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堕胎公益海报的设计说明(附件)【字数:6479】
摘 要中国的堕胎者数量是相当大的,在网上尚且没有给出统一的数字,我姐姐作为妇产科医生,她发现堕胎从最初的被逼无奈,已经慢慢变的让早龄化少女越来越无所谓——我觉得这种现象是可怕的,至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没有尊重自己也没有尊重生命。联想当下社会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风气,未婚堕胎女性明显出现低龄化、大数量的特征,因此,我设计了一组海报展来讲述那些年轻的堕胎女性的故事,公益海报的设计是建立在对社会的责任心,社会意识上,借此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和启发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我觉得,堕胎和谋杀并没有什么差异,即使未出生的孩子在母体内也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那也是一条灵活的生命,肆意终止一个健康活泼的胎儿生命是一种极其残忍的行为,同时也在伤害着母体的健康,这对于大人孩子双方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当下倡导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里,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思考、正确的方法来面对“怀孕堕胎”这个问题——这既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这次海报尤其是想向我们女性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宣传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意识。
目 录
一、 对公益海报设计的认识 1
1.1堕胎公益海报设计的背景 1
1.2公益海报的目的 1
二、 堕胎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2
2.1公益海报的设计思路 2
2.2海报设计中的内容及主要元素 3
2.3海报设计中的创意理念 6
三、 堕胎海报设计的意义与影响 6
3.1堕胎公益海报产生的意义 6
3.2堕胎公益海报的影响 7
结束语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8
对公益海报设计的认识
1.1堕胎公益海报设计的背景
随着西方性解放观念的进入,人们的性观念也在思想的解放下而逐渐开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怀孕而去做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实际上,堕胎绝对不是一个温馨的过程,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安全。医学证明,堕胎有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炎、 宫外孕、 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症状,堕胎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每年全国1300万名流产者中,至少有650万人的未婚少女堕胎,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或2个月后的寒暑假,甚至被称为“学生人流月”,原因是假期“做坏事”的孩子,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现问题,便慌忙的地向医院求助堕胎,这是对生活道德、社会公序和校园健康体系的破坏,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堕胎主要包括两类人群,其中一类就是是未婚先孕的年轻女孩,年龄大概在 2025 岁之间,有刚参加工作的,也有在校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占了绝大多数。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这种社会现象本身就反映了舆论的病态特征。徐向东曾提出生命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我们有什么理由是要道德的? 其二,我们应该和能够遵守和服从什么样的道德要求?1我认为,对于这两个问题回答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本文呼吁公众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尊重和对妇女身心健康的保护,提醒学校、家长、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正确引导,重在防范。
1.2公益海报的目的
公益海报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醒、规范、改善道德。它提醒的是人们从不在意甚至忽视的观念,它规范的是人们错误的行为,公益海报的设计在某些方面能够使我们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在以为的品行上做的更好。作家陈澜在《海报的世界》中写道:“‘海报’这一名称的由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外也有人称海报为‘瞬间’的街头艺术。‘瞬间’一词很恰当地表述了海报的使命,即快速的传递信息。2”公益海报设计必须使人们能够准确找到一个切入点,并进一步使人不断对这一海报设计进行思考。只有引起了思考才能更有利的使人们读懂你要表达的内容。
崔彩贤在《法治社会》中谈到,针对胎儿的伤害案件日益增多,几乎可以说触目惊心,主要包括医疗行为对胎儿的伤害。3我的灵感完全来自电影:《无声的尖叫》,这部影片展现了一个11星期大的女婴被堕胎时的情形。电影用新的音波技术,让我们看见一个孩子在子宫内的轮廓,她在挣扎,但是无法反抗抽吸器,于是头部被撕掉,跟着你看见死去孩子被肢解,头部被压碎,然后逐块被吸走。这给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联想到当下社会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风气,未婚堕胎女性明显出现低龄化、大数量的特征,因此设计了一组海报展来讲述那些年轻的堕胎女性的故事。借此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和启发: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堕胎问题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凸现出来,并最终成为科技伦理学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后,关于堕胎的争论更加激烈,尤其在西方,各方围绕着“胎儿是否是人”和“母亲和胎儿的权利谁为先”这两个问题争论不休,一直没有结果。这场争辩引起了人们对人生和价值的关注和思考,有利于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对滥用堕胎的国家和人们也是一种警示。这次海报尤其是想向我们女性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宣传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意识。
二、 堕胎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2.1公益海报的设计思路
我先与大家分享一段经历:在一次三十分钟的公交车路程中,车载电视平均每五分钟播放一组广告,有组含某医院的30妙无痛人流广告片,在这二维动画中一位女孩看着日历愁眉苦脸:“怎么还没来,晚了一个星期了”,就在这时,一只喜鹊飞到她的窗前说: “恭喜你,怀孕了”,女孩害羞地说:“烦死了,烦死了,坏喜鹊,人家还不想要孩子呢”, “别急,某某医院无痛人流,微管可视技术,三分钟解决意外怀孕”喜鹊关怀地回答。这则广告语意思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这种广告刺激了未成年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
中国人一直认为性文化太低俗,虽神秘但是坚决不可拿出谈论。但是,这作为人类甚至一切动物最本质的欲望,不管你承认与否,它始终是事实。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日益发展起来,所以大家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但是对于性知识的普及依然还是不到位,这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轻易就会踏上歧途。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父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承担义务和责任为孩子普及性知识以减少不知者所犯下的罪恶。
