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本文在已有的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结合蚌埠天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资料及存货四个环节的管理模式,主要针对天成包装与存货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来进行分析,从而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提出大多数企业的共性问题。最后,从内部控制的环境、存货的业务活动、内部的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控制人员对存货活动的监督责任意识五个角度来加强企业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关键词 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1
2.1 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1
2.2 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流程及目标 2
3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4
3.1 案例分析——蚌埠天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内部控制 4
3.2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4 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建议 15
4.1 优化企业存货相关的活动 15
4.2 改善存货内部控制环境 17
4.3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18
4.4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与沟通 19
4.5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20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整体的经济状况比较好,经济从高速发展趋势转变成高质量发展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供给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等政府的政策带来的优势,因此中国的经济势必将持续向上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追求经济质量需要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就会对我国高质量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国民经济与企业密切相关,企业的繁荣又离不开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并且能够在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存货作为企业业务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对存货的管理出了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经济状况造成致命的伤害。企业对存货的业务活动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目的是为了管理好企业的存货。存货包括生产用的原材料,生产中的产品和日常经营中销售的库存货物等,企业对存货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内部存货资产的完整,并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企业存货积压,存货贬值及资金不能及时周转等原因,影响了企业的根本利益。为了提高企业的全面盈利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除了需要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提高外,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建立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系统也变成了必然的选择。在建立存货内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虽然很多企业有一套完整存货内部控制体系,但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对制度的运用仍然不够熟练,没有对其真正的重视起来。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运用,以此来降低存货的风险,这才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产品,包括生产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成品等[1],通俗点来讲,存货就是指经过完整的生产过程后储存在仓库中待出售的存货,正在生产过程中的最终为了销售的产品,以及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完整,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在内部实施的一个制约相关工作的系统。内部控制主要从企业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对企业进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2],合理有效的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根据其存货的各个业务流程的特点而制定的制度。存货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存货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止资产的流出并促进资产的流入,从而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有利于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3]。
2.2 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流程及目标
存货相关业务活动的完整的流程主要包括存货的获得、验收和存储、领用发出等业务,每一个环节都与存货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
2.2.1 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采购作为企业一系列业务活动的第一步,涉及到请购、审批、供应商选择、订立采购合同和选择支付方式等诸多环节,与企业的资金流密切相关。
采购部门应该在核实过仓库中存货的剩余量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的需要来制定采购计划,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制定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包括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方式的确定以及采购价格的确定,首先,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制度及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然后,企业根据评价结果合理的选择。对于采购合同的订立,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以及违约责任等都需要有所明确,对于影响重大的合同应该组织专业的人员参与并且聘请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在采购后,采购负责人员还应该实时跟踪和管理合同的履行情况,同时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采购合同跟踪制度来辅助采购人员的工作,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采购材料的损失。支付环节需要对支付方式进行选择、审核相关单据凭证以及验证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支付方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采购计划来选择,企业可以选择先收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收货。加强对采购环节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能够反映采购业务的进程并保证资金不受损失,因此企业也需要加强对采购环节中各个步骤的会计信息的控制。
2.2.2 验收入库环节的内部控制
在存货验收入库的时候,企业应该严格规范存货验收的程序、方法及相关人员,验收入库需要侧重于采购合同和发票等原始单据,涉及采购数量较多或者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应该委托专业的机构或者聘请外部的专家进行协助,从而保证对入库的存货的要求与合同的约定是一致的。自产的存货需重点关注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及时明确责任,查明缘由并且向管理机构报告。此外,会计部门需要根据存货的入库单据填写相应的会计凭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准确。
2.2.3 保管环节的内部控制
