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中浮游藻类组成与水质评价

中国的淡水资源问题还是比较严峻,加之我国对经济的大力发展和进一步的工业深化,中国的淡水资源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对于水资源,特别是水源地应当进行藻类检测和水质评价以保障饮用水安全。本文以淮安市白马湖为处理研究对象,在湖泊北部及中部设置五个代表性采样点。利用野外采样研究水源水藻类特征,结合水体理化指标等内容,对白马湖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出 (1)白马湖备用水源地春季藻类存在区域性差异研究期间湖泊优势种为蓝藻和绿藻。1号采样点和3号采样点藻类物种组成最多,检测出25种,2号采样点有22种,4号采样点有23种,5号采样点21种,但整体差异不明显。 (2)白马湖备用水源地春季各项理化指标存在区域性差异氨氮、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整体上都是湖泊北部较高,然后逐渐向南部递减;湖泊叶绿素a含量没有明显分布规律。5月较之4月各项指标都有所升高。 (3)白马湖备用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白马湖5个采样点综合营养指数为55.21-62.76,4月份白马湖整体水体污染程度为轻度富营养化,5月份白马湖整体水体污染程度为中度富营养化,水质还有待提高。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藻类,水质评价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1.3 研究工作内容 4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2 实验准备 4
2.1 实验材料 4
2.2 实验流程 5
2.3 实验操作步骤 6
3 结果与分析 12
3.1 藻类鉴定及特征分析 12
3.2 理化因子测定及分析 16
结论 25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中国,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很不均匀,有些地区常年干旱、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中国是人口大国,个人的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加上水土资源的不匹配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极大影响,所以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淡水资源问题还是比较严峻,加之我国对经济的大力发展和进一步的工业深化,中国的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水资源还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1,2]。在湖泊生态体系中,浮游藻类是初级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在保持湖泊生态体系的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3]。所以,浮游藻类数量和物种的变化与湖泊生态体系及水质评价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进行水质评价的重要对象[4]。
淮安市境内的白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路线,同时又是淮安市中心城区的备用水源地,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典型农业区。所以,评价白马湖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1.1.1 浮游藻类简介
浮游藻类通常就是指藻类,它是湖泊水生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叶绿素,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因此属于营自养的生物。湖泊的初级生产者由浮游藻类和水生高等植物组成。在一些湖泊,缺乏水生高等植物,浮游植物就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同时还是湖泊生态体系中一些动物和微生物的主要食物和基础[5]。
藻类可分为八大门类,分别为: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Din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和金藻门(Chrysophyta)。
蓝藻分布很广泛,在各种水体中、潮湿土壤、岩石、树干上生存,在干旱地区,不少蓝藻也能够存活,适应能力很强。水生类群通常生长在高氮和高有机质的碱性水里。绿藻大部分存在于淡水中,另外有不少在海水中生长,剩下的少数种类适应很广泛。硅藻种类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几乎生长在所有水体中全年都能生长繁殖。在低温的高山、雪原和水温40℃的温泉中都有硅藻存在。在夏秋季温度较高的时候,由于一些硅藻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就会形成“水华”或者“赤潮”[6,7]。裸藻大部分在淡水和半咸水中生长,在咸水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裸藻喜欢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水体中生长繁殖,对水质的污染程度能够起到指示作用,夏季,裸藻数量变多,并浮在水面上形成水华。甲藻大部分分布在咸水中,很少出现在淡水水体,还有一小部分寄生在水生生物体内。甲藻的大量生长,很容易就会使水体颜色泛红,这就会产生“赤潮”,并伴随着腥臭味。隐藻的种类虽然很少,但是普遍分布在各种水体中,生存条件并不严格,能够适应各种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夏季和冬季均可形成优势种。黄藻大部分生活在水体中,在较稳定或稳定的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池塘中分布较多,少部分生长在湿度较大的土壤中,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可大量生长[8]。很少生活在海水中。金藻在淡水和咸水中均有分布,大部分在比较透明、水体温度比较低、有机质含量较少的清澈水体中生长,水温的变化对金藻的影响比较大,一年中除了夏季生长都比较旺盛[9]。金藻中的很多种类可被用作指示生物,监测和评价水质[10]。
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数量等的变化是水质量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具有理化监测手段所欠缺的综合性、长期性及灵敏性等特点,是水质监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指标,对于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11]。
1.1.2 水质评价简介
国民的身体健康与饮用水的质量息息相关,饮用水质量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就大大提高,所以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水质评价需要选择相关的水质指标,然后按照规定的水质标准,计算出结果,可以用数字、图像等方法表示水体的污染程度。近几十年,因为水质评价对水体研究具有很有用的参考价值,所以人们对其十分关注,水质评价可以提供水处理工艺的预警基础,保障了饮用水供水的安全性,使水资源的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四十多年来,我国开展了对各种水体的环境质量进行的全面调查和评估,我国在水质评价中进行了大量实验,将很多数学方法被运用进来,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研究体系中,水质评价已成为成长最快、提高最大的部分之一。我们国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富营养化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1214]。
存量法
存量法是基于水体中藻类的数目来对水体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叶绿素a、藻类密度、生物量等指标可以表示水体中藻类的数目。因为藻类细胞形态各种各样,细胞大小也都不同,所以用藻类密度来表示藻类数目并不准确,生物量更能够准确反映水质情况。但是,相较于生物量,叶绿素a浓度的测定更加容易和快速,所以现在评价水体质量情况时的常用指标为叶绿素a[15,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5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