公益海报设计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有力的号召力与艺术文化的感染力。海报设计中要使画面、色彩、文字、结构等因素比较和谐;海报设计主要突出的是它的画面效应,中心的位置应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创意的内容应力求新颖,有内涵,每张海报都应具有自己独特地设计风格和设计特点,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充分体现在画面里。在海报的设计中我以堕胎女性的怀孕期和堕胎后身体特征为题,把女性的半裸露身体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希望通过创意的公益海报设计,去宣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通过毕业设计这一平台,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堕胎女性身体和心灵所受到的伤害,发现社会舆论的冷漠与自私。徐国栋在《民法总论》中提到:我国关于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的规定导致了对胎儿生命权的漠视,建议把胎儿作为人权的主体。4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女堕胎的现象能够有所缓解,让她们严肃的对待堕胎这个问题,而不是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目 录
一、 对公益海报设计的认识 1
1.1堕胎公益海报设计的背景 1
1.2公益海报的目的 1
二、 堕胎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2
2.1公益海报的设计思路 2
2.2海报设计中的内容及主要元素 3
2.3海报设计中的创意理念 6
三、 堕胎海报设计的意义与影响 6
3.1堕胎公益海报产生的意义 6
3.2堕胎公益海报的影响 7
结束语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8
对公益海报设计的认识
1.1堕胎公益海报设计的背景
随着西方性解放观念的进入,人们的性观念也在思想的解放下而逐渐开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怀孕而去做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实际上,堕胎绝对不是一个温馨的过程,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安全。医学证明,堕胎有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炎、 宫外孕、 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症状,堕胎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每年全国1300万名流产者中,至少有650万人的未婚少女堕胎,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或2个月后的寒暑假,甚至被称为“学生人流月”,原因是假期“做坏事”的孩子,通常在这个时候发现问题,便慌忙的地向医院求助堕胎,这是对生活道德、社会公序和校园健康体系的破坏,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堕胎主要包括两类人群,其中一类就是是未婚先孕的年轻女孩,年龄大概在 2025 岁之间,有刚参加工作的,也有在校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占了绝大多数。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这种社会现象本身就反映了舆论的病态特征。徐向东曾提出生命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我们有什么理由是要道德的? 其二,我们应该和能够遵守和服从什么样的道德要求?1我认为,对于这两个问题回答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本文呼吁公众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尊重和对妇女身心健康的保护,提醒学校、家长、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正确引导,重在防范。
1.2公益海报的目的
公益海报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醒、规范、改善道德。它提醒的是人们从不在意甚至忽视的观念,它规范的是人们错误的行为,公益海报的设计在某些方面能够使我们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在以为的品行上做的更好。作家陈澜在《海报的世界》中写道:“‘海报’这一名称的由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外也有人称海报为‘瞬间’的街头艺术。‘瞬间’一词很恰当地表述了海报的使命,即快速的传递信息。2”公益海报设计必须使人们能够准确找到一个切入点,并进一步使人不断对这一海报设计进行思考。只有引起了思考才能更有利的使人们读懂你要表达的内容。
崔彩贤在《法治社会》中谈到,针对胎儿的伤害案件日益增多,几乎可以说触目惊心,主要包括医疗行为对胎儿的伤害。3我的灵感完全来自电影:《无声的尖叫》,这部影片展现了一个11星期大的女婴被堕胎时的情形。电影用新的音波技术,让我们看见一个孩子在子宫内的轮廓,她在挣扎,但是无法反抗抽吸器,于是头部被撕掉,跟着你看见死去孩子被肢解,头部被压碎,然后逐块被吸走。这给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联想到当下社会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风气,未婚堕胎女性明显出现低龄化、大数量的特征,因此设计了一组海报展来讲述那些年轻的堕胎女性的故事。借此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和启发: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堕胎问题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凸现出来,并最终成为科技伦理学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后,关于堕胎的争论更加激烈,尤其在西方,各方围绕着“胎儿是否是人”和“母亲和胎儿的权利谁为先”这两个问题争论不休,一直没有结果。这场争辩引起了人们对人生和价值的关注和思考,有利于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对滥用堕胎的国家和人们也是一种警示。这次海报尤其是想向我们女性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宣传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意识。
二、 堕胎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2.1公益海报的设计思路
我先与大家分享一段经历:在一次三十分钟的公交车路程中,车载电视平均每五分钟播放一组广告,有组含某医院的30妙无痛人流广告片,在这二维动画中一位女孩看着日历愁眉苦脸:“怎么还没来,晚了一个星期了”,就在这时,一只喜鹊飞到她的窗前说: “恭喜你,怀孕了”,女孩害羞地说:“烦死了,烦死了,坏喜鹊,人家还不想要孩子呢”, “别急,某某医院无痛人流,微管可视技术,三分钟解决意外怀孕”喜鹊关怀地回答。这则广告语意思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这种广告刺激了未成年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
中国人一直认为性文化太低俗,虽神秘但是坚决不可拿出谈论。但是,这作为人类甚至一切动物最本质的欲望,不管你承认与否,它始终是事实。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日益发展起来,所以大家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但是对于性知识的普及依然还是不到位,这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轻易就会踏上歧途。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父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承担义务和责任为孩子普及性知识以减少不知者所犯下的罪恶。
公益海报设计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有力的号召力与艺术文化的感染力。海报设计中要使画面、色彩、文字、结构等因素比较和谐;海报设计主要突出的是它的画面效应,中心的位置应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创意的内容应力求新颖,有内涵,每张海报都应具有自己独特地设计风格和设计特点,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充分体现在画面里。在海报的设计中我以堕胎女性的怀孕期和堕胎后身体特征为题,把女性的半裸露身体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希望通过创意的公益海报设计,去宣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通过毕业设计这一平台,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堕胎女性身体和心灵所受到的伤害,发现社会舆论的冷漠与自私。徐国栋在《民法总论》中提到:我国关于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的规定导致了对胎儿生命权的漠视,建议把胎儿作为人权的主体。4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女堕胎的现象能够有所缓解,让她们严肃的对待堕胎这个问题,而不是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