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财务绩效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附件)

近年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政策,资本输出力度越来越大,规模也不断扩大。除港、澳、台外,中国跨国并购有加速扩大的趋势,2015年并购规模达6,510亿美元以上,超越2014年4,309亿美元并购规模,未来跨国并购规模还会持续上升。我国企业也突破发展,不断进行海外并购,扩大了中国在海外的市场,获取了海外企业优质的资源、技术、经验。中国企业正在向全球化迈进。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希望通过跨国并购稳固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因此,本文拟以事件分析法分析大陆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事件的并购财务绩效,以做为未来跨国企业国际并购决策的参考。实证结果显示海外并购前经营管理绩效越高的企业并购绩效越高,并且国企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会获得更多支持,其并购绩效也会越高。关键词 跨国并购,财务绩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目 录
1 研究背景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2.1 国内研究现状 2
2.2 国外研究现状3
3 跨国企业并购研究理论3
3.1跨国企业并购3
3.2跨国企业并购的目的 4
3.3跨国并购的类型5
4 研究方法6
4.1研究假说及样本选择6
4.2建立实证模型7
5 假设检验7
5.1对假设一的检验 8
5.2对假设二的检验 8
5.3海外并购绩效分析 9
结论11
致谢13
参考文献 14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实施“一带一路”政策,我国企业一直在向国外发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加速扩大的趋势,2015年并购规模达6,510亿美元以上,超越2014年4,309亿美元并购规模,未来跨国并购规模还会持续上升。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持续推出多项政策导引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尤其针对针端领域的补贴强度不断增加,例如“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企业贷款期限将延长七年,贷款资金限额也将大幅度放宽,而“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降低了政府核查的要求,通过放宽条件的方法来促使企业全面发展,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多方融资手段,使得海外并购门槛降低,中国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跨国并购案例越来越多。
2007年受到美国次级房贷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大陆企业将投资目标转向欧美发展,尤其是以扩展品牌效应,提升核心技术为目的的跨国企业并购。华为投资受阻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为海外虽然对中国资金存在迫切的需求,但是当中国的巨额资金迅速流入东道国,东道国又会觉得不安。所以被并购方政府的限制任然是我国跨国并购的威胁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一直是外国企业争相合作的对象。中国因为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又拥着世界最多的人口、劳动力、消费力,因此不断吸引外国企业前来合作,发掘中国的市场。通过投资,跨国并购,借此来占领中国市场。但是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但我们的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跨国公司并购是否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为我国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外国企业对中国服务业的并购尤为明显。外资企业在中国服务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并购,并购步伐越来越快。这对中国企业也是大有益处的,通过并购,可以使我国服务业学习到国外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获得更多的盈利机会。虽然外资并购能为我国服务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外企并购数目的不断增加,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是带来的是更大的竞争,必然会给我国服务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将以事件分析法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财务经营绩效的因素,以及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过程遇到的风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最初的海外并购企业多为国有大型企业,而且并购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际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如此高的财力来进行跨国并购。而且从企业并购之后的经营绩效、股价变动等数据来看,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过随着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并购之后的绩效较最初有了极大改善。但任然存在很大风险。
关红宇(2007)认为企业并购所带来的最大风险是来自财务的风险。他认为跨国并购是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资产而负有债务,巨额的债务会使得企支付苦难,从而导致企业财务出现漏洞【1】。崔杰和元放健(2011)认为,企业跨国并购具有很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来自并购之后财务绩效的不确定性【2】。李金田(2012)提出,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财务绩效,在并购之后必须将本公司的资源、人员、技术、部门与被并购的公司进行整合。除此之外,还应将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整合。只有将公司进行整合,企业才可以达到并购绩效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3】。
郑和平(2011)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进行并购之后因为融资失败而可能产生财务危机【4】。沈应婷 (2011)认为:企业并购虽然可以让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或者使得企业在横向或纵向发展中获利。但与此同时,在并购之后,这更是对企业管理层的挑战。因为企业并购之后其经营能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并购之后其领导板子发生变化,这对领导者而言是一个难题。但是,其并购之后带来的利润和发展机会也是巨大的。潘瑾和陈宏民(2005)研究了两千年发生的一百多起我国主动并购的案例,发现相对于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更为有效;出于被并购企业自身的考虑,更多企业更愿意以换股方式接受并购。因此,股票并购的绩效明显高于纯现金的并购【5】。秦楠(2009)研究了零三年到零六年的企业并购数据,得出了与潘瑾和陈宏民一样的结论,横向并购的绩效要普遍高于混合并购【6】。金鑫(2015)认为企业并购绩效的提升重点在于整合后的管理,并且对企业的合理估值。尤其是跨国企业,在并购之前应该对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估值,这关系到企业跨国并购是否可以成功。由于是企业跨国合并,因此并购之后,只有在企业精神、企业财务、企业资产、企业员工等的各方面进行整合管理,企业并购之后的绩效才可以提高。只有将两个企业相互整合,吸取优点摈弃缺点,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绩效【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0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