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附件)【字数:3854】
摘 要本课题以拆迁工地为拍摄背景,通过镜头记录仍然生活在拆迁地中还未迁走的原居民、搬迁后遗留在废墟中的物件、被遗弃的小动物以及在废墟中寻求生存空间的流浪汉等等,来表达“家”这个概念。什么是家,哪里是家。拍摄内容包括上述场景和遗留的生活用品等,凡是可以体现“家园”的物品均可作为素材,甚至是拆迁留下来的玩具也能表达当时生活得气息,引人遐想。 通过色彩的调整和照片的裁剪,突出照片的中心,使照片更有感情。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简介 1
1.2选题背景 1
第二章 课题调研 2
2.1实施方案 2
2.2分析报告 2
第三章 设计理念及思想 3
3.1设计的总体思想 3
3.2设计的深入想法 3
第四章 设计展开过程 4
4.1设计步骤 4
4.2技能技法运用 6
第五章 设计结束总结 7
5.1前期拍摄总结 7
5.1后期处理总结 7
结束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简介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家园》,以个人的形式进行创作,主要是以实地拍摄拆迁现场的人与物,来表现出家园这一主题。
1.2选题背景
家园,指家中的庭园。泛指家庭或家乡。语出《后汉书桓荣传》:“﹝ 桓荣 ﹞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家园的意义常常不止于此,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探究先民生活及其文化的一个窗口,里面收录的字从很多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从“家”看中国文化。“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中国人都有很深重的家园意识,有着浓重的家园情结,无论我们是悲是喜,我们对家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回家使我们有了归属感。家园是人们住的地方,大部分人都在一个地方度过了一辈子,家园是人们最为怀恋的地方,而拆迁更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突出人们对家园的感情。
第二章 课题调研
2.1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本次毕业设计项目以拍摄和后期编排处理实现。
一 前期道具准备
调查拆迁地实际情况 并确定拍摄时期。
二 照片选择
完成拍摄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展示情况,挑选部分照片进行充分处理和后期编排。
三 后期编排
通过运用Photoshop、Lightroom、Adobe Premiere Pro CC等软件进行图片的充分处理和编排设计。
四 打印输出以及装裱
根据设想的效果,去打印店把自己的作品进行打印输出。
五 布展
对展厅进行实地测量,根据设计好的布展设想,进行布置。
2.2分析报告
家,这个词,对于我们有特殊的意义。家,是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的细胞,家,是居住的地方,是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对于有的人来说,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是家,即使是桥洞是地下室,是屋檐下,但是这个城市就是家。大部分旧城区,农村,是一辈人生活了数十年一辈子的地方,代代人都居住在这,这也是家。老城区,农村,随着社会发展终究是要拆迁,被淘汰的。我通过相机把这些场景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纪念,来了解,家,是什么。
第三章 设计理念及思想
3.1设计的总体思想
本课题的主题为《家园》。主要是将拆迁的摄影以图片形式来展现。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农村或者老旧城区开始拆迁进行土地进一步利用。
3.2设计的深入想法
《家园》,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更多土地的需求,大部分旧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被以不同的形式收购,有的人欢喜,有的人愁,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土地,通过拍摄深入了解拆迁地居民的感情,来表达家园这一主题。什么是家园,有的人认为住的地方就是家,有的人认为四海为家,有的人认为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什么是家,这值得我们探讨。
如何通过摄影手段来完成我自己的想法使其能够达到我需要的表现力,是个十分麻烦的事。我初次构思,希望通过游戏内建模,复原出我所摄影的地点,将地点与相片融合起来,达到我的要求,但是我发现不切实际。巨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建模,使我并不能把设计完全展现出来,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描述上海的变化的艺术影片,我想通过学习这部影片把视频和静态照片融合起来。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以及不擅长剪辑,分镜头以及编剧设计,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如何增加照片的表现力是个巨大的问题,增加表现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色调,难以见到的场景,以及音乐和视频。通过思考,我想到了给照片增加变化,将动态交给观看者自己联想的方式,来增加照片的感情。
第四章 设计展开过程
4.1设计步骤
确立好毕业设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使创作更加的有据可循。
