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传承与保护

辰河高腔目连戏因其独特的艺术气息以及朴实的表现形式为当地民众代代相传。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辰河高腔目连戏受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逐渐走向边缘化。加之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剧本内容缺乏创新,传授渠道单一以及剧团商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入手,分析了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发展对策以及戏曲文化的保护策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历史溯源与文化遗产价值1
(一)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历史溯源1
(二)辰河高腔目连戏的文化遗产价值2
二、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当代状况及存在问题3
(一)内容单一、缺乏新意3
(二)传承者甚少,老龄化严重3
(四)传承渠道单一,学习难度较大3
剧团资金周转困难3
三、辰河高腔目连戏发展传承对策4
(一)丰富辰河高腔目连戏表演内容,与时俱进4
(二)政府部门大力扶持并重点保护传承人4
(三)深入对高腔戏曲文化理论的整理及研究4
(四)拓展继承渠道4
(五)拓展资金来源, 自给自足5
(六)举办辰河高腔文化艺术节5
致谢5
参考文献6
论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传承与保护
引言
辰河高腔是明朝初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戏曲剧种,其曲调朴实,具有丰富的艺术气息。随着历史推移,辰河高腔在湖南省境内以及与其毗邻的贵州等阮水中上流地区得以广泛流传,主要分布于怀化市、苗族自治州等地,随着人们一代代传承,辰河高腔与湘西民俗、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相互融合,不仅使广大民众享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团结。辰河高腔剧目内容丰富健康,表演极具观赏性,且其艺术表现形式自然朴实,表现力强,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另外,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以及艺术魅力让辰河高腔具有极深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一、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历史溯源与文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遗产价值
(一)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历史溯源
目连戏起源于北宋,因主要的表演内容是目连救母而得名,目连戏当时一经演出就获得了民众广泛喜爱,宋代孟元老曾记载过民众观看目连戏的盛况:“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由孟元老的叙述可看出《目连救母》在当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自七夕直至十五日止,且观者倍增,一幕戏可以连演八日,可见《目连救母》在宋朝已初具规模。 [1]
辰河高腔具体的起源时间在古籍中并未记载,因此无从考究。但可以肯定的是, 辰河高腔在明末清初已初具规模。清朝道光六年《辰溪县志》里曾记载到“秋成岁稔,民醵钱建醮,或演傀儡,或集优人作剧以酬神。” 《辰溪县志》中所记载的傀儡是指辰河高腔目连戏中的矮台班,而其中所提到的优人作剧则是指辰河高腔目连戏中的高台班,矮台班与高台班是目连戏的两种形式。在古代时期,科技发展水平有限,人们的宗教信仰还处于封建时代下崇拜神灵的阶段,在当时,但凡遇到天灾人难或是佛教举行大典,或者是有钱人家祈求送子,人们都会请道士、仙娘跳神以驱灾避难。而跳神往往则是以唱戏的形式展现。《辰溪县志》中所记载的以“演傀儡”、“集优人”用来“酬神”就是指用辰河高腔目连戏的矮台班或是高抬班表演来驱逐恶神,其目的是主要是保风调雨顺、地方平安或是祈求送子、超度亡灵。可见辰河高腔目连戏不仅传承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又蕴含了古时期人们的鬼神信仰即巫文化,辰河高腔目连戏将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做到了完美融合,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的本质。 [2]辰河高腔目连戏也表现了湘鄂渝黔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副古时期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在这种敬畏之情中我们又看到了人们身处自然中的舒适与惬意。辰河高腔传达了人们的民俗风情、精神信仰,也承载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3]
(二)辰河高腔目连戏的文化遗产价值
目连戏又被人们称作“戏祖”、“戏娘”,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被人们赋予越来越多的情感,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表现载体,更传达了人们的宗教文化、精神信仰与民俗风情。随着人们一代代的传承,目连戏可谓承载了代代民情的“活化石”,如今其俨然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艺术形式最为丰富的祭祀戏剧。目连戏的艺术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戏剧的表现手法,不仅曲牌丰富而且演出形式多样,是古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戏曲。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价值,目连戏深受国内外学术专家的重视。
1.在戏曲研究方面:目连戏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曾在民间有“戏祖”、“戏娘”之称,其在民间戏曲界的地位可见一斑。中国古代大多数戏曲侧重于案头文学而忽视了民间戏曲,而目连戏则保留了众多民间戏曲的痕迹,例如保留了民间戏曲的表演形式,甚至纳入地方方言,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另外,目连戏中囊括了众多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所谓高手在民间,这也是目连戏得以渊源流传的一大原因。
2.宗教信仰方面:不同于一般戏曲,目连戏多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动,正是如此,目连戏蕴含着极深的宗教文化。目连戏是依附于人们的宗教活动、而又以戏剧的形式予以展现的,目连戏也是古时期统治阶级宣传宗教信仰的工具。受传统社会封建思想的熏陶,宗教理念深入人心。类似的戏剧在古希腊与印度等国家也出现过,但出于不同的历史原因,现今社会早已寻觅不到它们的踪迹。中国的目连戏已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宗教祭祀戏剧,因此对目连戏的研究俨然已是当今世界古代戏曲与宗教研究的重要课题。
3.民俗方面:辰河高腔目连戏不仅蕴含了深厚的宗教文化,也展现了丰富的民俗风情,目连戏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大原因就是其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台演出都可以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民俗画,可谓一本精彩的民俗志。
4.社会学方面:辰河高腔目连戏主要流传于湘西四川一代,其表演内容也展现了当地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因而辰河高腔目连戏也成为社会学家的研究领域。
5.人类学方面: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离不开隽永的人文情怀,辰河高腔目连戏记录社会民俗方方面面的同时也蕴含了人们精神情感的种种,展现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正是这种深沉的人文情怀,让其成为人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6.文化开发方面:为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另外,当地的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旅游文化的传播。 [4]
二、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当代现状及存在问题
辰河高腔目连戏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人们所喜爱,然而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辰河高腔目连戏和许多其他的中国传统戏剧一样逐渐被现代传媒艺术所替代,其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1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