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童年的记忆”图形设计
万象——童年的记忆”图形设计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达已经成为一种包容性极广的文化现象。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造型、美学、传播学,还有语言、市场、社会、生理和心理等诸多因素。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是传达视觉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设计者通过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劝说的目的。而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的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念童年。童年的味道,是那么纯真,那么美好,那么快乐。翻开以前的日记,以前那些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仍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的寂寞感,孤独感,忧愁感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纯真、快乐随着儿时的那些游戏一起被藏在记忆深处,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的缺失。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找回我们逝去的童年,把曾经最美好的记忆,寄托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这个载体上,使忙碌中的我们、每一个对童年难以忘怀的人,重拾那份纯真,重获那种感动。所以我选择了图形设计来回忆我们的童年,把“万花筒”这一元素融入进去。图形设计的构思来源于儿时的一种玩具——万花筒,以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和素材,通过创作,形成具有意象的创意图形,并完成一系列的视觉形象设计。因为是以万花筒为创作基础,所以主题定为“万象”,意为包罗世界万象。本次课题的研究,我希望通过设计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些即将逝去的东西的珍视,为这个社社会增添一份温馨和感动,设计一定会成为一种力量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关键词:图形设计;童年记忆;万花筒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四) 研究的突破点及目标 1
二、 设计分析 3
(一) “万象——童年的记忆”命题确定和释义 3
(二) 初步设想 3
三、 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4
(一) 标志分析 4
(二) 图形的创作过程 4
(三) “万象——童年的记忆”图形设计的实施 7
(四) 衍生品设计 7
(五) 设计作品完成及展示应用效果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节拍的加快,大家的寂寞感,孤独感,忧愁感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纯真、快乐随着儿时的那些游戏一起被藏在记忆深处,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的缺失。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找回我们逝去的童年,把曾经最美好的记忆,寄托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这个载体上,使忙碌中的我们、每一个对童年难以忘怀的人,重拾那份纯真,重获那种感动。童年生活中的心灵情感是最明亮、最自由、最无忧无虑的回忆。它所呈现出的画面,往往就是我们当下所缺乏的纯真。大部分的人会认为,现在的自己是成熟的,童年只是一段过去式,甚至会认为那时候是极其幼稚与不成熟的一种心理。但是殊不知,这种最直白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才是回归本质最自然的一种方式。我希望通过设计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些即将逝去的东西的珍视,为这个社社会增添一份温馨和感动,设计一定会成为一种力量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本次的毕业设计构思源于儿时的一种玩具——万花筒,把它的图形作为创作基础,以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和素材,通过设计,形成新的创意图形,并完成一系列的视觉形象设计。用万花筒作为基础,把童年带入其中,创作出来的图形设计,化繁为简,看似简洁明了,然而却能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童年的高兴与单纯。应该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找回我们那些正在慢慢淡忘的、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童年记忆。所以,我们把“记忆”和万花筒图形相结合,继而转换成图形,应用到各式各样的衍生品当中。新的创意图形设计,虽然简洁明了,但是却代表着童年的稚嫩与单纯,能带领我们回归最初本质的快乐与自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设计作品中,将功能性与美感完美结合,是设计者的追求。希望与受众之间产生更深入的互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创作者在设计之外围观。
以搜索引擎为例,国外的Google给人的印象是有用的网站,同时也是有趣的网站。对自己标识的创意变形,正是帮助增强了Google在受众心中的形象。所以,我们可以将“以快乐为目的的设计”,视为“情感化设计”的一种有效方式。