确定拆迁地的拍摄时期,确保拍摄时有目的的进行。确定拍摄地并进行踩点与跟进。思考拍摄前期制作方法。
将初步修改好的照片交给老师,与导师进行交流讨论
初期拍摄照片(见图1 图2 图3 图4)
(图1) (图2)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简介 1
1.2选题背景 1
第二章 课题调研 2
2.1实施方案 2
2.2分析报告 2
第三章 设计理念及思想 3
3.1设计的总体思想 3
3.2设计的深入想法 3
第四章 设计展开过程 4
4.1设计步骤 4
4.2技能技法运用 6
第五章 设计结束总结 7
5.1前期拍摄总结 7
5.1后期处理总结 7
结束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简介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家园》,以个人的形式进行创作,主要是以实地拍摄拆迁现场的人与物,来表现出家园这一主题。
1.2选题背景
家园,指家中的庭园。泛指家庭或家乡。语出《后汉书桓荣传》:“﹝ 桓荣 ﹞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家园的意义常常不止于此,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探究先民生活及其文化的一个窗口,里面收录的字从很多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从“家”看中国文化。“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中国人都有很深重的家园意识,有着浓重的家园情结,无论我们是悲是喜,我们对家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回家使我们有了归属感。家园是人们住的地方,大部分人都在一个地方度过了一辈子,家园是人们最为怀恋的地方,而拆迁更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突出人们对家园的感情。
第二章 课题调研
2.1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本次毕业设计项目以拍摄和后期编排处理实现。
一 前期道具准备
调查拆迁地实际情况 并确定拍摄时期。
二 照片选择
完成拍摄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展示情况,挑选部分照片进行充分处理和后期编排。
三 后期编排
通过运用Photoshop、Lightroom、Adobe Premiere Pro CC等软件进行图片的充分处理和编排设计。
四 打印输出以及装裱
根据设想的效果,去打印店把自己的作品进行打印输出。
五 布展
对展厅进行实地测量,根据设计好的布展设想,进行布置。
2.2分析报告
家,这个词,对于我们有特殊的意义。家,是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的细胞,家,是居住的地方,是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对于有的人来说,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是家,即使是桥洞是地下室,是屋檐下,但是这个城市就是家。大部分旧城区,农村,是一辈人生活了数十年一辈子的地方,代代人都居住在这,这也是家。老城区,农村,随着社会发展终究是要拆迁,被淘汰的。我通过相机把这些场景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纪念,来了解,家,是什么。
第三章 设计理念及思想
3.1设计的总体思想
本课题的主题为《家园》。主要是将拆迁的摄影以图片形式来展现。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农村或者老旧城区开始拆迁进行土地进一步利用。
3.2设计的深入想法
《家园》,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更多土地的需求,大部分旧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被以不同的形式收购,有的人欢喜,有的人愁,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土地,通过拍摄深入了解拆迁地居民的感情,来表达家园这一主题。什么是家园,有的人认为住的地方就是家,有的人认为四海为家,有的人认为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什么是家,这值得我们探讨。
如何通过摄影手段来完成我自己的想法使其能够达到我需要的表现力,是个十分麻烦的事。我初次构思,希望通过游戏内建模,复原出我所摄影的地点,将地点与相片融合起来,达到我的要求,但是我发现不切实际。巨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建模,使我并不能把设计完全展现出来,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描述上海的变化的艺术影片,我想通过学习这部影片把视频和静态照片融合起来。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以及不擅长剪辑,分镜头以及编剧设计,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如何增加照片的表现力是个巨大的问题,增加表现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色调,难以见到的场景,以及音乐和视频。通过思考,我想到了给照片增加变化,将动态交给观看者自己联想的方式,来增加照片的感情。
第四章 设计展开过程
4.1设计步骤
确立好毕业设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使创作更加的有据可循。
确定拆迁地的拍摄时期,确保拍摄时有目的的进行。确定拍摄地并进行踩点与跟进。思考拍摄前期制作方法。
将初步修改好的照片交给老师,与导师进行交流讨论
初期拍摄照片(见图1 图2 图3 图4)
(图1) (图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