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即墨面塑包装创新设计
活色生香——即墨面塑包装创新设计
本课题以即墨面塑的包装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调研,对即墨面塑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分析与总结,查找出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面塑包装传统老旧,无法展示其文化韵味,同时无法有效吸引年轻消费者注意力。
通过研究目前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设计的成功案例,明确即墨面塑目前的包装的差距所在。通过对包装进行设计定位,确定包装的风格特点及创作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努力探索如何运用面塑元素表达当代设计。品牌“麦子熟了”的包装创新设计,从目标消费群的消费心理出发,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喜好,将即墨面塑的典型元素和独特的风格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设计新的品牌视觉形象,增强其品牌核心竞争力。
“活色生香——即墨面塑包装创新设计”通过运用大量的辅助图形的形式,将面塑色彩与精简的图形形态相结合;通过辅助图形的灵活运用,强化品牌的视觉形象特征,这对于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包装设计语言形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即墨面塑;传统元素;节庆文化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二、设计调研 4
三、设计定位 6
(一)核心设计理念 6
(二)设计风格及创作元素 6
(三)预期视觉效果 7
四、设计与实施 8
(一)基础元素的设计 8
(二)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制作 10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反映其特点的文化形态。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传承文脉和连接现代人文情感的纽带。
山东即墨面塑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以面粉为原材料,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并赋以色彩,庆贺喜事或节日。但是,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即墨面塑目前正面临着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窘境。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日益重视。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并逐步建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由于传统手艺人渐趋“老龄化”,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间工艺,2014年,即墨市将面塑及制作工艺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现今如何保护这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艺品,让其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这些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有的被熟知的保护措施因其具有被动、静态、保守的性质。例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等。”而在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难。
于是部分先进国家开始变通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日本不再只是单纯的摆在博物馆里做展览,而是设法让它们能够被继续利用,将被动变为主动,包括被用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各种事业等。
我们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的、动态的、双赢的消费性保护模式,通过改变某品牌的包装设计,从消费经济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和解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许多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发展困境。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在传统手工艺的包装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使许多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得好的国家,许多传统工艺品的包装设计都将“民族性”和“时代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法国是世界上制定保护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最早的国家,对于一些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手工艺品的保护更是不遗余力,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在政府的保护措施下,采用品牌化策略后重新萌发新的活力。
在我国,社会舆论已开始集中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对于民间手工艺品的包装设计,学者亦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翟东伟在《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策略研究》中探讨了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的策略[1];赵胜男在《黑龙江民间工艺品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中从实用性、文化性、创新性三个方面探讨其品牌建设问题[2];洪婵在《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研究》中就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的色彩情感展开研究[3]。在设计实践方面,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比如福建德化瓷雕的代表性品牌“戴玉堂”就建立了良好的包装设计,借助电子商务有效地拓展了业务。戴玉堂的包装风格令人感到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贴合品牌的“禅”意;品牌选用了赭色作为其主要色调,赭色沉稳大气并带有古典韵律。我国自古以来对红色特别喜爱,在色调上戴玉堂充分抓住了消费者的喜好;再者,包装的图案和文字都富有传统的韵味,以笔触为灵感设计的图案占据整个包装的三分之一,笔画起伏流畅,恢弘大气而又不失细致。结合方正大气的包装盒,包装整体相对简洁,透露着瓷雕独有的神韵。戴玉堂的包装不仅符合品牌理念,并且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使其在当今时代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图1)
本课题以即墨面塑的包装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调研,对即墨面塑产品的包装设计进行分析与总结,查找出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面塑包装传统老旧,无法展示其文化韵味,同时无法有效吸引年轻消费者注意力。
通过研究目前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设计的成功案例,明确即墨面塑目前的包装的差距所在。通过对包装进行设计定位,确定包装的风格特点及创作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努力探索如何运用面塑元素表达当代设计。品牌“麦子熟了”的包装创新设计,从目标消费群的消费心理出发,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喜好,将即墨面塑的典型元素和独特的风格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设计新的品牌视觉形象,增强其品牌核心竞争力。
“活色生香——即墨面塑包装创新设计”通过运用大量的辅助图形的形式,将面塑色彩与精简的图形形态相结合;通过辅助图形的灵活运用,强化品牌的视觉形象特征,这对于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包装设计语言形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即墨面塑;传统元素;节庆文化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二、设计调研 4
三、设计定位 6
(一)核心设计理念 6
(二)设计风格及创作元素 6
(三)预期视觉效果 7
四、设计与实施 8
(一)基础元素的设计 8
(二)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制作 10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反映其特点的文化形态。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传承文脉和连接现代人文情感的纽带。
山东即墨面塑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以面粉为原材料,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并赋以色彩,庆贺喜事或节日。但是,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即墨面塑目前正面临着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窘境。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日益重视。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并逐步建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由于传统手艺人渐趋“老龄化”,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间工艺,2014年,即墨市将面塑及制作工艺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现今如何保护这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艺品,让其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这些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有的被熟知的保护措施因其具有被动、静态、保守的性质。例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等。”而在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难。
于是部分先进国家开始变通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日本不再只是单纯的摆在博物馆里做展览,而是设法让它们能够被继续利用,将被动变为主动,包括被用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各种事业等。
我们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的、动态的、双赢的消费性保护模式,通过改变某品牌的包装设计,从消费经济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和解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许多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发展困境。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在传统手工艺的包装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使许多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得好的国家,许多传统工艺品的包装设计都将“民族性”和“时代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法国是世界上制定保护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最早的国家,对于一些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手工艺品的保护更是不遗余力,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在政府的保护措施下,采用品牌化策略后重新萌发新的活力。
在我国,社会舆论已开始集中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对于民间手工艺品的包装设计,学者亦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翟东伟在《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策略研究》中探讨了民间工艺品品牌化包装设计的策略[1];赵胜男在《黑龙江民间工艺品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中从实用性、文化性、创新性三个方面探讨其品牌建设问题[2];洪婵在《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研究》中就民间工艺品包装设计的色彩情感展开研究[3]。在设计实践方面,一些民间工艺品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比如福建德化瓷雕的代表性品牌“戴玉堂”就建立了良好的包装设计,借助电子商务有效地拓展了业务。戴玉堂的包装风格令人感到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贴合品牌的“禅”意;品牌选用了赭色作为其主要色调,赭色沉稳大气并带有古典韵律。我国自古以来对红色特别喜爱,在色调上戴玉堂充分抓住了消费者的喜好;再者,包装的图案和文字都富有传统的韵味,以笔触为灵感设计的图案占据整个包装的三分之一,笔画起伏流畅,恢弘大气而又不失细致。结合方正大气的包装盒,包装整体相对简洁,透露着瓷雕独有的神韵。戴玉堂的包装不仅符合品牌理念,并且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使其在当今时代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图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