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插画设计以春节为例【字数:10707】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作为传统节日之首,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个节日,春节不仅仅具有丰富的民俗活动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的情感寄托,是阖家团圆的情感归属,也是辞旧迎新的期盼,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春节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待春节的态度不再像以前一样热闹来,尤其是春节的文化内涵正在变弱。插画作为现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被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插画可以给人视觉上带来冲击,也可以带来思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本课题以传统节日中的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将春节文化以插画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深刻挖掘春节的内涵价值,通过插画的形式来设计春节主题插画,来弘扬发展春节文化。
目录
1.课题背景 1
1.1课题来源 1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2.资料研究 2
2.1春节的起源和发展 2
2.2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3
2.3插画的概念和发展 3
2.4插画的设计要素和表现风格 4
3.设计思路 6
3.1节日主题插画案例调查 6
3.2插画的内容和风格规划 8
4.设计过程 10
4.1春节插画草图绘制 10
4.2春节插画电脑绘制 19
5.成果展示 21
5.1春节主题插画设计成果 21
5.2插画设计周边及应用成果 24
6.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1.课题背景
1.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紫金奖的设计比赛,主题为“我们的节日”,而传统节日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现代化,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被淡化,节日的内涵也正在不断被忽略。
而春节又是作为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本课题以春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将春节文化以插画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深刻挖掘春节的内涵价值,对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归纳,通过插画的形式来设计一系列春节的主题插画,来弘扬发展春节文化。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作为传统节日之首,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个节日,春节不仅仅具有丰富的民俗活动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的情感寄托,是阖家团圆的情感归属,也是辞旧迎新的期盼,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春节文化蕴含着我们长期积淀保留下来的传统风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等,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春节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比如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注重过西方的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而对于自己的传统节日没有那么注重,传统节日文化渐渐遭受到了边缘化,传统节日的内涵价值越来越淡。而插画作为现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表现形式,被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插画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给人视觉上带来冲击,也带来思考,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希望通过插画的表现形式来设计春节插画,让更多人充分认识到春节的文化内涵,提升人们对春节文化的重视程度。
2.资料研究
2.1春节的起源和发展
春节是我们农历的第一天,春节也被叫做过年,春节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它也是我们中国最大最热闹也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现在我们所说的春节就是正月初一,但是在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过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祭灶或者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最最热闹的一天。
有关春节的传说是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传说中,在遥远的古代一种叫做“年”的野兽。它的头上长有触角,而且它非常的凶猛而异常,传说这只野兽常年的生活在在深海里,在一年中特定的某一天里它就上了岸,吃东西,伤人性命。所以,每在除夕这一天里,村里的人们就带着老人们逃往山上,为了避免受到“年”的破坏。除夕这天,有一个老人在村外乞讨,村里一片恐慌,没有人来得及去关心他。村里只有一位年迈的老太太给了这个老人一些食物,老婆婆建议他上山避“年”。老人慢慢的拾起胡须笑着说:“如果老婆婆您能让我在你的家里呆上一个晚上,我一定会帮你赶走“年”。善良的老婆婆继续劝说他赶紧躲起来吧,这个乞讨的老年人却只是笑着不说话。在这个半夜,“年”闯进了村子,结果发现今年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里的这个老婆婆家,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子里满是蜡烛。“年”在颤抖和尖叫,当它走到门口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在不停地颤抖,吓得都不敢前进。原来“年”最怕火花火光、红色和爆炸声音。这时,老婆婆家的门缓缓地开了,只看见一个男人在院子里穿着红色的长袍大笑起来。“年”非常害怕的狼狈逃走了。第二天是正月一号。在山上避难的人们回来的看到这个村庄安全完好时非常惊讶。这时,老太太突然意识到,很快就把乞讨老人的承诺的事告诉了村民。这件事也便很快传遍了周围的村庄,现在人们都知道如何对付“年”了。
现在我们所税的农历“正月一日”,在以前历史上称为上日、元日、改岁、三朝、正日、元辰、岁日、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辛亥革命后,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2.2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当代意义上的春节,已经逐渐成为以家庭团聚为中心,围绕“辞旧迎新、祈望美好未来”而展开的活动。虽然被法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年尾廿三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年前背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舞龙、庙会、赏花灯等等。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正因如此,在热闹非常的春节期间,敬天法祖传统文化祭祀节仪才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