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盘规格对基质栽培小白菜生长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小白菜‘上海青’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穴盘基质栽培,选用15孔、50孔、72孔三种规格的穴盘进行基质栽培实验,为穴盘基质栽培小白菜选用合适的穴盘规格。结果表明,选用15孔的穴盘进行基质栽培,小白菜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其他规格穴盘基质栽培。选用15孔的穴盘进行基质栽培,小白菜的株高、茎粗、鲜样重量、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除了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差异显著,同时产品中硝酸盐含量也在标准范围内,表明选用15孔穴盘是进行小白菜穴盘基质栽培的最优选择。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材料2
1.2 幼苗培养与处理2
1.3 测定项目2
1.3.1 生长指标2
1.3.2 叶绿素含量2
1.3.3 硝酸盐含量3
1.3.4 营养品质3
1.4 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小白菜生长指标3
2.2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3
2.3小白菜产品硝酸盐含量4
2.4小白菜产品营养品质4
3 讨论4
致谢5
参考文献5
表1穴盘规格对小白菜生长指标的影响3
表2穴盘规格对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
表3穴盘规格对小白菜产品硝酸盐含量的影响4
表4穴盘规格对小白菜产品营养品质的影响4
穴盘规格对基质栽培小白菜生长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迅速,产量和面积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基质栽培已成为设施蔬菜栽培中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栽培方式。研究表明,穴盘规格不同,拥有的栽培介质体积不同,能贮存的营养物质、水分含量都有不同,同时对植物根的形成、植株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所培育出来的蔬菜品质和产量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对于不同种类的蔬菜,选用适合其生长的穴盘规格相当重要,这会决定所培育出的蔬菜能否具有最佳的品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叶绿素含量、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为直接判断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能直观表现出蔬菜生长发育的状况。
白菜是一种原产于东亚的蔬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栽培十分广泛。小白菜是我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区广泛饭栽培的蔬菜作物,茎叶可食,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常做一年生栽培,浅根系,须根发达;叶色淡绿至墨绿,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光滑或褶缩,少数有绒毛。叶柄肥厚,白色或绿色,不结球;花黄色种子近圆形。据测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蔬菜。利用穴盘,采用有机营养基质栽培小白菜是一种快速、优质、高效的栽培方式,选择穴盘规格极其重要,但目前尚无研究报道。为此,本实验选用小白菜’‘上海青’为实验品种,采用基质穴盘栽培,研究各种规格穴盘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探讨最适合小白菜基质栽培的穴盘规格,为小白菜基质栽培选择穴盘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供试小白菜(Brassica camper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品种为‘上海青’,种子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提供,栽培基质由大学园艺学院提供。
1.2幼苗培养与处理
实验于2014年10月至11月在大学牌楼基地的现代温室中进行,选取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于55 ℃温汤浸种15 min,搅拌至室温再继续浸种3~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在铺有纱布的培养皿中,放在29 ℃恒温箱中催芽。发芽后播于穴盘内,每种穴盘设5个重复,一孔一苗,温室自然光照条件下培育,昼夜温度控制为25~30 ℃/15~18 ℃,湿度控制为60%~75%。子叶展平后每2d浇1次1/2 倍Hoagland营养液( pH=6.3±0.1,EC=2.2~2.5 mScm1)。
实验设三个处理:①基质穴盘栽培,选用15孔规格的穴盘,简称A;②基质穴盘栽培,选用50孔规格的穴盘,简称B;③基质穴盘栽培,选用72孔规格的穴盘,简称C。生物肥料和有机肥作为基肥,后期不再追肥;前期营养液每隔2d浇一次,营养液的浓度为1/4倍,幼苗期营养液浓度为1/2倍,成株期浓度为1倍。每个处理做5次重复,采收结束时,分别测定各项指标。
1.3测定项目
1.3.1生长指标
采收结束时,每个处理随机选取5株幼苗,用直尺测量株高(茎基部到最长叶顶点),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茎基部);每个处理取5株鲜样,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地上部和地下部再用去离子水冲洗2次后并吸干水,分别称量鲜样质量,在烘箱中105℃杀青15min,75℃烘干至恒重,称取干样质量。
1.3.2叶绿素
在小白菜采收结束时,采用乙醇、丙酮、水混合液(乙醇:丙酮:水的体积比为4.5:4.5:1)浸提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取小白菜第3片完全展开功能叶,用直径为1.0cm的打孔器打取叶圆片与10 ml混合浸提液中,黑暗条件下浸提24h,至叶圆片完全变白。以提取液为对照,利用752型多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645nm和663nm波长下各处理提取液的吸光值,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和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
按以下公式(Mackinney,1941;Arnon,1949)计算叶绿素含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
叶绿素a(mg?g1 FW)=(12.7×OD6632.69×OD645)×V/(1000×W);
叶绿素b(mg?g1 FW)=(22.9×OD6454.68×OD663)×V/(1000×W);
叶绿素总量(mg?g1 FW)=(20.21×OD645+8.02×OD663)×V/(1000×W)。
1.3.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用天平精确称取材料2g左右,重复三次,分别放入三支刻度试管中,各加入10ml无离子水,用玻璃泡封口,置入沸水浴中提取30min。到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提取液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后定容至刻度。吸取样品液0.1ml分别于三支刻度试管中,然后加入5%水杨酸—硫酸溶液0.4ml,混匀后置室温下20min,再慢慢加入9.5ml 8%NaOH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硝态氮浓度。
1.3.4营养品质
在小白菜采收结束时,测量小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法,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采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
