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以中海田并购opti为例(附件)
摘 要 由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海外并购是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海外并购发展时间短,经验没有西方国家多,所以会出现许多问题而导致并购失败。本文主要是通过中海田并购OPTI的案例来浅析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选题的目的 1
1.1.2 选题的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 研究方法 2
2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论述 4
2.1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概述 4
2.1.1 我国海外并购的现状 4
2.1.2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概述 8
2.2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8
3 中海田并购OPTI案例财务风险分析 10
3.1 中海田的简介 10
3.2 中海田并购OPTI案例的简介 10
3.3 中海田并购OPTI财务风险分析 10
3.3.1 并购后所出现的问题 10
3.3.2 财务风险分析 10
4 通过中海田并购OPTI案例得到的启示 12
4.1 加强信息收集并完善评估体系 12
4.2 融资渠道改善与结构调整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企业并购是公司实现扩张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是资源重新整合的改进过程。成功的并购能够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获取更大的利润,达到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目的。在当代社会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海外收购已成为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进行海外收购,再加上为了响应“走出去”的政策,海外收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因为经验不够、全球经济下降、国外很多企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1]。
1.1.2 选题的意义
本文论题研究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所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视,真正认识到发生风险的原因并预防它。通过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其正确认识到国内外企业经营坏境的异同和文化的差异以及自身的优劣势,从而能够有正确的自身定位,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2]。这样不会让企业的定位过低或者过高,而让并购失败。并且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尽量避免并购的失败。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的关注度不足,没有合适可靠的预防和防范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5]。
Luedi(2008)对19952007年间56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后,发现这其中的56%的案例在并购以后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利益效应。Tomas Mantecon(2009)认为筹资的方式会对并购方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影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并购方的财务风险大小取决于负债融资数额的大小和须要承担的并购企业债务额的大小。企业并购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19世纪末至今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并购理论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3]。
Robert.J. Borghese,Paul.F. Borghese(2005)认为在企业并购完成后两个企业的战略及组织适应性差,以及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并计划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4]。Philip.H. Mirvis(2007)认为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从选择并购目标上来讲,并购的目标企业与要并购的企业之间业务与自身条件的互补性不强,匹配性也不好,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合作,无法产生较大的协同效应。其次,企业对并购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观点一般是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出的并购价、筹集资金的方式、负债能力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财务上的混乱和成果的损失[6]。
周亮(2006)认为,出现的财务风险是指在收购过程中因筹资的方式和还款的能力引起的财务危机。郑士进(2007)利用Probit模型分析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李晓晶(2009)通过对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指出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和融资支付风险都是石油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按期限对未来的现金流入和偿付债务等现金流出进行匹配,调整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期限和比例,从而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7]。李艳梅(2010)重分析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内外部风险,并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宋滨,李红霞(2011)总结了从2005年到2010年间发生资源型企业主要的海外并购交易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李金田,李红馄(2012)在海外并购中针对收购的不同环节产生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由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海外并购是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海外并购发展时间短,经验没有西方国家多,所以会出现许多问题而导致并购失败。本文主要是通过中海田并购OPTI的案例来浅析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明确相关定义和界线。
(2)案例分析法。对中海田并购OPTI的案例中所涉及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对此案例中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作出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时如何有效的预防的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了参考。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选题的目的 1
1.1.2 选题的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 研究方法 2
2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论述 4
2.1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概述 4
2.1.1 我国海外并购的现状 4
2.1.2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概述 8
2.2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8
3 中海田并购OPTI案例财务风险分析 10
3.1 中海田的简介 10
3.2 中海田并购OPTI案例的简介 10
3.3 中海田并购OPTI财务风险分析 10
3.3.1 并购后所出现的问题 10
3.3.2 财务风险分析 10
4 通过中海田并购OPTI案例得到的启示 12
4.1 加强信息收集并完善评估体系 12
4.2 融资渠道改善与结构调整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企业并购是公司实现扩张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是资源重新整合的改进过程。成功的并购能够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获取更大的利润,达到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目的。在当代社会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海外收购已成为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进行海外收购,再加上为了响应“走出去”的政策,海外收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因为经验不够、全球经济下降、国外很多企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1]。
1.1.2 选题的意义
本文论题研究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所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视,真正认识到发生风险的原因并预防它。通过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其正确认识到国内外企业经营坏境的异同和文化的差异以及自身的优劣势,从而能够有正确的自身定位,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2]。这样不会让企业的定位过低或者过高,而让并购失败。并且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尽量避免并购的失败。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的关注度不足,没有合适可靠的预防和防范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5]。
Luedi(2008)对19952007年间56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后,发现这其中的56%的案例在并购以后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利益效应。Tomas Mantecon(2009)认为筹资的方式会对并购方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影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并购方的财务风险大小取决于负债融资数额的大小和须要承担的并购企业债务额的大小。企业并购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19世纪末至今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并购理论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3]。
Robert.J. Borghese,Paul.F. Borghese(2005)认为在企业并购完成后两个企业的战略及组织适应性差,以及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并计划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4]。Philip.H. Mirvis(2007)认为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从选择并购目标上来讲,并购的目标企业与要并购的企业之间业务与自身条件的互补性不强,匹配性也不好,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合作,无法产生较大的协同效应。其次,企业对并购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观点一般是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出的并购价、筹集资金的方式、负债能力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财务上的混乱和成果的损失[6]。
周亮(2006)认为,出现的财务风险是指在收购过程中因筹资的方式和还款的能力引起的财务危机。郑士进(2007)利用Probit模型分析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李晓晶(2009)通过对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指出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和融资支付风险都是石油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按期限对未来的现金流入和偿付债务等现金流出进行匹配,调整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期限和比例,从而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7]。李艳梅(2010)重分析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内外部风险,并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宋滨,李红霞(2011)总结了从2005年到2010年间发生资源型企业主要的海外并购交易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李金田,李红馄(2012)在海外并购中针对收购的不同环节产生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由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海外并购是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海外并购发展时间短,经验没有西方国家多,所以会出现许多问题而导致并购失败。本文主要是通过中海田并购OPTI的案例来浅析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明确相关定义和界线。
(2)案例分析法。对中海田并购OPTI的案例中所涉及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对此案例中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作出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时如何有效的预防的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了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