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公司盈利能力分析(附件)
摘 要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以保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只有保持稳定的获利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该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及财务收支等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以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2014年财务数据为基本依据,通过对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几个重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公司在经营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几点合理的改进措施,来提高本公司的盈利能力。
目 录
1 绪论 7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1.1研究目的 7
1.1.2研究意义 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2.1国外研究现状 7
1.2.2国内研究现状 8
1.3 研宄内容与研究方法 9
1.3.1研究内容 9
1.3.2研究方法 9
2 盈利能力基本理论 10
2.1 盈利能力的定义 10
2.2 盈利能力分析的常用指标 10
2.3 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 11
3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12
3.1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2
3.1.1公司简介 12
3.1.2公司基本财务数据 12
3.2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3
3.2.1 营业利润率分析 13
3.2.2总资产报酬率分析 14
3.2.3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15
3.3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16
3.3.1成本控制风险 16
3.3.2盈利能力不稳定 16
3.3.3市场竞争危机 17
4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4.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8
4.2 公司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8
4.2.1公司的规模 18
4.2.2会计政策的选择 18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现金流量的保障 18
4.2.4资本结构 19
4.2.5企业盈利模式 19
5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途径 20
5.1 优化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20
5.2 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20
5.3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20
5.4 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20
5.5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1
5.6 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 21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盈利能力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以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并运用相关财务指标对该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找出该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企业获利能力,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供参考,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1.1.2 研究意义
盈利能力是企业最直接的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于企业及时改善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分析,可以评价不同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从而减少未来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及时挖掘盈利潜力,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提高公司的利润,对其他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始于 90 年代初,早期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财务业绩评价,后来发展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现在的企业盈利能力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1991年,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经济附加值(简称EVA)这一概念,1991年著名的咨询公司一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将其注册并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和报酬激励制度。它是通过比较企业资本总投入和基于投入的总成本产生的税后营业净利润,进而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1]。
1992 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建立商务卡 BSC 绩效评价,采用这些财务指标同样涉及到对盈利能力的评价,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97年,纳斯达克用自己研究的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考核,他根据公司总市值、资产、股东人数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满足上市的标准,评价公司的治理水平。
1998 年,美国的《商业周刊》杂志提出了八指标评分法,八个指标分别是:A 年内的最终总收益、销售额的增长率、净利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A年、B 年、C 年来的三个总收益数值、三个销售总额增长率、净利润和股东权益报酬率,这八个指标均可以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面板数据的概念来解释[2]。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计算,然后排序,每个上市公司总成绩是这八个指标的评价综合得分。
综述,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企业对于盈利能力研究的方法慢慢成熟。近年来,单一的财务指标分析的地位逐渐在下降,更多的企业重视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盈利能力研究发展较晚,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利润和产值为主要的盈利分析,评价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考虑的因素较少[3]。九十年代以后的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开始趋于综合性,对复杂的市场分析更加客观和真实。
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化,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盈利能力评价与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论证:
刘祥坠(2005)明确指出一个公司只有在资本收益超过其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公司的投资者带来收益[4]。因此,经济增加值率越高,公司的价值越高,股东的回报也就越高,股东回报越高,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就越好,即公司的市场价值越高。在市场经济中,公司资本运作的效益越高,就越能吸引资本的投入。
王晓东(2005)在《层次分析法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测度中的应用》中为解决各指标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程度提出层次分析法,并根据系统分析法研究了盈利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结构模型[5]。
目 录
1 绪论 7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1.1研究目的 7
1.1.2研究意义 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7
1.2.1国外研究现状 7
1.2.2国内研究现状 8
1.3 研宄内容与研究方法 9
1.3.1研究内容 9
1.3.2研究方法 9
2 盈利能力基本理论 10
2.1 盈利能力的定义 10
2.2 盈利能力分析的常用指标 10
2.3 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 11
3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12
3.1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2
3.1.1公司简介 12
3.1.2公司基本财务数据 12
3.2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3
3.2.1 营业利润率分析 13
3.2.2总资产报酬率分析 14
3.2.3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15
3.3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16
3.3.1成本控制风险 16
3.3.2盈利能力不稳定 16
3.3.3市场竞争危机 17
4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4.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8
4.2 公司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8
4.2.1公司的规模 18
4.2.2会计政策的选择 18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现金流量的保障 18
4.2.4资本结构 19
4.2.5企业盈利模式 19
5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途径 20
5.1 优化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20
5.2 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20
5.3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20
5.4 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20
5.5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1
5.6 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 21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盈利能力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以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并运用相关财务指标对该公司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找出该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企业获利能力,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供参考,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1.1.2 研究意义
盈利能力是企业最直接的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于企业及时改善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分析,可以评价不同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从而减少未来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提高公司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及时挖掘盈利潜力,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提高公司的利润,对其他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始于 90 年代初,早期主要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财务业绩评价,后来发展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现在的企业盈利能力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1991年,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经济附加值(简称EVA)这一概念,1991年著名的咨询公司一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将其注册并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和报酬激励制度。它是通过比较企业资本总投入和基于投入的总成本产生的税后营业净利润,进而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1]。
1992 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建立商务卡 BSC 绩效评价,采用这些财务指标同样涉及到对盈利能力的评价,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97年,纳斯达克用自己研究的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考核,他根据公司总市值、资产、股东人数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满足上市的标准,评价公司的治理水平。
1998 年,美国的《商业周刊》杂志提出了八指标评分法,八个指标分别是:A 年内的最终总收益、销售额的增长率、净利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A年、B 年、C 年来的三个总收益数值、三个销售总额增长率、净利润和股东权益报酬率,这八个指标均可以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面板数据的概念来解释[2]。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计算,然后排序,每个上市公司总成绩是这八个指标的评价综合得分。
综述,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企业对于盈利能力研究的方法慢慢成熟。近年来,单一的财务指标分析的地位逐渐在下降,更多的企业重视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盈利能力研究发展较晚,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利润和产值为主要的盈利分析,评价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考虑的因素较少[3]。九十年代以后的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开始趋于综合性,对复杂的市场分析更加客观和真实。
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化,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盈利能力评价与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论证:
刘祥坠(2005)明确指出一个公司只有在资本收益超过其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公司的投资者带来收益[4]。因此,经济增加值率越高,公司的价值越高,股东的回报也就越高,股东回报越高,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就越好,即公司的市场价值越高。在市场经济中,公司资本运作的效益越高,就越能吸引资本的投入。
王晓东(2005)在《层次分析法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测度中的应用》中为解决各指标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程度提出层次分析法,并根据系统分析法研究了盈利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结构模型[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