把Google和国内的百度等搜索引擎相比,就仅以标识为例,百度在最初,就只有单纯的、不变的标志,而Google早在很久之前,几乎每个特殊的日子,都会用不同的图案去表达纪念,这就是创意设计。
近年来,中国在社会物质方面进展神速,折射到设计中,各类设计越来越创新,越来越个性化、复杂化,与受众建立“情感化设计”的纽带,学习国外的长处,取长补短。
(三)理论和实践意义
童年是时代变迁的一份见证,不同的时期,生活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总是会越长大,就越怀念童年。思念回忆那份美好,那份单纯,那时候觉得整个世界就是单纯美好的。没有过于复杂的感情,无非就是感觉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哭。
此次设计是基于万花筒的图案成像,从“童年记忆”中提取抽象符号元素,通过万花筒找到童年记忆,找到那种专属的快乐,唤起人们最初的童真。这是追求一种自我认知的态度,对于已经踏入社会,和即将从校园离开的我们这些大学生,是一种良好的减压方式。
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在设计中融入抽象化元素,更能使观看者迅速辨认出所展现的东西是什么,容易给大家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图形设计是既不是文字,也不是美术,它是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视觉传达形式,但是图形设计能够更好地通过媒介传播发散。从普通的事物中提取元素,进行抽象化的改变,成为新的形态,这就是创造性的意念。
(四)研究的突破点及目标
DIY万花筒是最大的一个突破点。通过信息图形的步骤解释,引导消费者按照步骤说明,制作属于自己的万花筒。当大家真正地参与了进去,把童年的记忆带入到自己的思考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得就形成了信息的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有了更主要的互动。我们将过万花筒中万象的世界,营建一种愉快、无忧无虑的气氛,引发共鸣,从而唤起心中的纯真。
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之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主舞台”,而DIY的万花筒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在设计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首先把图形打散重组,以万花筒的形式变出来,形成新的图形,成为一系列的视觉形象图形。
亲手制作万花筒,以设计图形为装饰元素,把图形设计系统化。
制作展板设计,充分展示新的视觉形象图形设计。
采用新的排版方式,用新的图形制作系列明信片、手机壳等一些列衍生品。
希望我们通过万花筒,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找回我们那些正在慢慢淡忘的、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童年记忆。
二、设计分析
(一)“万象——童年的记忆”命题确定和释义
万象,在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景象。最初的想法就是,把世界万象,糅合进图形设计,把宏大的世界,变成微观的图形,是赋予了各自新的方式、新的生命。“万”同样也是取自万花筒,代表着万花筒的成像原理为此次设计的基本载体。世间万象,皆为幻象。
童年的记忆中,那种为快乐和纯真是那样得遥不可及。当人们闲下来的时候,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记起的画面永远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也会记起和小伙伴们的载懽载笑,真是让人感慨万分,感慨那些逝去的岁月,感慨那些最纯粹的快乐,儿时游戏,关于童年时代的追想,点点滴滴,似乎近在大家的眼前。
万象与童年的回忆是互补的,把二者相结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灵感。用万花筒再次地去体会童年的那种简单美好,不仅是让我们大家去怀旧,也给了我们现在这种乏味、单调的生活一种无法言说的充实感,让其绚烂多彩。
对于本次的图形设计来说,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创作,进行发散思维,把万花筒中提取出的特殊成像原理作为创作基础元素,将“童年的记忆”用图形表现出来。希望我们的设计,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找回我们那些正在慢慢淡忘的、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童年记忆。
(二)初步设想
以万花筒的成像图案为出发点,以吃、喝、玩、乐四个方面为主,结合视觉传达中的同构表现手法对相关图形及文字进行拆分重组,提取童年记忆符号,对其进行抽象、简化、象征,形成整体系列图形,从而使人们走进童年。
三、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一)标志分析
“万象”最初的标志就定位在从万花筒图案中提取的“三角形”元素为主,将文字抽象化。在第一稿中,中文部分以三角形拼凑出“万象”二字,用圆形作为点睛之笔,显得不单调乏味。英文部分采用重叠式方法,用红、蓝、黑三色,表现出“Vientiane”的厚重感。但是第一稿完成之后,标志显得杂乱无章,中英文互不融合,如图1。
图1 最初标
经过反复地修改,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中把中英文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更加抽象化。把“万象”和“Vientiane”分别拆成两行,第一行为“万VIEN”,第二行为“象TIANE”。在色彩方面,依旧选用红、蓝、黑三色来表现,红与蓝形成鲜明的对比,黑色表示红色与蓝色重叠的部分。与第一稿不同的是,黑色的用量明显减少,标志显得更加协调,如图2。
图2 最终标志
(二)图形的创作过程
1.元素的筛选
首先整理出关于“童年的记忆”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如图3。
