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附件)

摘 要当前,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公司环境绩效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作为污染来源之一,对环境保护负有重要责任。但是我国学者对于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2011-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营业收入和排污费之比对环境绩效进行衡量,对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高管年龄、高管学历水平与公司环境绩效都存在显著正向关联系。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 文献综述 1
二、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3
(一) 环境绩效概述 3
(二) 高管特征概述 4
(三) 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
三、 实证分析 7
(一) 样本选取 7
(二) 变量定义 7
(三) 模型设计 7
实证结果与分析 8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一)研究结论 12
(二)对策建议 12
(三)本文不足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全国各地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环境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作为最大的污染来源,对改善环境绩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于大规模的公司来说,特别是上市公司,都存在着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现象,由高管控制着企业日常事务的运行,其中就包括着环保制度的制定与实行。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高管团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的环保和环境战略,从而进一步对企业的环境绩效产生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关系,本文以高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究高管特征与环境绩效二者之间的关系。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现有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较少有研究涉及到高层管理者特征对环境绩效影响。因此,探讨高管特征对于环境绩效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扩展环境绩效影响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素以及研究管理者效应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充环境绩效理论,扩展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内容,进而提高对公司环境绩效的认识,从而为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提升公司价值提供新的动力。
(2)实践意义
研究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对从环保角度进行企业管理者的聘任以及激励制度的完善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有助于企业构建更加高质有效的高管团队,并使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其环境绩效。与此同时,环境绩效反映了公司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所取得的成效,因此研究高管特征与环境绩效的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环保二者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综合实力。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1969年,环境绩效评估首次提出并在国外进行研究,并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目前,国外学者较少研究关于高管年龄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多数集中于对社会责任的影响。高管的道德意识与高管的年龄增长成正比,相应的,也会提高高管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Forte,2004)[1]。在高管学历对企业环境绩效影响的研究中,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高管和环境绩效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关联(Slater、DixonFowler,2010)[2]。而在研究高管薪酬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时,薪酬计划将对高管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积极影响,高管薪酬长期化与公司绩效成正比(Deckop,2006)[3]。但一些学者研究认为,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成反比(Miles P.C、Miles F,2013)[4];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在研究环境绩效方面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多数以国外成果为依据来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和研究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关系问题,较少涉及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高管人员可以对履行社会责任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企业环境绩效发生作用(冯臻,2010)[5]。国内学者关于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关系研究中发现,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存在正向关联,企业所有者日益注重环境问题,环境绩效已成为定制高管薪酬参考依据之一(薛淑惠、滕祎、徐岩,2011)[6];在政治关联的重污染民营企业中,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周晖、覃亚洲,2016)[7]。在高管学历和年龄是否影响环境绩效的研究中,有学者研究显示,高管学历、年龄和环境绩效都存在正向关联(孟科学、杨荔瑶,2017)[8]。
二、高管特征对环境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环境绩效概述
1.环境绩效定义
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对环境绩效的定义得到认可度较高的是199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提出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标准ISO14001。该评价体系指出环境绩效是在环境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对影响环境绩效相关因素的控制而取得的相关效应。此外,国内外学者也根据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标准ISO14001从不同角度对环境绩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环境绩效概念进行了各自不同的阐述。环境绩效指通过不断改善企业污染问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利用而实现的环境效果(张亚连,2007) [9]。环境绩效包括环境管理表现和环境操作绩效。环境管理表现涉及环境政策、环境监测等;环境操作绩效是企业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结果,包括直接和非直接的能源消耗、总污水排放量(吨)等(Bhattacharyya,2015)[10]。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应该维护和满足所有际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因此,根据ISO14001标准,本文把环境绩效定义为“公司管理环境因素的程度,从而实现利益相关方的期望”。这一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环境绩效是企业管理自身环境因素的结果,是企业合理利用自身资源的成效。另一方面,环境绩效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
2.环境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环境绩效评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该标准为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和内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各个企业的自身条件情况不同,在适用的评价指标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ISO14031 标准未没有规定明确说明详细具体的环境绩效指标,而是给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公司可根据公司本身的环境、技术条件等情况定制具体的适用本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
在对环境绩效衡量的实证研究中,外国学者经常使用 CEP 指数法以及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TRI)数据库。一些学者还选择了生态效益指标,即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的指标框架来衡量环境绩效。
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总体而言,我国缺乏环境绩效数据库和公认的环境绩效衡量指标。关于选择具体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学术界仍在谈论不同的意见。我国学者主要使用单维度指标或结合几个单一指标来衡量环境绩效,如:是否违规排放而被处罚(吕峻,2012)[11]、排污和生产经营数据(林立国、楼国强,2014)[12]、设定相关变量权重得出环境绩效综合得分(沈洪涛、黄珍、郭肪,2014)[13]、环境资本支出(黎文靖、路晓燕,2015)[14]等。因此,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用性与真实性,借鉴 WBCSD 的指标架构,使用营业收入来代替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排污费代替公司对环境的影响。综上,本文对环境绩效的计算公式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