1.4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绘图,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平均数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P<0.05)进行多重比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材料2
1.2 幼苗培养与处理2
1.3 测定项目2
1.3.1 生长指标2
1.3.2 叶绿素含量2
1.3.3 硝酸盐含量3
1.3.4 营养品质3
1.4 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小白菜生长指标3
2.2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3
2.3小白菜产品硝酸盐含量4
2.4小白菜产品营养品质4
3 讨论4
致谢5
参考文献5
表1穴盘规格对小白菜生长指标的影响3
表2穴盘规格对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4
表3穴盘规格对小白菜产品硝酸盐含量的影响4
表4穴盘规格对小白菜产品营养品质的影响4
穴盘规格对基质栽培小白菜生长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迅速,产量和面积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基质栽培已成为设施蔬菜栽培中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栽培方式。研究表明,穴盘规格不同,拥有的栽培介质体积不同,能贮存的营养物质、水分含量都有不同,同时对植物根的形成、植株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所培育出来的蔬菜品质和产量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对于不同种类的蔬菜,选用适合其生长的穴盘规格相当重要,这会决定所培育出的蔬菜能否具有最佳的品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叶绿素含量、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为直接判断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能直观表现出蔬菜生长发育的状况。
白菜是一种原产于东亚的蔬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栽培十分广泛。小白菜是我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地区广泛饭栽培的蔬菜作物,茎叶可食,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常做一年生栽培,浅根系,须根发达;叶色淡绿至墨绿,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光滑或褶缩,少数有绒毛。叶柄肥厚,白色或绿色,不结球;花黄色种子近圆形。据测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蔬菜。利用穴盘,采用有机营养基质栽培小白菜是一种快速、优质、高效的栽培方式,选择穴盘规格极其重要,但目前尚无研究报道。为此,本实验选用小白菜’‘上海青’为实验品种,采用基质穴盘栽培,研究各种规格穴盘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探讨最适合小白菜基质栽培的穴盘规格,为小白菜基质栽培选择穴盘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供试小白菜(Brassica camper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品种为‘上海青’,种子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提供,栽培基质由大学园艺学院提供。
1.2幼苗培养与处理
实验于2014年10月至11月在大学牌楼基地的现代温室中进行,选取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于55 ℃温汤浸种15 min,搅拌至室温再继续浸种3~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在铺有纱布的培养皿中,放在29 ℃恒温箱中催芽。发芽后播于穴盘内,每种穴盘设5个重复,一孔一苗,温室自然光照条件下培育,昼夜温度控制为25~30 ℃/15~18 ℃,湿度控制为60%~75%。子叶展平后每2d浇1次1/2 倍Hoagland营养液( pH=6.3±0.1,EC=2.2~2.5 mScm1)。
实验设三个处理:①基质穴盘栽培,选用15孔规格的穴盘,简称A;②基质穴盘栽培,选用50孔规格的穴盘,简称B;③基质穴盘栽培,选用72孔规格的穴盘,简称C。生物肥料和有机肥作为基肥,后期不再追肥;前期营养液每隔2d浇一次,营养液的浓度为1/4倍,幼苗期营养液浓度为1/2倍,成株期浓度为1倍。每个处理做5次重复,采收结束时,分别测定各项指标。
1.3测定项目
1.3.1生长指标
采收结束时,每个处理随机选取5株幼苗,用直尺测量株高(茎基部到最长叶顶点),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茎基部);每个处理取5株鲜样,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地上部和地下部再用去离子水冲洗2次后并吸干水,分别称量鲜样质量,在烘箱中105℃杀青15min,75℃烘干至恒重,称取干样质量。
1.3.2叶绿素
在小白菜采收结束时,采用乙醇、丙酮、水混合液(乙醇:丙酮:水的体积比为4.5:4.5:1)浸提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取小白菜第3片完全展开功能叶,用直径为1.0cm的打孔器打取叶圆片与10 ml混合浸提液中,黑暗条件下浸提24h,至叶圆片完全变白。以提取液为对照,利用752型多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645nm和663nm波长下各处理提取液的吸光值,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和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
按以下公式(Mackinney,1941;Arnon,1949)计算叶绿素含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
叶绿素a(mg?g1 FW)=(12.7×OD6632.69×OD645)×V/(1000×W);
叶绿素b(mg?g1 FW)=(22.9×OD6454.68×OD663)×V/(1000×W);
叶绿素总量(mg?g1 FW)=(20.21×OD645+8.02×OD663)×V/(1000×W)。
1.3.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用天平精确称取材料2g左右,重复三次,分别放入三支刻度试管中,各加入10ml无离子水,用玻璃泡封口,置入沸水浴中提取30min。到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提取液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后定容至刻度。吸取样品液0.1ml分别于三支刻度试管中,然后加入5%水杨酸—硫酸溶液0.4ml,混匀后置室温下20min,再慢慢加入9.5ml 8%NaOH溶液,待冷却至室温后,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硝态氮浓度。
1.3.4营养品质
在小白菜采收结束时,测量小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法,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采用2,6 二氯靛酚滴定法。
1.4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绘图,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平均数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P<0.05)进行多重比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380.html