经过对草稿的梳理,最终确定在“吃喝玩乐”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提取两样元素进行创作。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达已经成为一种包容性极广的文化现象。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造型、美学、传播学,还有语言、市场、社会、生理和心理等诸多因素。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是传达视觉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设计者通过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劝说的目的。而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的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念童年。童年的味道,是那么纯真,那么美好,那么快乐。翻开以前的日记,以前那些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仍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的寂寞感,孤独感,忧愁感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纯真、快乐随着儿时的那些游戏一起被藏在记忆深处,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的缺失。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找回我们逝去的童年,把曾经最美好的记忆,寄托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这个载体上,使忙碌中的我们、每一个对童年难以忘怀的人,重拾那份纯真,重获那种感动。所以我选择了图形设计来回忆我们的童年,把“万花筒”这一元素融入进去。图形设计的构思来源于儿时的一种玩具——万花筒,以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和素材,通过创作,形成具有意象的创意图形,并完成一系列的视觉形象设计。因为是以万花筒为创作基础,所以主题定为“万象”,意为包罗世界万象。本次课题的研究,我希望通过设计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些即将逝去的东西的珍视,为这个社社会增添一份温馨和感动,设计一定会成为一种力量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关键词:图形设计;童年记忆;万花筒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四) 研究的突破点及目标 1
二、 设计分析 3
(一) “万象——童年的记忆”命题确定和释义 3
(二) 初步设想 3
三、 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4
(一) 标志分析 4
(二) 图形的创作过程 4
(三) “万象——童年的记忆”图形设计的实施 7
(四) 衍生品设计 7
(五) 设计作品完成及展示应用效果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节拍的加快,大家的寂寞感,孤独感,忧愁感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纯真、快乐随着儿时的那些游戏一起被藏在记忆深处,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的缺失。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找回我们逝去的童年,把曾经最美好的记忆,寄托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这个载体上,使忙碌中的我们、每一个对童年难以忘怀的人,重拾那份纯真,重获那种感动。童年生活中的心灵情感是最明亮、最自由、最无忧无虑的回忆。它所呈现出的画面,往往就是我们当下所缺乏的纯真。大部分的人会认为,现在的自己是成熟的,童年只是一段过去式,甚至会认为那时候是极其幼稚与不成熟的一种心理。但是殊不知,这种最直白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才是回归本质最自然的一种方式。我希望通过设计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些即将逝去的东西的珍视,为这个社社会增添一份温馨和感动,设计一定会成为一种力量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本次的毕业设计构思源于儿时的一种玩具——万花筒,把它的图形作为创作基础,以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和素材,通过设计,形成新的创意图形,并完成一系列的视觉形象设计。用万花筒作为基础,把童年带入其中,创作出来的图形设计,化繁为简,看似简洁明了,然而却能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童年的高兴与单纯。应该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找回我们那些正在慢慢淡忘的、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童年记忆。所以,我们把“记忆”和万花筒图形相结合,继而转换成图形,应用到各式各样的衍生品当中。新的创意图形设计,虽然简洁明了,但是却代表着童年的稚嫩与单纯,能带领我们回归最初本质的快乐与自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设计作品中,将功能性与美感完美结合,是设计者的追求。希望与受众之间产生更深入的互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创作者在设计之外围观。
以搜索引擎为例,国外的Google给人的印象是有用的网站,同时也是有趣的网站。对自己标识的创意变形,正是帮助增强了Google在受众心中的形象。所以,我们可以将“以快乐为目的的设计”,视为“情感化设计”的一种有效方式。
把Google和国内的百度等搜索引擎相比,就仅以标识为例,百度在最初,就只有单纯的、不变的标志,而Google早在很久之前,几乎每个特殊的日子,都会用不同的图案去表达纪念,这就是创意设计。
