对组织文化的发展以及塑造上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一种导向和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能产生积极且强大的示范效应。审计在组织中扮演一个独立客观的监管和评估。因此,对审计机构的设置在保证审计的相对独立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审计机构的设置是相对独立的,并且可以保证审计部门的上级。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保证审计的质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