对于仓库中的存货,除了仓库中专门管理存货的人员以及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人员外,其他部门的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才能与存货接触,而且存货在企业内不同部门或者仓库的流转都需要办理严格的出入库手续。按照存货的性质和类型,建立完善的防灾害、防盗窃等管理规定能有效减少存货的损失。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盘点清查制度,每年年底至少进行一次存货盘点,在经营期内应该结合自身的产品的特色,对盘点周期及盘点方法作出特殊的规定。盘点工作需要对存货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清查,查明和调查产生盘盈、盘亏等情况的原因,并编制相关的书面报告。在对存货进行处置前,需要报经批准后才能进行会计处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1
2.1 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1
2.2 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流程及目标 2
3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4
3.1 案例分析——蚌埠天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内部控制 4
3.2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4 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建议 15
4.1 优化企业存货相关的活动 15
4.2 改善存货内部控制环境 17
4.3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18
4.4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与沟通 19
4.5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20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整体的经济状况比较好,经济从高速发展趋势转变成高质量发展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供给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等政府的政策带来的优势,因此中国的经济势必将持续向上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追求经济质量需要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就会对我国高质量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国民经济与企业密切相关,企业的繁荣又离不开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并且能够在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存货作为企业业务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对存货的管理出了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经济状况造成致命的伤害。企业对存货的业务活动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目的是为了管理好企业的存货。存货包括生产用的原材料,生产中的产品和日常经营中销售的库存货物等,企业对存货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内部存货资产的完整,并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企业存货积压,存货贬值及资金不能及时周转等原因,影响了企业的根本利益。为了提高企业的全面盈利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除了需要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提高外,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建立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系统也变成了必然的选择。在建立存货内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虽然很多企业有一套完整存货内部控制体系,但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对制度的运用仍然不够熟练,没有对其真正的重视起来。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运用,以此来降低存货的风险,这才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存货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存货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产品,包括生产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成品等[1],通俗点来讲,存货就是指经过完整的生产过程后储存在仓库中待出售的存货,正在生产过程中的最终为了销售的产品,以及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完整,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在内部实施的一个制约相关工作的系统。内部控制主要从企业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对企业进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2],合理有效的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根据其存货的各个业务流程的特点而制定的制度。存货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存货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止资产的流出并促进资产的流入,从而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有利于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3]。
2.2 存货内部控制的主要流程及目标
存货相关业务活动的完整的流程主要包括存货的获得、验收和存储、领用发出等业务,每一个环节都与存货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
2.2.1 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采购作为企业一系列业务活动的第一步,涉及到请购、审批、供应商选择、订立采购合同和选择支付方式等诸多环节,与企业的资金流密切相关。
采购部门应该在核实过仓库中存货的剩余量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的需要来制定采购计划,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制定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包括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方式的确定以及采购价格的确定,首先,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制度及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然后,企业根据评价结果合理的选择。对于采购合同的订立,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以及违约责任等都需要有所明确,对于影响重大的合同应该组织专业的人员参与并且聘请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在采购后,采购负责人员还应该实时跟踪和管理合同的履行情况,同时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采购合同跟踪制度来辅助采购人员的工作,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采购材料的损失。支付环节需要对支付方式进行选择、审核相关单据凭证以及验证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支付方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采购计划来选择,企业可以选择先收货后付款或者先付款后收货。加强对采购环节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能够反映采购业务的进程并保证资金不受损失,因此企业也需要加强对采购环节中各个步骤的会计信息的控制。
2.2.2 验收入库环节的内部控制
在存货验收入库的时候,企业应该严格规范存货验收的程序、方法及相关人员,验收入库需要侧重于采购合同和发票等原始单据,涉及采购数量较多或者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应该委托专业的机构或者聘请外部的专家进行协助,从而保证对入库的存货的要求与合同的约定是一致的。自产的存货需重点关注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及时明确责任,查明缘由并且向管理机构报告。此外,会计部门需要根据存货的入库单据填写相应的会计凭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准确。
2.2.3 保管环节的内部控制
对于仓库中的存货,除了仓库中专门管理存货的人员以及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人员外,其他部门的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才能与存货接触,而且存货在企业内不同部门或者仓库的流转都需要办理严格的出入库手续。按照存货的性质和类型,建立完善的防灾害、防盗窃等管理规定能有效减少存货的损失。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盘点清查制度,每年年底至少进行一次存货盘点,在经营期内应该结合自身的产品的特色,对盘点周期及盘点方法作出特殊的规定。盘点工作需要对存货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清查,查明和调查产生盘盈、盘亏等情况的原因,并编制相关的书面报告。在对存货进行处置前,需要报经批准后才能进行会计处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