近年来,中国在社会物质方面进展神速,折射到设计中,各类设计越来越创新,越来越个性化、复杂化,与受众建立“情感化设计”的纽带,学习国外的长处,取长补短。
(三)理论和实践意义
童年是时代变迁的一份见证,不同的时期,生活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总是会越长大,就越怀念童年。思念回忆那份美好,那份单纯,那时候觉得整个世界就是单纯美好的。没有过于复杂的感情,无非就是感觉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哭。
此次设计是基于万花筒的图案成像,从“童年记忆”中提取抽象符号元素,通过万花筒找到童年记忆,找到那种专属的快乐,唤起人们最初的童真。这是追求一种自我认知的态度,对于已经踏入社会,和即将从校园离开的我们这些大学生,是一种良好的减压方式。
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在设计中融入抽象化元素,更能使观看者迅速辨认出所展现的东西是什么,容易给大家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图形设计是既不是文字,也不是美术,它是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视觉传达形式,但是图形设计能够更好地通过媒介传播发散。从普通的事物中提取元素,进行抽象化的改变,成为新的形态,这就是创造性的意念。
(四)研究的突破点及目标
DIY万花筒是最大的一个突破点。通过信息图形的步骤解释,引导消费者按照步骤说明,制作属于自己的万花筒。当大家真正地参与了进去,把童年的记忆带入到自己的思考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得就形成了信息的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有了更主要的互动。我们将过万花筒中万象的世界,营建一种愉快、无忧无虑的气氛,引发共鸣,从而唤起心中的纯真。
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之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我们的“主舞台”,而DIY的万花筒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在设计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首先把图形打散重组,以万花筒的形式变出来,形成新的图形,成为一系列的视觉形象图形。
亲手制作万花筒,以设计图形为装饰元素,把图形设计系统化。
制作展板设计,充分展示新的视觉形象图形设计。
采用新的排版方式,用新的图形制作系列明信片、手机壳等一些列衍生品。
希望我们通过万花筒,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找回我们那些正在慢慢淡忘的、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童年记忆。
二、设计分析
(一)“万象——童年的记忆”命题确定和释义
万象,在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景象。最初的想法就是,把世界万象,糅合进图形设计,把宏大的世界,变成微观的图形,是赋予了各自新的方式、新的生命。“万”同样也是取自万花筒,代表着万花筒的成像原理为此次设计的基本载体。世间万象,皆为幻象。
童年的记忆中,那种为快乐和纯真是那样得遥不可及。当人们闲下来的时候,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记起的画面永远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也会记起和小伙伴们的载懽载笑,真是让人感慨万分,感慨那些逝去的岁月,感慨那些最纯粹的快乐,儿时游戏,关于童年时代的追想,点点滴滴,似乎近在大家的眼前。
万象与童年的回忆是互补的,把二者相结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灵感。用万花筒再次地去体会童年的那种简单美好,不仅是让我们大家去怀旧,也给了我们现在这种乏味、单调的生活一种无法言说的充实感,让其绚烂多彩。
对于本次的图形设计来说,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创作,进行发散思维,把万花筒中提取出的特殊成像原理作为创作基础元素,将“童年的记忆”用图形表现出来。希望我们的设计,以全新的表达方式,找回我们那些正在慢慢淡忘的、曾经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童年记忆。
(二)初步设想
以万花筒的成像图案为出发点,以吃、喝、玩、乐四个方面为主,结合视觉传达中的同构表现手法对相关图形及文字进行拆分重组,提取童年记忆符号,对其进行抽象、简化、象征,形成整体系列图形,从而使人们走进童年。
三、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一)标志分析
“万象”最初的标志就定位在从万花筒图案中提取的“三角形”元素为主,将文字抽象化。在第一稿中,中文部分以三角形拼凑出“万象”二字,用圆形作为点睛之笔,显得不单调乏味。英文部分采用重叠式方法,用红、蓝、黑三色,表现出“Vientiane”的厚重感。但是第一稿完成之后,标志显得杂乱无章,中英文互不融合,如图1。
图1 最初标
经过反复地修改,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中把中英文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更加抽象化。把“万象”和“Vientiane”分别拆成两行,第一行为“万VIEN”,第二行为“象TIANE”。在色彩方面,依旧选用红、蓝、黑三色来表现,红与蓝形成鲜明的对比,黑色表示红色与蓝色重叠的部分。与第一稿不同的是,黑色的用量明显减少,标志显得更加协调,如图2。
图2 最终标志
(二)图形的创作过程
1.元素的筛选
首先整理出关于“童年的记忆”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如图3。
经过对草稿的梳理,最终确定在“吃喝玩乐”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提取两样元素进行创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